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三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十年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学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指定性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基本上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区域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队伍日益壮大,学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种区域问题的增多以及国家一系列区域政策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各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先后加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中来,为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体系、理论范式、学科结构和分析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区域经济学是当代最使经济学家感兴趣、又深为政府决策部门所重视的经济学科之一。”①可以说,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学已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一、三十年来区域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8-1988)
在我国首先提出区域经济问题的是夏禹龙和冯之浚,1982年两人在《研究与建议》第8期发表了《梯度理论与区域发展》一文,②这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开端。1987年,许维新、许晶心翻译了H·H·涅克拉索夫1978年著的《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这是我国引进出版的第一本以《区域经济学》为书名的外国区域经济学著作。③“这一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取得正式独立的学科地位,而是依附于经济地理学、生产力布局学以及国民经济学。”④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沿海与内地问题、“三线”问题、集中与分散问题以及均衡布局问题等重点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二)发展阶段(1989-1996)
我国经济界关于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区域经济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⑤1989年4月程必定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著作,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1989年9月,杨海田的《优化生存艺术的空间——区域经济学》出版,该书“对区域经济学的过去和现在作以简介,并就区域经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⑥1989年12月,周起业、刘再兴等的《区域经济学》出版,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了可贵的探索和开创性的建设。⑦同年,杨开忠的《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出版,这是国内较早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专著。1993年,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出版,该书内容上几乎是我国具体问题的学术升华。⑧
这一阶段,国家计委地区经济司等组织各方面力量,先后开展了环渤海、长江中下游、东北、西南、西北以及长江流域、陇海、京九和南昆沿线等地区的区域规划研究。各地区也相继开展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环境和竞争力评价、区域营销和形象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学术界则根据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拓展了研究领域,如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区域政策等。
(三)壮大阶段(1997-)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实践的大规模开展,一大批经济学者、地理学者、社会学者及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列,研究队伍不断壮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城市经济学”和“经济地理”两个专业合并,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之后,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迅速增加,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这一期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许多学者加入了中央区域政策和区域发展研究行列。同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全国性的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试点工作、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区域规划、全国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在稳步推进。区域经济研究重点集中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与城市带、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企业迁移、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区域创新与区域人力资本、区域营销与管治等方面。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如1999年和2004年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主持编写的“区域经济学系列丛书”;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主持编写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2006年魏后凯主编的《现代区域经济学》;2007年郝寿义著的《区域经济学原理》等。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国内在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方面有的已达成共识,而在不少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较大差距的存在是区域经济学长期不被主流经济学所重视和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⑨
(一)研究对象
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认为区域经济学就是区域科学。周起业等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气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⑩这种观点与过去生产力布局研究或经济地理分析强调的经济区划没有本质上的差异。(11)
区域发展研究是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陆大道等认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地理学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相同的研究内容。(12)与这一观点有所不同,陈秀山、张可云认为,区域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空间问题,是一门关于人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的区域秩序和区域组织的科学。(13)
学术界多数人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决策性(或者应用性)科学。陈栋生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14)魏后凯认为,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15)高洪深(16)、安虎森(17)等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也体现了其作为决策科学的特性。
(二)研究内容
与研究对象相比,学术界对研究内容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陈栋生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18)魏后凯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了扩展,认为应包括经济活动区位、区域供给与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19)
