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关系重组看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_男女平等论文

从性别关系重组看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_男女平等论文

从两性关系重组谈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性关系论文,男女平等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父权制的建立,揭开了人类两性关系新的一页,也拉开了性别歧视的历史帷幕。男女地位不平等是历史的沉淀,也是现实的图象。究其根源,研究者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生产力上,而少有从性别角色这条线索去追寻其原因。我以为,传统的两性分工是导致性别歧视和种种男女不平等现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寻求实现男女平等的路径,应当首先把这里当作突破口。

一、性别角色是一种文化现象

性别角色是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身分(由基因、激素、解剖不同而形成的男人和女人)相符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就是说,表现在男性和女性身上的人格特征,是为社会所期待并为社会所塑造和被自我认同的角色模式。所谓“男子气”和“女人味”就是男性和女性追求的理想模式,“男主外、女主内”又是理想的性别角色分工。这种始于两性的生物学基础,即男女的生育机制和体力差异而形成的性别角色模式,一代又一代延续至今。当近代工业革命的机器声响把女性引向社会、走进工厂,当后来的医学革命又使女性控制生育、摆脱自身的自然限制有了可能,于是女性的自由和男女地位平等就有了希望。但是,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并未因此而减弱,男女的角色自认始终是普遍的、持续的。人类的两性关系仿佛被编进了预定的程序,遵循着“男耕女织”、“男外女内”的不变的生活方式的契约。

当人类运用理性探索这种契约“合理地”存在的原因时,在已发现的理论中,功能主义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并指导着、控制着男女的社会行为。这种理论旨在强调两性角色分工的合理性。认为:(1)男女生 理上的“天然先倾性”是性别二元论的基础。女性具有母性的养育的本能,牺牲和爱的本能;男性则具有竞争性和创造性,所以女人适于家庭,男人适于外面的世界。(2 )“男耕女织”的生活规则演化至今的“男外女内”的角色规范,是在社会进化中产生并以特定方式作用于社会的,是合乎社会期望的——男人养家闯世界和女人理家养育子女,都是在履行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职责,男女作用互补和相得益彰的合作,家庭才能协调,社会才能秩序化,效率化。这就是说,男人的生理优势先定地决定了他们的主宰地位。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以性别来评定人的价值、才能甚至品质,就成为每个社会都接受的习俗和律令了。“男优女劣”、“男尊女卑”是评价后的结论,这个结论从来没有被历史改写过。因此,女性走向社会的每一次尝试,都会遭到来自社会的和家庭中男性的阻挡,仿佛他们怀有对女性觉醒的恐惧。即使在妇女解放程度较高的我国,“妇女回家去”的意愿至今仍符合许多男性的心声。

不久前,在北京经济广播电台推出的“说温柔”节目里,有一个热线电话这样表白自己的观点:做家务是女人的温柔。理由很堂皇:男人工作的压力很大,女人能让他们回家得到充分地休息就是温柔。如果有人要问:若女人在外辛苦一天,回家后男人能投以同样的温柔吗?回答很可能是:女人本不该出去工作。这种认识恐怕不是个别的。日前,还读到一篇文章,作者写道,由于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将妇女推上了社会,“造成了一种新型的、更为荒谬的不平等:弱者对强者的剥夺,导致家庭生活中的无序混乱和低效。”如果我的理解不错的话,在文章作者承认女性是弱者或“第二性”的坦率的观点中,我读到的是男性对女性规模性就业的不满和不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对女性参与社会的看法确实存在着分歧,甚至女性自身对“男外女内”角色模式也仍然有相当程度的认同。在周边不难发现,很多女性在内心深处仍时时表现出强化性别角色的冲动,她们或者甘愿做男人背后那个“伟大的女性”,或者即使有了事业的辉煌,也会因淡漠了家庭而感到内疚,有的甚至走不出男尊女卑的阴影,而在家庭和事业的选择面前徘徊。可见,传统的性别角色导致了怎样深远绵长的人类心理畸变,其文化模式有何等顽强的历史的惰力!父权制所建立的不仅是父权基础上的家庭文化形式,而且男性中心模式存在于涉及两性关系的一切社会结构中。

