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法则与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法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日益深入,开放日益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政治经济形势很好。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干部群众中存在着种种思想认识问题。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要求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为进一步改革开放,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是为它进行科学定位过去,思想政治工作被抬得很高,说它是“统帅”,是“灵魂”,可以“冲击一切”,那当然是左的影响,我们今天不会、以后也不会恢复那种实际上是“精神万能论”的做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上,这就是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植根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植根于、并服务于群众的物质利益,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优势。同时,上层建筑不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基础,而是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如果认为社会经济问题,只能用经济手段来解决,完全否定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从而对思想政治工作持无用论、取消论之类的态度,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定位应当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为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党的十五大站在跨世纪的高度,提出了迈向21世纪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求我们继续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在当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矛盾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能不能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能不能深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统一全党思想,凝聚人民力量,实现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十五大作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决策,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落实了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现在,大政方针已经明确,而且有了跨世纪的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最根本的是用十五大精神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总揽全局,推动工作。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要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必须让广大群众真正领会、吃透十五大精神。对于那些带有理论突破性质的疑难问题,如公有制应当有多种实现形式等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些问题,如正确树立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问题,如关于我国改革开放未来的走向问题,即使对于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来说,也并非人人都能够弄清楚的。至于现实生活中随时可以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股份制、资产重组、“抓大放小”等,更是有不少人心存疑虑。要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首先要让群众理解政策的精神实质,才能齐心来做。这就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全党、全体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消除疑虑,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同心同德为实现十五大提出的目标而奋斗。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带领人民克服暂时困难,保证改革攻坚顺利进行毋庸讳言,改革发展到今天的攻坚阶段,确实面临着许多困难。从周边国家来看,近一年来东南亚乃至韩国、日本的金融动荡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震撼着我国。尽管我国1998年外贸出口不理想,外资引进工作也遇到困难,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为稳定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表现出大国风范。要使干部群众认识到,我国的货币政策和全部经济政策,不是建立在单纯依赖出口的基础上,而是以投资增长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于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我国资本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因此不必通过提高利率、而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外汇储备来维护币值稳定。目前,各项促进经济增长措施已见成效,国民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基本实现;从国内经济状况来看,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城乡一些群众生活困难等等。这都要通过形势教育、改革开放20年的成就教育和有关方针政策的教育,让广大群众正确估量国际国内形势,认识到困难是暂时的,前景是光明的。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益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由此而来也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就是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调整。从总体上说,改革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是就某项改革措施而言,不可能给每一个人同时带来均等的利益,这个道理务必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明白。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搞好粮食流通体制、城镇住房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做好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这些改革力度大,牵涉面广,涉及各方面利益,引起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目前一些地方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职工下岗、乱集资和农民负担过重引起的。全国下岗职工那么多,真正出现矛盾的只是小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因素:或是企业领导班子不廉洁,贪污受贿,企业搞不好;或是企业领导作风不正,一方面给职工发不起工资,另一方面领导却在大吃大喝,花天酒地,用公款买房子、买汽车;或是处理下岗职工不公正,少数人说了算,不考虑职工的利益,该下岗的没下岗,不该下岗的下了岗;或是不关心职工的困难,不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少部分需要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来解决,在一般情况下,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否则会导致矛盾激化,反而不利于社会稳定;大量的还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理顺群众的情绪,密切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要求有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可以认为是法制经济。法制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规范、保障作用;对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消极方面起着引导和约束作用。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是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是人;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提高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法制观念,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市场经济法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经济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在此前提下充分发挥其能动的反作用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我们制定一切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所有重大举措,都必须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认识经济规律,尊重经济规律;违背了经济规律,就要犯错误,吃苦头。当然,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并非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完全可以利用它们,依靠它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趋利避害。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都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产物,而每当一项重大举措出台之际,也正是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活跃、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最重之时。