与上述观点稍有差异,郝寿义、(20)安虎森(21)特别强调研究内容还应包括区域的拓扑性质、区域的自组织能力和区域的地域结构;陈秀山、张可云认为还应包括区域经济经验研究(方法)。(22)虽然存在上述差别,但几乎所有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因为区域经济学完全是适应解决日益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归宿是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管治。
(三)学科特点
1.区域性。区域经济学主要是从空间角度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因此,区域性是区域经济学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在区域经济学看来,区域是能够在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承担一定功能的经济区。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使区域经济烙上强烈的地域性特点。区域经济学以区域为着眼点,这是它与世界经济、国民经济最显著的区别。其贡献和独到之处,就在于它以空间维来观察经济现象,对经济活动做出理性的解释和把握。(23)
2.综合性。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内部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系统。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既有地域要素,又有产业要素;既有经济要素,又有非经济要素;区域经济既涉及生产领域的活动,又涉及非生产领域的活动;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产业间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综合与交叉。因此任何区域的经济活动,尽管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24)
3.应用性,也称为决策性。无论西方还是中国,区域经济学都是应许多亟待解决的区域经济现实问题之需而产生的,它也曾解决了不少重大的政策问题。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是这门学科产生影响或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四)理论基础
1975年,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M·胡佛在《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就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陈栋生(25)和魏后凯(26)的表述虽有所不同,但均认为上述三点是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张敦富认为,客观基础还应该包括经济活动的极化性。(27)
郝寿义认为,古典经济学、古典区位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28)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课题组认为,除区位理论和区际贸易理论外,还应该包括区域增长理论。(29)安虎森等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依据是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市联系理论。(30)可见,国内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看法有较大差异。
(五)理论体系
程必定1989年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将区域经济学的结构体系划分为五大部分,即区域经济的要素及其运动的总体分析、区域经济的基本发展要素、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政策。(31)这五方面涉及到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学科特性,(32)反映了作者对区域经济学的系统认识。本书“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大胆探索,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论述框架。”“较好地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见解。”(33)所提出的许多概念和理论为后来的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广为引用和拓展。(34)
陈栋生1993年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贡献巨大,(35)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从这个角度去构建学科体系,并且以较少的篇幅精练地、全面地介绍基本理论,对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有重大意义。(36)
郝寿义、安虎森2004年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将理论体系概括为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结构及组成单元、区域经济政策五部分。(37)他们的贡献,一是强调区域自组织的作用;二是将区域的“核心区—外围区”二元结构发展为“核心区—城乡边缘区—外围区”的三元结构,并提出了与“三元”结构相对应的三种经济。
魏后凯主编的《现代区域经济学》,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概括为经济活动区位、区域供给与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政策与管理五部分(图1)。(38)
图1 魏后凯的理论体系
郝寿义2007年的《区域经济学原理》,从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入手,从微观到宏观,从区域经济分析到区域治理,对区域经济学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图2)。(39)
图2 郝寿义的理论体系
(六)研究目标
魏后凯认为,区域经济学可以为国家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避免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提高中央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政策实施效果;直接为各地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营销、区域管治和区域形象建设等服务;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以及各地的招商引资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40)陈秀山、张可云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向,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41)可见,对这一问题认识的分歧还比较大。
(七)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是借鉴和运用一般经济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工具分析区域问题的,因此,学术界的分歧不大,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经济学方法、区位分析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42)
三、三十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1978-1990年
1.区域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区域经济学界对1978年以前中国生产布局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理论总结,重构了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体系。在讨论中,逐步认识到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经济都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而且平衡目标只有通过不平衡的途径才能实现。(43)但是,这种非均衡发展必须以协调为前提,地区倾斜必须适度。
2.经济结构问题与对策研究。1979-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适应调整的需要,国家组织开展了经济结构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经济结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些地区也相应开展了对本地区经济结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3.国土整治。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增大,国土整治的任务逐渐突出。国家计委国土局组织各方面力量,研究编制了《京津塘地区国土规划纲要》和《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同时还选择了若干不同类型地区作为区域性国土规划试点。(44)同时,上海经济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东北能源交通规划、洞庭湖地区等国土规划研究也先后开展。(45)
4.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随着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到本世纪末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构想,研究发展战略的热潮迅速在全国各地兴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或生产布局战略的探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式。(46)二是对国内某一类型或某一具体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几乎所有的省、市以至有些县、乡镇都相继开展了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地区发展战略。
