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EPA条件大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条件论文,策略论文,大珠三角论文,CEP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CEPA框架下粤港澳区域经济整合
1.制度整合
制度整合不是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基本制度的整合,而是指具体的市场经济运作制度的整合,包括市场经济管理制度、法律制度、信用制度、企业制度等许多方面的相关制度。整合的目标是符合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则,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规则。制度整合是促进粤港澳三地经贸交流的重要基础,是区域经济整合的关键因素,为其他方面的整合提供制度保障。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广东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但与港澳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整合难度最大的是法律制度。由于内地与港澳地区实行的基本制度不同和法律体系的差异,为此,三地在相关领域加强了交流与合作,CEPA的签署与实施为三地经济整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2.城市职能整合
CEPA后“大珠三角”城市群将从合作走向区域一体化,形成一个整体的国际化战略:构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圈之一,使“大珠三角”成为东北亚中国东盟未来大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圈的紧密核心层。未来“大珠三角”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化都市圈之一的行政区划先是将广东省全省21个地级市整合成9个主要城市,再整合大珠三角城市群。整合后的城市结构将由两大中心城市为极核的多极格局、两大城市群体、三个都市圈构成:
(1)两人中心城市为极核的多极格局:即以香港、广州为两中心城市,若干个次级城市澳门、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城增长极。在此基础上,香港定位为“大珠三角”的龙头和中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为辅,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之一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定位为“大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的龙头和中心城市,发展成为“泛珠三角”的产品集散地、融通资金的金融中心,以及信息、产权交易、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的设计及研发中心。
(2)两大城市群体:“大珠三角”将形成珠江口东部城市群主要包括香港、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其功能定位为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工业基地(惠州)之一;珠江口西部城市群体主要包括澳门、珠海、广州、佛山、江门等城市,其功能定位为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家电和五金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基础工业基地(珠海)之一。
(3)三大都市圈:“大珠三角”将形成三个一体化的都市圈:香港深圳一体化都市圈,包括东莞、惠州;广州佛山一体化都市圈;澳门珠海一体化都市圈,包括中山、江门。
3.生产制造业整合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港澳地区的制造业面临地价攀升、工资刚性上涨、成本增高、竞争力下降的巨大压力,使港澳地区的制造业向广东等内陆地区转移,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虽然港澳地区的大部分制造业已转移到广东等内陆地区,但由于地区发展的需要,港澳地区仍保留了部分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部门,造成资源浪费。CEPA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对香港、澳门有较大实际利益的273个税目的香港、澳门原产货物实行零关税;其他香港、澳门原产货物不迟于2006年1月1日实行零关税。其中这273种商品主要是高科技及高增值的产品,如:珠宝首饰、高档化妆品、高级时装和高档钟表制造。尽管港澳的营运的成本偏高,但港澳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法律制度、优良的人力资源、完善的金融设施、灵敏的信息网络,以及广泛的市场联系,适合发展非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包括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制造业。而广东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拥有大型的钢铁、石化、造船、汽车制造、重型机械等基础工业、重型工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要构建“大珠三角”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实施CEPA之后,广东企业可考虑在广东完成一些初级工序,而将一些高增值的生产工序设在港澳地区,一方面可以加速生产、营销、研发的一体化和国际化,另一方面也利用“香港制造”、“澳门制造”的产地来源地位,规避发达国家对大陆产品的歧视性政策和贸易保护措施,甚至可以借助港澳产品的身份返销内地,进军中高档市场。另外,港澳地区应把那些原为区城发展而保留的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部门转移到内地生产;CEPA赋予港澳地区的优惠条件大大高于内地给予WTO成员国及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开放承诺,因此,港澳地区应抓住CEPA的契机,重点发展非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及高增值、高科技制造业。
4.服务业整合
服务业是粤港澳三地新一轮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一个地区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之后,生活和生产对服务业的需求都会大幅度上升,而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又必须以制造业充分发展和巨大经济总量为载体。在粤港、粤澳新合作机制下,三方进一步确立在今后的十至二十年内的发展目标:广东要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香港要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之一,澳门要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吸引力的博彩、旅游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CEPA的核心内容,是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向香港、澳门开放包括物流、金融、旅游等17个服务领域。因此,粤港澳三地应以CEPA为契机,将“大珠三角”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港澳地区的服务业必须以广东这个制造业基地为载体,必须在为广东境内的10万多家外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共同发展;广东必须通过引进港澳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业的国际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满足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和工业化进程加速的生产需求。
