浅谈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论文_邱广业

浅谈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论文_邱广业

海南琼山建筑工程公司 海南海口 571100

摘要:脚手架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设施,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保证脚手架体系的施工安全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在脚手架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管理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安全管理显得日益重要,保证脚手架体系的施工安全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长,施工人员在安全问题上往往会产生麻痹思想,其中脚手架管理更容易被忽视,致使涉及脚手架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施工工期的影响。本文从脚手架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工程使用等环节中找出不安全因素,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利于行业的规范管理。

2 脚手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材料不合格

脚手架钢管的外径不小于8mm,壁厚不小于3.5mm,其材质应符合CBT000—793号钢的技术要求,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钢管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竞相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所生产的钢管壁厚多为2.8—3.2mm,且一些工地钢管使用的时间较长,壁厚减小而又未能及时进行检测,这种钢管用到脚手架上,一经使用变形挠度就会超标;同时一些工地目前仍在使用压扁、裂缝、有孔的钢管,这些钢管局部地方抗压、抗弯强度较小,用在脚手架上整体承载能力相应减小。

2.2 脚手架生产机制的不健全

随着脚手架行业的发展,脚手架生产的专业公司及脚手架配件生产的专业厂家的大量出现,对其脚手架工程安全施工无疑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不论是脚手架专业公司,还是配件专业厂家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规范得生产行为,甚至偷工减料生产伪劣脚手架及配件,具体表现为:(1)铸造配件材质不符合国标要求,甚至采用铸铁(2)铸造配件生产偷减工序,有的成型后不经过退火处理:有的配件生产厂家生产的铸造配件,成型后立即进入市场销售,表面粗糙,几何尺寸不准,可锻铸铁配件不经过退火处理,韧性差,易脆断。(3)脚手架加工质量差,焊接质量失控。

2.3 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CJl30--2011)已经于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搭设与拆除、架体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搭设之前不做安全技术交底;二是脚手架搭设完成后不进行检查验收;三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四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五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四是悬挑架等设置不规范,由此导致了多起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2.4 安全检查制度未落实

安全检查制度未落实,导致没能及时发现事故的隐患。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和在脚手架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着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甚至有的安全检查仅仅也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

3 安全管理措施

虽然事故种类较多,产生事故的原因各异,但事故的发生却有着共同的规律,就是思想麻痹、措施不力、管理不善。为了确保脚手架在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性,应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3.1 搭设脚手架所用的钢管材质的好坏,在最大程度上决定着脚手架工程的施工安全。加强脚手架的主要材料和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杜绝选择不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的脚手架产品.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得使用。

3.2 生产企业应制定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脚手架企业标准,并按标准进行生产。建立专业化扣件式脚手架施工队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积极引导,拓宽租赁企业的经营,建立扣件式脚手架租赁、施工、拆除专业队伍。对专业队伍进行严格管理,可以减少违章作业,减少事故发生。

3.3 脚手架必须由持证人员搭设。目前各地培训班较多,脚手架工成才较快,初持证者由于经验不足,搭设、拆除脚手架易留下事故隐患,甚至引发事故,建议各工地使用初持证者时要慎重,要有实践锻炼期。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要严禁施工单位拆除脚手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以及连墙件。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如必须则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同时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对于临街搭设的脚手架,要着重检查其防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是否有效。当发现有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要严格核查其防火措施并要求施工单位设专人看守。严格审核脚手架接地、防雷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此外,脚手架拆除时,要求施工单位在地面设围栏和警戒标志,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八内。地面应留1人负责指挥、检料分类和管理安全,上面不少于2人进行拆除工作,整个拆除工作应不少于3人。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施工单位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施工单位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得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须要求施工单位增设连墙件加固。

3.4 落实专职安全员制度施工企业的专职安全员对脚手架工程施工的监督、检查.可以预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脚手架工程计算过程复杂,搭设、拆除过程中操作工艺要求严格,规范中构造要求的条文众多,施工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化大,兼职安全员难以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难以兼顾.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主要由安全员负责,确保专职安全员可以加强建筑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

3.5 要建立和加强脚手架检查监督制度。在脚手架搭设、使用等过程中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脚手架应在下列节点进行检查:地基竣工后、操作层施加荷载之前、每架设10m高度时、达到设计高度时、遇到6级大风或大雨后、停工重新使用前。在脚手架使用中,每周的定期检查应不少于1次。定期检查的项目有:连墙杆和剪刀撑的构造、中心节点处的各杆件布置、地基积水情况、底座松动情况、立杆悬空情况、扣件螺栓松紧情况、24 m以上脚手架沉降倾斜情况、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荷载等。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脚手架应用广泛,预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从法制、体制、制度上改革创新,建立新的职业培训机制,落实安全员专职制度,健全建筑工人产业工会,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并且还要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意识,认真学习有关的技术安全规范,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努力做到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那么安全生产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另外我们还要加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靠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多管齐下才能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真正落实,才不会再有悲剧发生。

参考文献:

[1]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JGJ 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7.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S].2017

[5]钟汉华,斯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7.

论文作者:邱广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浅谈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论文_邱广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