5.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和经济区划研究。198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先后提出了“T”字形布局、“?”字形布局、弓箭形布局,并提出了生产布局的一、二、三级轴线和国土重点整治地区,学术界的这些研究与认同,后来成为我国区域开发和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47)经济区划是区域经济管理的手段,国家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一套完整的区划体系作为支撑。(48)学术界广泛讨论了我国经济区划的划分原则和方案等,先后提出了三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等,不过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划方案。此外,这一阶段学术界还对横向联合与区域协作、贫困地区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二)1990年代
1.区际分工与贸易。1990年代区际经济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问题的介绍与评述;二是对区际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董辅礽、陈栋生、程必定、杨开忠、魏后凯等从一定角度实证分析了区际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如政策缺陷、体制弊端、政府行为不合理等;三是区域经济合作基础、原则与形式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四是实践部门对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协作区发展的探讨。(49)但这些研究中不少重要问题被忽视了,如对区域经济冲突的研究多数限于行政区划框架之内,对经济区框架冲突的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并不多;对提出对策的理论基础、价值判断标准、实际操作方式缺乏深入探讨;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特别是转轨时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方式,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发生发展规律与机制研究不够。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地方保护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学术界主要从地方市场分割的利弊、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对策建议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992年刘君德教授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行政区经济”的概念,(50)对于理解和研究我国区际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区域发展差异与落后(贫困)地区发展。进入1990年代,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突出,政府和学术界空前重视。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51)第一类是代表官方或半官方,从协调地区发展角度的研究。如周叔莲等1990年的《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马洪、房维中1991年主编的《中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孙尚清、李泊溪1994年等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和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1994年和1996年主编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等。这类研究以专题性(“条条”和“块块”)研究或战略研究为主,对问题研究比较深入,对政府政策阐述得也比较清晰,但因受制于“条块”综合程度往往不足,而且对中央政府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也比较谨慎。第二类是以理论性探讨为主线,兼有实证研究。如杨开忠1993年的《迈向空间一体化》,陆大道1995年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魏后凯1995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等。这些著作着力于建立中国区域研究的理论框架,但对当前区域问题和区域政策本身的揭示并不充分和全面。第三类则是纯实证性研究,特别是对地区经济发展状态及差距的实证剖析。如刘树成等1994年主编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胡鞍钢1995年等的《中国地区差距报告》,以及大量学术论文。这类研究力求深入、客观地反映中国当前区域发展的问题及其机制,但在“深入”过程中不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另外,不少研究对区域差异的刻画,要么停留在“东、中、西三大地带”或“沿海”和“内地”的描述细度上,要么所使用的指标不够系统,缺少对指标内涵间相互关系比较深刻的理解。
3.区域政策和区域经济运行调控。区域政策是区域经济研究的落脚点和归宿,几乎每一本区域经济学著作都会涉及到。陈栋生深入分析了区域政策的含义、起源、目标、战略、手段及效应评价。(52)王一鸣主编的《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国内较早的区域政策著作,提出了制定“国家区域政策纲要”的基本依据、原则和政策目标;认为国家区域政策主要包括区域补偿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公共投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53)19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运行体制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国家如何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计划指导,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程必定主编的《区域经济运行调控》,从区域经济运行调控的新角度,对省级政府在国民经济运行和调控中的作用,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4)
4.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由此展开。这一时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集中于四个方面:(55)影响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诊断;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战略;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
(三)2000年以来
1.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最早出现在《国家“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纲要》。《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众多学者围绕统筹区域发展进行探讨。如王梦奎认为,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56)陈栋生认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八类重点支持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和四种区际互动机制。(57)
对于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多数研究者的结论是:1990年代之前差距稳定或有下降趋势,但进入1990年代之后,差距明显扩大,并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逆转。(58)关于区域差距的成因,林毅夫、刘培林研究表明,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市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不一致;(59)而张庆华从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程度、地方保护主义、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和地理因素解释了造成中国区域性经济不平等的原因。(60)
2.城市化。城市化主要内容是城市化道路以及城市化的理论问题,1978年至今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61)第一阶段(1970年代末—1980年代末),是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第二阶段(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是中国城市化理论的总结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阶段,同时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展开讨论。目前,主流的城市化道路的思想仍然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62)第三阶段(1990年代末至今),则是全方位展开城市化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规模效益、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制度安排等。这一阶段“城市群”和“都市带”受到了广泛关注。陆大道等认为,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超出了正常发展轨道,出现冒进态势。(63)