5.科技资源整合
大珠三角地区中珠三角与港澳厂商以及通过港澳与台商的结合,意味第三世界的成本(珠三角)与世界千流的管理、基础设施和世界市场知识(港澳),以及技术密集的生产经验(台湾)的结合。较为先进的港澳台企业的引进,以及由此引发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大珠三角”科技资源整合的客观基础。
目前,广东拥有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学技术工作者,是“大珠三角”城市中最多、最强的,广东已成为或将成为“大珠三角”科学教育中心、制造业研究和开发中心,为“大珠三角”打造世界最重要制造业中心提供技术人才和新项目、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管理。
香港具有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充沛的资金供给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人才流动的环境。尤其是香港的生产性服务的中介体系十分发达,包括信息咨询、财务会计、产品信息、市场策划、经营管理与市场开拓等。
澳门是中国通往欧盟及拉丁语系国家经贸的枢纽。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盟把对中国开放科技的“尤里卡”计划置于澳门,并且相继在此建立了三个面向亚洲乃至欧洲之外所有地区的服务中心。一是“欧洲咨询中心”负责协助欧洲中小企业和亚洲中小企业建立各种联系,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和澳门有关银行一起实施欧盟的《亚洲投资伙伴计划》;二是“欧洲文献中心”,馆藏了欧盟各类公开文件和刊物,并建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站供用户从因特网上查询文献资料;三是“欧洲旅游培训中心”。另外,欧盟还向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和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等机构派遣专家顾问,帮助政府公务人员、资助有关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活动,并资助在澳门建立欧洲研究学会等;2001年澳门又获准进入欧盟的“亚洲投资计划”。欧盟事实上在有意识地将澳门作为与中国联系的纽带。这是澳门参与大珠三角科技整合的潜在的资源。
在CEPA框架下,以粤港澳三地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大学城、科学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基础,三地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进行整合和组合,引进国内和国际的科研人才,筹建“大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研究开发中心或机构,致力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研究开发,紧跟新一轮世界科学技术革命,营造“大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研发中心和基地。同时,利用香港的资金、服务、信息、市场优势和深圳经济特区的体制、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优势,以及广州的工业基础、科技教育人才、巨大的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广九铁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深高速铁路和珠江水道,组成一条世界级的高技术之路。
二、粤港澳区域经济整合的模式
1.产业转移与互补模式
“雁行”原理认为,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技术转移、资金流动等方式造成经济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出现类似大雁飞行的追踪形态。追踪的顺序是:从消费资料到生产资料,从轻工业产品到重工业产品再到高技术产品。梯度理论则认为,经济发展步骤不可逾越,应该适应发展中国家薄弱的基础,首先采用中间技术,甚至发展传统技术,再逐步过渡到先进技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存在差异,客观上出现了先进技术地带、中间技术地带和传统技术地带,形成了不同的梯度。不同梯度地带之间存在着技术和经济的转移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港澳地区的制造业已向广东等内地地区大量转移,从而形成港澳接单、设计,在广东生产加工,以“港澳的金融及市场营销”与广东的“人才及土地资源”相结合为表征的“前店后厂”格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发展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之一,成为“世界加工厂”。随着CEPA的实施,粤港澳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导致新一轮地域分工的形成,粤港澳三地产业聚集会造成三地经济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些竞争的结果是三地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产业的离心转移。一些成本高比较利益低下或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就会向区域外转移,重新寻找发展的空间。根据“雁行”原理和梯度理论,粤港澳三地要防止经济结构的老化,要通过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可以沿着利用广东的人才优势在广东完成基础研究→港澳开发出新产品→广东及周边地区生产→港澳出口销售的思路进行。在发展过程中,粤港澳地区发达城市可以借助产业的转移来为其他产业拓展空间,相应一些城市可以接收产业的转移来扩充产业结构,达到经济的发展,最终推动产业间的互补,形成城市群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要不断向地方城市及泛珠三角下的周边地区转移,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技术扩散链和市场分工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片面追求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接受地要充分结合该地区的发展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止盲目发展,要有选择性地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2.增长极和点轴开发整合模式
