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3.深入宣传,规范处置。开展深入的宣传,认识到实行医疗废物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给医疗机构和集中处置单位进行深刻的教育。2.4.配套设施,科学运行。配套收运设施是医疗废物管理的一项最关键的工作,其重要性在于是否能确保整个过程的医疗废物安全、是否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议政府财政购置箱式电瓶、医疗废物专用冷藏收集车;设立医疗废弃物暂存点,完全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标准化建设,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冷餐设备、高压冲洗水枪、紫外线杀菌灯、计量设备、电子监控等设施。由环卫部门派驻工作人员专业化管理,建立日常工作台账,定期督导检查。2.5.规范管理,信息监管。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议物联网运行管理,政府投资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监管机构的医疗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智慧运营管理系统、集中处置单位的医疗废物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实行一户一卡、一车一仪一机一秤的模式。即对服务范围内的每户医疗垃圾产生单位定制一张芯片身份卡,对每辆医疗垃圾收集车配备一个电子监控仪、一个手持机、一台小型秤。通过管理平台随时可实时监控到收集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收集车的行驶轨迹,利用手持机对医疗单位扫码芯片身份证,秤重医疗垃圾产生量,严格控制医疗废物收运过程中的遗漏、丢失等违规行为。同时,管理平台还可以实时监控到暂存点的运行情况。暂存点的工作环节重在消毒杀菌,医疗废弃物周转箱每使用一次进行一次消毒,每天作业完毕后对暂存点的墙面地面全面冲洗消毒,污水经专门的处理系统处理,夜间进行紫外线消毒杀菌,全天保持通风,除此之外,暂存点的安全也在管理平台的监管之中,起到了防火、防盗等作用。通过该平台的建立,可以实时监控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处医疗废物收集、存储、交接的全过程,使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全部纳入规范化信息管理,彻底根除了以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不规范现象。 2.6.“上门收集、专业清运、集中处置”管理模式。先在小型医疗机构试行这种管理模式,然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我市曾出台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小型医疗卫生机构与附近大医院签订协议,把医疗废物送至大医院设立的暂存点,再由特种垃圾处理单位收集集中处置。但现实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由于规模小、数量多、地理分布广及偏远等特点,医疗废物在收集、运输、集中处置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清运不及时;运输车辆难以做到全密闭状态;存在与生活垃圾混装现象。采取这种管理模式将原来的“坐等暂存”转变为“上门收集”,有效减少了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医疗废物污染的概率,坚决杜绝医疗废物二次污染。2.7.针对边远地区医疗废物处置的两种模式。一是在边远地区范围内采取多点对一点的方式,施行覆盖所有乡镇级和村级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的医疗废物收集网络,建立医疗废物转运站,将医疗废物逐级集中后,统一运往已有的地市级集中处置设施进行处置;二是在边远地区当地选址建设小型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总之,医疗废物由于具有与生态安全、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属性、存在极大的潜在环境危险。所以,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断完善区域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合理布局,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规范化管理和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集中处置单位和医疗机构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试点开展医疗废物物联网运行管理、上门收集管理模式,建立以城市为核心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促进协同处置。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对于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论文作者:杨艮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0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废物论文; 医疗论文; 医疗机构论文; 单位论文; 设施论文; 部门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0月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