3.产业集群。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起始于1990年代,而大量研究是在2000年以后。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从聚集经济、专业化分工、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知识溢出等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形成机制及集群的经济性。其中王缉慈等较为系统地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64)她和她的学术团队构建了一个“产业、空间、社会交织的分析框架”,形成了中国的“新产业区学派”。(65)
4.城市与区域竞争力。倪鹏飞2001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是国内较早比较系统地研究城市竞争力的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深圳城市竞争力学会也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城市竞争机制、影响因素、评价、竞争力提升战略四个方面展开的,但仍未形成大家公认的理论体系。(66)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区域”加“竞争力”的模式对“区域竞争力”一词进行定义,但鉴于对“区域”概念认识的模糊和对“竞争力”本质理解的差异,使得对区域竞争力内涵的界定出现了误解和分歧,至今仍未统一。国内对区域竞争力研究集中于区域竞争力的评价、竞争力基础、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关系、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增强竞争力途径五个方面。(67)
5.区域创新。我国是1990年代末引入区域创新概念的。2000年以来,研究集中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式、要素组成、运行机制、时序进程,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和评价等方面。(68)
6.资源型城市转型。1990年代后期,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的危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近年来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领域集中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综合评价;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培育;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对策。(69)(70)
7.区域政策与管理。2000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著作出版。张可云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政策的理论基础、政策程序、作用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效应评价进行了深入分析,称得上这一时期的代表作。(71)二是直接为国家重大区域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的著作。如陆大道、刘毅等2001年的《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王洛林、魏后凯2003年主编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王洛林、魏后凯2005年主编的《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金凤君、张平宇等2006年的《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中部六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的《中部崛起的战略与对策》等。在国内区域管理概念的提出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是王铮2000年的《区域管理与发展》;二是陈端莲2006年的《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便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72)
8.重大工程项目的区域效应评价。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对这些项目的区域效应评价引起区域经济学界的关注。李善同、许新宜主编的《南水北调与中国发展》,系统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在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方面的影响;(73)陈秀山主编的《西部开发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效应评价》,从区域经济学视角研究西部开发重大工程的实施效应,得出的观点与结论对全面、客观认识各项工程的实施效应,以及进一步调整战略、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应具有重要意义。(74)
9.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讲,经济学是研究现实问题的。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如史晋川、金祥荣等对温州模式的研究,(75)史晋川、汪炜等对台州现象的研究,(76)郑勇军、袁亚春等对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的研究,(77)安树伟提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等。(78)
四、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
“在我国的经济学科体系中,区域经济学既是成长快的,也是不成熟的。”(79)表现之一就是理论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自于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来自于地理学。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还缺少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体系和方法都存在明显差异,区域经济学还缺乏统一的研究语言和研究范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80)“给人某种程度的‘大杂烩’之感。”(81)“由于理论基础薄弱,区域经济学呈现出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的现象。”(82)
2.微观理论基础尚未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区位论。但对于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学者们则大多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分析问题的需要进行定义。(83)“作为理论基础的区位论如何融合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却一直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84)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学文献中,对于如何处理区位理论与区域理论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稳定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研究框架。“没有统一的研究语言和研究范式,不同学者之间就难以展开有效的交流。”(85)
3.尚未融入主流经济学
从事经济研究,要很快认识到在这个现象中谁是主要决策者?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这个决策者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达到这个目标所面临的限制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可能选择的方案?每个可选择方案的特性、相对的成本和收益是什么?如果能进行这样的分析和思考,就不难直接认识到经济现象背后形成的原因、机制是什么。(86)但是国内区域经济学界能真正进行这样规范经济学分析的论文并不多,与国内主流经济学还有相当距离。“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问题与对策研究。”(87)经济学研究强调主体行为分析,区域经济学界对研究主体也有不同看法。(88)只有明确了区域主体,才能对区域行为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
4.对区域经济现象解释不够
经济研究的基础是实证分析,只有把经济现象本身的真实情况搞清楚,才能作进一步研究。科斯主张,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性假设,不但应当是“易于处理的”,而且必须是“真实的”。(89)而目前区域经济学更多的是“规范分析”。规范分析必须以实证分析作为基础,而国内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最缺少的就是实证分析,即对于现实的区域经济现象缺乏告诉民众已经发生了什么、所发生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5.进入门槛低
