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常见妇产科护理风险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 例妇产科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风险防范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两组投诉率、护理差错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护理投诉率(5%)、护理差错率(0%)相对于对照组35%、12.5%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极易出现各种危险事件,应该强化妇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树立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尽可能减少妇产科护理风险。
【关键词】妇产科;常见护理风险;预防措施;处理办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92-01
医疗行业具有多变性、高危性的特点,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容易出现护理意外事故。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大大增加了护患纠纷发生率[1]。一直以来,妇产科都是医疗事故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处理各种护理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影响,已经成为妇产科护理管理的重点[2]。为总结妇产科常见护理风险的有效预防及处理措施,本文对我院80 例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2 月-2013 年2 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研究组中患者年龄介于20-39 岁,平均年龄(24.8±3.7)岁。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介于19-40 岁,平均年龄(23.9±3.3)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进行风险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2.1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护理质量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想要减少妇产科护理风险,首先一定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训练。妇产科可以定期开展关于妇产科疾病专业知识的讲座,而且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应急技能培训[3],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应急处理能力。
1.2.2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妇产科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执业护士法》等管理条例的知识,使护理人员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充分意识到护理风险事故造成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护理操作。
1.2.3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院管理部门一定要不断完善、健全妇产科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并且对每一个护理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考核,有效控制妇产科护理风险。
1.2.4 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主动服务意识[4]。同时,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教育,指导护理人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为患者提供细致、优质的服务,避免护患纠纷。
1.3 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16.0 软件统计、处理两组相关数据,采用(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采用t 检验两组的计量数据,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 表示。
2.结 果研究组护理投诉率(5%)、护理差错率(0%)相对于对照组35%、12.5%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投诉、护理差错、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护理投诉 护理差错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 40 2(5.0) 0 (0.0) 39(97.5)
对照组 40 14(35.0) 5(12.5) 26(65.0)
3.讨 论
妇产科在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比如有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并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实际需求,也忽略了患者的权力,最后在出现风险后没有能力及时化解。又比如,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护理失误,也会导致护理风险[5]。
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妇产科护理管理,优化护理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分别降低了30%、12.5%,而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了32.5%,这一研究结果和郭婧等[6]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风险管理的效果比较良好。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为了有效预防护理风险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风险的处理能力,首先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还应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可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1] 胡晓梅.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与人性化管理[J].现代养生,2014,21(6):179-180.[2] 王萍. 妇产科护理中的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J]. 现代养生,2014,3(8):185-186.[3] 王帆. 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5(17):327-328.[4] 黄舜佩,潘爱芳.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04)[5] 季宏波,赵莉,董艳红,李敏,吕修林. 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J]. 中国病案. 2008(10)[6] 郭婧,刘桂芳,于莹佳. 浅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12)
论文作者:王泽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妇产科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风险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