二、性别分工导致性别歧视

男女地位不平等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和社会等原因,其中人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权力决定人的地位(不管其中有多少理性成分,事实却是如此),而权力与资源的占有不可分割。当女性被困于家庭,只司生养职能和照料家务——是个依赖的弱者形象时,她们怎样能获得教育资源、经济资源、社会保障资源……?生存和发展资源相当匮乏的女性,又何谈在家庭和社会中拥有自己的权利与权力?诚然,当生产力高度发展,家务劳动全部社会化时,妇女即可同男子一样拥有权利和资源了。多少年来,正是在这种充满希望的期待中,女性自觉或不自觉地贻误了争取权力的时机。其实,社会的进步绝不会是单项的经济进步,解放妇女的将不仅是发达的生产力,人的观念的解放,精神文明的发展,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完善,都是妇女取得与男子地位平等的必要条件。所以,不能把经济因素与两性地位关系视为等量的或唯一的因果关系,还应看到,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导致男强女弱的严重的社会后果。

那么,原始社会也有两性分工,为什么不存在性别歧视呢?这里,需要弄清楚“男女平等”的概念。我以为,男女平等是指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其要义在于,男女个体的一方对另一方社会价值的认同及其人格独立性的尊重。关于史前的两性关系,一些学者曾提出母系社会的理论假说,但另一些学者予以否定,认为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母系社会,“原始社会中女性的黄金时代只是一个神话”(西蒙·波娃)。他们把两性不平等看成是已有一切人类社会的特征。不论学者们对原始社会是否存在母系制作怎样解释,有一点认识却是共同的,即女性的生育权曾受到高度重视。在人类的认识水平很有限,父亲的概念很模糊,生育被看作是孤雌繁殖的时代,因女性创造生命的力量被视为一种神奇的能力和资源,而使女性普遍受到尊重并因此获得某些支配权力,即使她们没有特权,至少两性间形成的是一种均势。这样推理应当是合乎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逻辑的。因此,对两性关系中“资源——权力——地位”的相关性的思路,应该是我们寻求实现男女平等途径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农业文明的确立,阶级的产生,一夫一妻制社会结构的形成,人类的两性关系便随之建立起新的逻辑:女性完全变为男性的附属物,更在宗教的强化下,她们成为“最先做奴隶的人”(拉法格)。“男主外,女主内”这一标志男权文化特征的角色模式也“合理地”存在至今。联合国《1985年世界妇女状况》文件指出,占人类半数的妇女完成按小时计算的全世界的工作量的2/3,工资收入只相当于男人的1/10, 占有的财产只有男人的1/100;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妇女承担大部分农业劳动,回家后还要承担全部家务;在南亚地区,10多岁女孩结婚是普遍现象,缺少教育和过早生育,不仅增强了对男人的依赖,而且要从事简单、繁重的劳动。由于家务劳动及人类自身再生产从未得到经济理论的关注,因而从不被视为具有劳动价值。这种处境使妇女成为资源最少且最没有权力的性别群体。

三、人类心理的双性化趋势

双性化概念来自西方学者的研究,也称性别的中性化,但决非一般的带有否定和扭曲含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气质的人格(心理)特征。这是一种超越传统的性别分类的、更具积极潜能的理想的人类范型。双性化者比所谓纯粹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家庭婚姻更容易和谐,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更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

人们通常以为,男性和女性的气质、性格、爱好等人格特征是相互排斥而不能相容于一身的。一个人或只有男性化的特点,或只有女性化的特点,不能两者同时兼有,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异性的人格特点。如人们普遍接受的女性特征是:温柔、重感情、有牺牲精神、被动、依赖等,男性的特征是:勇敢、坚强、自信、有竞争精神、暴躁、好冲动等。其实,对男女特点非此即彼割裂开来的认识并不符合实际。西方起始于70年代的关于心理双性化的研究,应视为对传统性别角色理论的挑战(可惜我国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指出,所谓纯粹的男人(男性化者)和纯粹的女人(女性化者),一般是在性别角色社会化中压抑了异性特征的结果,即通过对社会期望的反应,形成性别自认后而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特征。