由于缺乏自己的逻辑体系,也由于尚未融入主流经济学,因此进入门槛比较低。陆大道院士指出:“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在研究区域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不管什么人也都可以谈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了。其中有许多不了解区域经济的人士,也发表过诸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及理论问题的文章。但是,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应有学者们做,这是学者们的责任。”(90)
6.个别研究内容泛化
由于进入门槛低,许多人都在谈论区域经济问题,导致个别研究内容泛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本身是有严格定义的,但许多人和地方政府领导在没有准确理解产业集群含义的情况下,即提出要发展几大产业集群。
五、未来区域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作为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必须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获得自身进一步的理论发展。”(91)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前沿问题,不仅包括现实问题,而且包括理论问题。
1.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是区域。长期以来,区域的边界和形成机制、区域发展的生命周期、区域的衰退与反衰退策略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如何界定经济区域的边界?区域是如何形成的?区域发展有没有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中,区域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如何制定有效的区域反衰退政策?这些问题既是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问题,也是近年来各国学者一直在努力探索但仍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问题。
2.微观领域
(1)经济集聚。我国区域经济无论在单个城市、城市群的层面上,还是在经济地带的层面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92)如何判断区域的经济集聚?我国大都市区是聚集不足,还是聚集过度?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关于大都市区的政策是促进聚集,还是消除膨胀。
(2)企业的空间扩张行为及空间组织。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过去学术界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布局和政府布局政策方面,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政府资源配置的角度展开的。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上述研究思路日益失去其意义。在企业日益成为资源配置重要主体的情况下,当前急需加强对企业空间扩张行为、空间组织及区位政策的研究,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虽然我国学术界对产业转移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从微观角度对企业迁移研究的较少,这与国外形成鲜明对照。因此,建立中国企业迁移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迁移的基本特征、决定因素和动力机制、企业迁移与区域就业的关系、区域补贴对企业迁移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对企业资源的竞争问题,以及企业迁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影响,将具有重要意义。
(4)产业集群的识别、风险和衰退。产业集群研究已从以集群竞争优势、集群创新和集群形成机理为重点,逐步转移到集群发展战略和集群政策研究。然而,学术界并没有找到一个能够识别产业集群的简便有效方法,这样就难以验证集群更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和增长活力的假说。当然,要从经济学角度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不仅需要设计简便有效的方法,而且需要大范围微观数据的支持。产业集群的风险、集群生命周期和反衰退机制以及企业进入、退出和企业迁移对集群的影响机制,也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的研究。
此外,还应当关注居住区位选择、公共设施区位选择等问题。当我国经济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以后,这种微观领域的研究将会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流。(93)
3.区域的供给与需求
涉及城乡劳动力市场、城乡土地市场、城乡信用市场、人口迁移对区域各种要素市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94)
4.城市与区域发展
(1)对现实区域经济现象的解释。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界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高,解释中国区域经济现象的理论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中国区域经济学界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问题上有近水楼台之便。丰富的区域经济现象为我们进行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对丰富的区域经济现象进行解释,是我国区域经济学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
(2)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增长理论。探讨FDI、出口、人口流动、技术溢出和扩散、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等对区域增长的影响;研究基础设施、规模报酬递增、集聚经济、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等与区域增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衡量它们对区域增长的影响;考察和衡量人力资本、教育、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等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并试图把教育、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引入区域增长模型;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波动以及区际增长的传递机制。
(3)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和机理。包括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竞争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及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区域竞争力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等问题。
(4)以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为代表,探讨区域衰退的动力机制以及反衰退的保障机制和援助政策措施。
(5)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市化。“十一五”期间,国家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的合理边界及其形成演化的规律性和内在机制、影响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因素、如何推进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大都市圈或经济圈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利益协调的机制,都是中国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5.区际经济关系
(1)区域利益。区域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区域中各行为主体对区域利益认识的不一致,或追求利益目标的差异,使其在谋取利益的行为上表现得千姿百态。(95)研究区域经济利益的寻求、创造、分配、维护,对于正确规范区域谋利行为、改善区域创利条件、合理协调区际利益差别、协调区际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本质、特征、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机制和措施。
(3)新型区域产业分工。当代国际和区际分工从部门间分工逐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开始向产业链分工发展。什么是产业链分工不断推进的基础和源泉?什么是制约产业链分工发展水平或密集程度的因素?在新型产业分工格局下,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机制是什么?特别是,当今世界出现了经济模块化的趋势,这种模块化趋势是否意味着一种更新型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出现?