根据增长极理论,在一定的区域内,增长现象的出现在不同的时期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主导部门,很少会出现各个部门均衡增长的局面。这类主导产业的出现通常会集中在某些发展环境比较优异的城市和城镇,在经过发展壮大之后会向外逐步扩散。这些培育出主导产业的城市和城镇就成为区域的增长极。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现阶段,各大中心城市已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的增长极:广州以基础工业、原材料工业、重型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及汽车工业为主导,深圳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商业及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东莞以制造业和电脑资讯产业为主导,中山以家电、电子产业为主导,惠州以电子产业、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肇庆以旅游业为主导。CEPA框架下的大珠三角经济圈,将形成以香港、广州为核心的11个大增长极(包括江门)。由于增长极同时具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极化效应加强各大增长极的竞争力,推动增长极的形成和壮大;利用扩散效应通过产品、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把创新的成果传递到广大地方城市和周边城市。扩散效应在传递过程中,在空间形态上既受距离衰减规律的制约,又有跳跃式的等级扩散现象。因此,粤港澳地区要以CEPA为契机,充分利用各大增长极的优势。首先向邻近的地方城镇扩散,然后通过跳跃向泛珠三角框架下的周边省市地区扩散,增强城镇间的联动效应,缩小它们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粤港澳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
1.建立以香港为龙头的亚太现代物流中心
由于国际航运、航空中心在物流系统的建立中具有引导、推进作用,粤港澳港口和空港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无疑会主导该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和发展方向,所以首先通过三地基础设施整合,完善海港、空港的集疏运设施,然后对港口和空港合理分工,将香港、深圳、澳门、广州及珠海机场连成一个体系。香港是国际航空中心,应逐步向国际物流中心转化,主要处理国际航空物流;广州机场国内、国际物流并举,侧重国内物流;深圳机场发展为香港机场的国内货物中转支线;澳门机场发展为香港机场的国际货运支线;珠海机场可以发展成为依托其他四大机场,沟通我国内地与世界的航空货运、快递和批发中心。主要海港葵涌、盐田、妈湾、南沙和高栏亦可连成一线,减低进出口成本,提高货轮满载率及保障货流畅通。香港葵涌港发展成为洲际或世界的中转物流中心,建立海运中转物流园区;深圳盐田港发展成为衔接内外、以集装箱为主的区域性的集装箱枢纽港,是香港港口的补充;广州南沙等港发展以内贸为主、服务华南、中南和大西南甚至东南亚,以大宗散货中转为主,适当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口;珠海高栏港以确立为全国沿海的主枢纽港,是以大宗散货和外贸物资中转运输为主的综合港口,可发展为珠三角西部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综合物流中心,建设为粤西甚至大西南的集装箱中转港和以特种货物为重点的高栏港物流园区。以光纤及快速公路联系这些运输设施并使这庞大物流的指挥营销管理中心及金融等服务集中在香港,强化香港的服务业。
2.完善工业合作模式,促进新工业发展
粤港澳工业合作的目标模式应该是走向工业共同体,也就是说未来三地的工业合作过程中,应该把三地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来考虑工业的空间布局,行业分工和要素互补,以在区内实现工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样的合作模式的要点如下:
(1)全面要素互补。尽管三地之间的关境并没有完全消失,实现完全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不可能的,但由于地缘、人缘的关系,三地优势互补,生产要素地互相结合更加全面、更加密切。不但港澳的资金、技术流入广东与土地、劳动力相结合,广东逐渐发展起来的原材料工业、科技实力、港澳的科技信息、营运网络等,将全面地进入合作的领域。
(2)生产营销环节互补。“前店后厂”的格局将继续存在,第六次粤港联席会议明确:广东将致力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香港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之一,形成新型的“前店后厂”关系。香港作为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澳门与欧盟及拉丁语系国家的传统关系,将使港澳在工业共同体中继续承担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任务。相比而言,广东进行工业生产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港澳狭小的空间和高昂的劳动力价格使广东自然而然地承担着大规模的生产任务,即使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人们也往往建议在广东完成基础研究,在港澳完成产品开发和中试,而大规模生产仍然要在广东进行,可见广东仍然要承担“厂”的角色。
(3)行业互补,即产业之间的相互配套,上中游工业的分工以及产业的空间格局的问题。粤港澳的加工工业都相当发达,但中上游工业则十分落后,原材料、机器设备基本靠进口,本区内各产业关联度不同。研究表明,把粤港澳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区内工业具有部门结构单一,门类配套程度低,支柱性工业部门生产重合度极高,资源集中度低的特征。CEPA签署使大珠三角三地人流、物流、货流、资金流的来往有了更为顺畅、优越的环境,三地优势行业得以全面整合。
3.以港澳为依托,打造国际旅游商务中心
粤港澳三方应全面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区域旅游形象,打造“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品牌。
在都市圈4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有协调性的国际级旅游项目,在国内外形成强大吸引力。其分工可考虑如下:
(1)香港以迪斯尼园、海洋公园、太平山夜景、自由港、购物及美食中心、跑马场、会议及商业中心为主;
(2)澳门以东方赌城、夜生活及葡国文化风情为主;
(3)珠海以横琴岛开发、大型主体公园及度假酒店、别墅区为主;
(4)深圳以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为主;
(5)肇庆以鼎湖山和七星岩风景区为主;
(6)东莞和番禺以鸦片战争遗址及野生动物园为主。
都市圈内各地合作成一整体,形成由数天至一两个星期的都市圈旅游线,并统一向全国和全世界宣传,配合跨境出入便利,使都市圈成为世界级国际旅游商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