一个被最早引证的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米德指出,社会角色可以是没有性别差异的,文化因素是形成角色的驱动力。但毕竟男女还有因生理差异而表现出某些劳动分工及其感受上的差异,所以在个体身上,角色的相容或相异都有相对性。此外,人的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心理学家荣格也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心理特点。男女两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所以呈现分离状态,社会文化的染浸和塑造是个重要原因。正如巴丹特尔所讲,“决定身分意识的并不是其性器官(生物上的),而是他们出生后的经历。这种过程开始于社会对孩子权威性地、任意地贴上的男女标志。”

既然人类在很多方面和不同程度都是双性化的,那么,消除男性本位的性格,回归男女本来的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应该是可能的。人的心理——行为的双性化这一“革命性”进化的完成,将会成为人类理想的角色模式。

四、重组两性关系是实现男女平等的捷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生产力落后,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得到验证了的理论观点。不过,透过这种冷静的理性,我们仿佛得到另一个注释,即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目标实现之前,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根据生产力理论,只有家务不是由妇女承担而是由社会承担时,妇女的彻底解放才有可能,否则,性别角色作为分化人群的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制,将使两性不平等的格局继续存在下去。但如果我们换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就可能得出另一种或许更积极的结论,这就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时候是决定性的,如同政治、经济等决定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但文化对人的影响要比政治、经济等更有延续性和普遍性。

以两性关系而论,第一,在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还不足以使社会完全代替现有的家庭职能,即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现代化家用设备等均未达到理想化水平时,男女对两性关系的健康认知,对彼此人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尊重,将是实现男女地位平等的关键。第二,人类如果缺少相互尊重、理解和宽容的普遍而自觉的意识,不仅会加剧两性冲突,还会因不能完全合作——由于男性的排斥而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女性巨大的潜能和价值,而延缓物质文明的发展。第三,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是性别关系结构,由角色分工而导致性别歧视,是从男权中心定型为社会文化模式开始的,为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重建两性关系新格局,应从改变家务劳动方式中得到启发。

在科技时代,已没有人否认这样的现实:男人进厨房、做家务、照看孩子越来越多见。在挪威,有幼小孩子的父亲每天用三个多小时做家务、带孩子已非常普遍。挪威政府规定,在母亲一年的产假中,父亲必须有四周在家里尽义务。瑞典是目前世界上率先进入男女平分执政大权的国家,女性在领导班子中的人数近半数。瑞典《家庭保障法》中规定,夫妻共享的法定假期为一年。由丈夫休假照看孩子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我国,城市家庭中夫妻共同操持家务和“男内助”的家庭格局也日渐增多。另有关于“男性解放”的新见解也开始为男性有识之士所接受。说明男性同样渴望摆脱“男尊女卑”的人格枷锁的自我束缚,矫正被男权社会的优越感扭曲了的心理和行为。而且性别角色的历史的僵化性已被打破,性别特征及其男女泾渭分明的人格品质界限也开始出现模糊的迹象。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萨维尔对5000名各种文化背景的16—64岁的男女所作的“性格测试”证明,男女间的性格差在日趋缩小。如“顽强”原本被认为多是男性特征,如今有此种性格的女性占被试者的35%;“暴躁”也已不专属男性,有40%的女性表现出好斗;“温柔”、“幽默”越来越成为男女共同具备的性格,等等。当然,我们不应简单地把某种实验手段或某种结论,当作自己的理论根据(这样往往失于偏颇),但生活现实也已不断提出佐证,使我们不再怀疑:社会越发展,科技越进步,男女的性格差越小,性别角色也越模糊。

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如果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类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的历史,那么这部历史则自然包括男女关系的历史。尽管实现人类“混合体哲学”的时代还有很大距离,尽管两性间回归人性中的自然的、不带任何功利的爱心还需要很长的路程,但是,只要我们对自身存在的形式,不断地进行调整乃至重新组合,首先在家庭中使男女共同分担家务成为自觉行为,并使父母这种文化行为逐渐成为儿童的性特征和人格发展的规范,我们就有理由对两性间建立一种符合道德的心理共同体充满信心。这种新型的两性关系,必将因消弭了以往尊卑的分野而得到协调的发展,真正的男女平等即可望实现了。

标签:;  ;  ;  

从性别关系重组看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_男女平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