6.区域政策与管治
(1)中央区域政策及其效应评价。在当前的情况下,统筹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央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宏观政策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区域效应,以及基于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等,也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通过模拟各种政策措施对区域政策方案进行评估,对比区域政策的模拟结果,最终提出比较满意的区域政策方案;对区域政策实施以后实际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以提出下一步区域政策实施的策略等。还要特别重视对区域政策负效应的研究。
(2)重大工程项目的区域效应评价。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工程涉及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在改变着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需要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能源结构的变化、带动产业的发展、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评价。目前,区域经济学在这一问题上还没有成形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也不够完善。(96)
(3)问题区域的划分与援助政策。我国主要有八类问题区域,(97)这八类区域有彼此重复之处,从区域调控和区域政策的角度,如何划分不同类型的经济功能区域以及作为国家援助依据的各种类型问题区域。
(4)区域竞争、营销和管治。近年来,政府可竞争理论、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政府竞争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此外,区域间竞争合作机制、反区域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承认区域竞争合理性的前提下,政府如何对区域进行营销、区域品牌的价值如何确定以及区域形象的设计等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此外,随着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区域的冲突管理、多个区域的协调管理、大都市区和经济圈的管治问题也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31)程必定主编:《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前言”第2页。
②⑤⑧(12)(44)(5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6、27、27、26、9-11、14-15页。
③⑦(34)(35)吴传清主编:《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6、216-217、225、233页。
④(81)(92)杨开忠教授为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所写的“序三”。
⑥杨海田:《优化生存艺术的空间——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前言”第2页。转引自吴传清主编:《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7页。
⑨(13)(22)(4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12、15、12-13页。
⑩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城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页。
(11)(20)(37)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7、41页。
(14)(18)(25)(52)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22、245-283页。
(15)(19)(26)(38)(40)(42)(45)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第15、15-16页,“序”第1-2页,第18-19、13页。
(16)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21)(47)(94)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20、13、49页。
(23)(27)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5-6页。
(24)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28)(39)(83)郝寿义:《区城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29)(58)(9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第113-114、129、152页。
(30)安虎森等:《新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37页。
(32)程必定研究员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学科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等,学科特性是应用性和决策性。
(33)陈栋生先生为程必定研究员主编的《区域经济学》所写的“序二”。
(36)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43)陈栋生:《经济布局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
(46)如梯度推移模式、反梯度推移模式、点轴开发模式、一个半重点模式、优区位开发模式、东西结合模式、四沿开发模式、梯度推移和发展极—增长点模式、西部跳跃模式等。
(48)刘锋:《关于“十一五”规划区域划分的思考》,王梦奎主编:《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第233-245页。
(49)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城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第145-146页。
(50)刘君德、舒庆:《论行政区划、行政管理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地理》1993年第1期。
(51)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19页。
(53)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54)程必定主编:《区域经济运行调控:关于省级政府调控行为探讨》,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56)王梦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57)陈栋生:《走向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载白永秀主编:《区域经济论丛》(四),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59)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60)张庆华:《中国的区域性不平等》,载沙安文、沈春丽、邹恒甫主编:《中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年。
(61)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62)刘勇、谢扬:《“十一五”时期城镇化若干战略问题》,王梦奎主编:《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第246-262页。
(63)陆大道等:《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商务印书馆,2007年。
(64)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5)陈文华:《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8页。
(66)于涛方:《城市竞争与竞争力》,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67)芦岩、陈柳钦:《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68)林迎星:《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5期。
(69)王青云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70)齐建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
(71)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
(72)高国力:《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研究》,白永秀主编:《区域经济论丛》(五),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73)李善同、许新宜主编:《南水北调与中国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74)陈秀山主编:《西部开发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效应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5)史晋川、金祥荣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76)史晋川、汪炜等:《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77)郑勇军、袁亚春等:《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78)安树伟:《行政区边缘经济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79)(80)(82)(85)(87)(91)蔡孝箴教授为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所写的“序四”。
(84)陈栋生研究员为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所写的“序二”。
(86)林教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88)陈秀山、张可云认为,区域经济学的主体是企业、家庭和公共机构(政府);郝寿义将区域主体设定为企业、居民、政府、各类非营利组织、区域协调组织。
(89)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90)陆大道院士为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所写的“序一”。
(95)余明勤:《区域经济利益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96)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24页。
(97)即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
标签:区域经济学论文; 魏后凯论文; 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陈栋生论文; 国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