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长治学院2015级排球普修课的学生通过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得出: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专项技能水平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同时也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的发展。此次实验通过对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中的运用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教师科学安排排球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提高排球教学质量。
关键词:排球;抛锚式教学模式;实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133-01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长治学院2015级体育系排球普修课学生,随机抽取3个班中的2个班的学生作为被试,其中1个班(55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另外1个班(5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人在长治学院南校区图书馆阅读了相关书籍,还通过互联网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大量有关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了解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国内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虚心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实验法
为了满足实验的均衡性要求,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助跑纵跳摸高、坐位体前屈、30秒折返跑)和专项技术水平(两人垫球、两人传球)进行测试与统计,测试后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后再进行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测试,统计数据后进行T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p<0.05有显著性差异;p<0.01差异非常显著)。
(1)自变量: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
(2)因变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
(3)无关变量:教师、教材、器材、学生等方面尽可能保持一致。
1.2.3数理统计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将实验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汇总与处理,并进行T检验,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验后,分别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的影响,由此了解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教学效果。
2.1抛锚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排球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
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弹跳力、柔韧、灵敏三项,因此设计了以下三项进行测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表1和表2可知,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都有了非常显著性的提高(p<0.01),由表3可以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在进行了相同学时,相同教学内容但不同教学方法后,在专项身体素质三个不同测试内容中p<0.05,这表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分析其原因,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一般通过集体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练习方式单一,无疑降低了学生训练热情,而抛锚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合作与竞争,再加上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的训练和形式多样的比赛和游戏,使学生能更积极的投入进来。
2.2抛锚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影响
垫球、传球均采用两人对传,两人对垫的方式进行。 由表5和表6可知,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传球技术上都有了显著性的提高(p<0.05),而在垫球技术上差异更为显著;通过分析表7,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传球技术、垫球技评上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在垫球达标上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对统计结果的观察,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学生技术水平掌握的更好。其原因可以归纳为:1抛锚式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协助,提高了合作竞争能力,同时为了提高小组的总体水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加紧练习自己欠缺的技术并与技术差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经验;2抛锚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主动参与交流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技术水平。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尽管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提高排球的技术水平,但是抛锚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将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在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实验表明: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均有所提高,但是相比之下,抛锚式教学模式更有成效。
2抛锚式教学模式对提高排球技术水平更有成效。在实验后排球技术水平技评考核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动作更加准确规范,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在达标考核中,实验组的学生传球相比对照组的学生有了显著性的提高,对于垫球这个简单的技术两者没有太大差别
3.2建议
1推广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运用。将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于排球普修课中,符合高校排球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在专项身体素质、排球技术学习中的提升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科学合理的结合两种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复杂的技术动作方面效果较好但不能全盘否认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要强调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最大限度发挥抛锚式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条件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相互借鉴,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邹师.体育教学模式分类及其应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3):42-43.
[2]刘宏玉.基于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J].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5):18-19.
[3]刘丽.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报,2017:135-137.
[4]古永辉.论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怀化学院学报,2014(7):32.
[5]宋文文.抛锚式教学模式在田径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5):30.
论文作者:王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模式论文; 式教学论文; 排球论文; 实验组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身体素质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