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一宇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国际 EPC 工程项目的管理有别于国内的项目管理,对于走出国门的我国企业来说更是一个摸索、学习的过程。EPC 项目中三大阶段的管理都非常重要,但只有正确面对自身管理的缺陷,转换思想,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做好国际 EPC 工程项目的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真正做到“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
1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对于国际工程的EPC总承包商来说,如何控制好设计管理对EPC 项目管理的影响,充分利用设计管理 EPC 总承包管理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对于项目的成功与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管理的内容主要是设计进度、设计质量、设计优化变更和沟通等方面的管理。
1.2设计质量管理
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 ITB 文件中对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充分了解业主设计意图和工程使用的规范标准。首先,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设计质量控制,强调设计、校核和审核人员的责任。其次,要强化各专业设计成果的质量管理,包括请购文件的编制质量,供货商技术资料的审查质量。第三,要重视供货商技术评审及谈判的工作质量,此项工作会对采购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对项目成本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四,设计人员要对 AFC 图纸进行认真审查,把设计中可能出现的疏忽遗漏消灭在施工之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材料浪费等情况,缩短施工工期,节省工程费用。
1.3设计优化变更管理
在设计阶段,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十分显著。在满足项目需要和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各设计专业工程师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讨论比较,选择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节省费用的最优设计方案,EPC 总承包商可以对设计人员开展方案优化的激励政策,调动设计人员对方案优化的积极性,提高设计方案优化的效果。同时,EPC 承包商应要求设计人员关注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变更,严格执行 ITB 文件,对于涉及工程量调整、范围变化的技术变更必须及时主动向业主提出申请,并加强与合同部的沟通,提前做好费用变更支持。
2国际工程报价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国际工程报价风险,一般来说,主要存在于投标阶段[1]。这主要是由于投标报价阶段是国内外工程竞争的开始阶段,其决定中标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项目的盈利和亏损。如果投标团队过于谨慎,其可能会失去中标的机会。但如果中标的目的性太强,其也可能会忽略一些复杂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进而影响工程的建设和盈利水平[2]。因此,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在其中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国内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大部分工程公司开始将发展的目标转向国际工程项目。而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则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承包模式,而承包商则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风险,进而导致其难以顺利实施。因此,对国际过程报价风险进行防范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3慎重选择合作商和代理单位
国际工程项目报价风险的因素也包括合作商和代理单位的影响。因此,为避免这一因素的影响,承包商应慎重选择合作商和代理单位。承包商在选择合作商或代理单位时,应首先对其社会影响力、经济实力等进行考察。另外,承包商还应对其国际工程业务开发程序的熟练度等进行考察。除此之外,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还应做到一定的警惕。例如,要警惕行为不端的合作商或代理单位,以避免其提供虚假消息,从而压低报价;还要警惕代理单位为竞争对手服务的情况等等。总之,在国际工程报价中,应慎重选择合作商和代理单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招标文件组成部分和投标策划
本招标文件一共分为7个部分:(1)投标人指引,文件规定了投标的范围,投标人要求,投标文件要求,标书递交时间,评标方法以及定标日期等重要内容;(2)组价文件,文件规定了报价的形式以及报价的条件;(3)合同形式,文件规定了业主对选定的承包商拟签订的合同内容;(4)业主要求,文件规定了业主对不同的工程内容的技术要求;(5)图纸文件规定了业主拟建设的工程内容的规模大小,结构形式,工程方案等内容;(6)项目资料,包括项目的测量资料,水文气象资料,地质资料等。(7)补遗答疑,业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原标书内容中的商务和技术要求进行更新调整,以及对承包商投标准备阶段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回复确认。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需要详细组织该投标工作。组建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根据业主要求编制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聘请英国专业的顾问团队,对投标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对于所在国的法律和用工等提供顾问建议。组建专业的商务团队,研究合同和报价条件,并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地材价格和国际大宗物资的价格浮动水平。
投标报价工作主要是指在响应招标书要求的前提下完成项目设计文件(如有)、施工方案的编写和工程建设内容报价的测算。而项目投标书评审是指在完成投标报价工作之后,针对要提交的投标书在截标之前进行的一种全面评审行为。这个阶段的风险主要从项目环境风险、项目自身风险、项目干系人风险三个大的方面进行风险辨识并制定应对措施。
5施工阶段风险辨识与防范
应对施工阶段是项目执行的主要阶段,同样也是实施风险管理的主要阶段。因为项目施工阶段风险主要来源与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四个方面,项目组应该牵头负责施工阶段的风险管控工作。鉴于项目的大多数风险在投标报价阶段已经得到辨识和分析,施工阶段风险管控工作应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施工实际经验,对项目的风险点进一步辨识与分析,找出并确定项目关键风险源,评价预测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或收益,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具体而言,在项目中标后,项目组成员根据投标报价阶段对项目风险的辨别情况,参照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结合中标项目的实际情况,辨识本项目的关键风险源,分析这些关键风险源可能带来的损失或收益,形成本项目的关键风险源清单。然后,逐一制定关键风险源防范措施。在风险源被有效辨识后,应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关键风险源防范措施,风险评分越高,风险越高,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应计划应越充分。比如针对上述举例的风险源清单,制定如下防范措施。(1)技术风险,项目组应熟悉工程重点专项施工方案,相关技术交底清晰完整明确。尤其是对外分包工程,严格加强对分包商的资格预审和施工监督。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主要设备选型确保符合要求,设备基础施工无误。加强工程进度管理,及时更新提交施工进度计划,坚决避免延期罚款。(2)汇率波动风险根据投标报价和合同签订时对汇率和通胀走势的分析,进一步研判汇率走向。实际工程施工时,制定相关财务制度,密切关注汇率走势,及时收款后,根据走势决定即时结汇或延迟结汇,争取最大收益。对主要材料与供应商或分包商签订项目供货合同,分阶段或全工期锁定价格。
结束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国际项目多采用 EPC 总承包的工程管理模式,该承包模式能够降低业主管理风险,加大总承包商的经营成本和项目难度,对于参与到国际工程的中国企业来说,如何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和运作水平,最大程度地增加项目收益,更快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实现“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的目标,是各工程单位普遍面临且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以上内容就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论述。
参考文献:
[1]刘敦杰.国际工程项目承包融资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1):139-140.
[2]李文波,马书梅,林国华,董帮友.浅谈施工企业国际工程“介入式”分包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2):11-12.
[3]黄小丹.国际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3):5-6.
[4]何湘娜.浅谈国际工程设备项目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7(22):187-188.
[5]吴平.国际工程项目的施工设备配置优化[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9):3-5.
论文作者:申一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风险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国际论文; 阶段论文; 承包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