当前出台的改革措施较多,涉及到企业、农村、机关、学校,涉及到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关键在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在这项工作中,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有关政策以及制定这些政策的依据明明白白、原原本本地告诉职工。要使他们认识到,这项举措完全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近年来出现的职工大量下岗的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也是长期以来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以及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经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从长远看,随着改革深入、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相应调整与流动是很自然的。一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切实解决人员臃肿、人浮于事问题,对于我们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唯一正确的选择,有利于振兴国有企业,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最终实现包括职工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下岗职工别无选择,只能顺应大势,迎接挑战。要认清一条最简单的道理:市场不接受懦夫,也不相信眼泪,只有强者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大海中的弄潮儿。从各级领导方面来说,则要切实负起责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把困难、实情、前景讲清楚,做到规律无情人有情,调整无情操作有情,使广大职工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同物质利益原则相结合,同时对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不同要求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讲求经济效益,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对自己的劳动和经营负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保障个人的正当物质利益相结合。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贯穿于人类发展史的全过程;物质利益是人类求得生存、温饱、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基本问题,才有可能从事其他活动。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 页)邓小平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0页)思想政治工作承认人们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多劳多得来追求物质利益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摒弃了那种一味讲大话空话,唱高调,不分对象,不讲层次,对所有人一律要求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的高标准,而对于正当的个人利益给予充分的重视。正如邓小平所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因此,对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一般社会成员,要求他们遵守以“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主要规范的社会主义道德,提倡通过诚实劳动致富,划清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与非、荣与辱、守法与违法、罪与非罪等界限,防止他们走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极端利己主义的歧途;而对于共产党员和少数先进分子,则要求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规范的共产主义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邓小平说得好:“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7页)思想政治工作在重视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还要进而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人的精神需求是以物质需求为基础、而又高于物质需求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一方面,必须摒弃抹煞人们的正当物质利益、一味用精神激励以图调动其积极性的脱离实际的做法;另一方面,又要反对那种只讲经济现实不讲政治理想、只讲物质利益不讲政治要求、只讲“钱”不讲“理”的错误倾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不能导致精神上的贫乏。古人蔑视那些“为富不仁”者,今人讥讽那些“穷得只剩钱”的大款,而“人穷志不短”、“穷则思变”等有益格言则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社会风气是健康向上的。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相结合,就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耐心教育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比如在做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一方面要在各地自上而下地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体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把解决好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作为当前一个头等大事来抓,对于他们的实际困难要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特别要关心困难企业中的特困职工和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和老职工,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凡是有下岗职工的企业,都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组织,负责为本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组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另一方面,被有些人讥讽的“大道理”还是要讲,包括当前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和再就业的有关政策,使他们既要看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关心,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树立自强自立精神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择业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新的岗位上重新创业。

再次,正确处理“罚”与“教”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及符合国际惯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对外开放体制,这些都要制定有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加以引导、规范和保障。这一法律体系以我国宪法为依据,大体包括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等。它们把每天重复着的交换生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囊括起来,成为每个从事市场活动的人必须服从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由开始时的习惯逐渐演变成为法律。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庄严目标,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法制的规范和保障,使市场主体得以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平竞争,政府也需要依靠法律来进行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只有完善市场经济法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包括各个市场之间交换活动有序,商品生产者之间、经营者之间以及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有序,从而使市场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保障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市场经济法则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任何市场主体都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而不得违反。如果违反,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然而,法律目的的实现、实现的程度,都离不开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每个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制观念,包括对法规的认识、执行法规的自觉性及努力程度。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客观上固然有体制转换方面的矛盾、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原因,主观上则表现为人们在法律观念上的矛盾冲突;况且,尽管我国正在加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步伐,但是法律的不完善、甚至法律的空白、盲点短期内依然存在,某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大发不义之财尚有机可乘且可以逃脱法律的惩罚。再退一步说,不论法律如何完备,也不可能包容无限复杂的经济行为。比如说,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荣辱观,这是法律法规管不到的思想行为。在一部分下岗职工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只要机器响,我就不下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在国有企业工作才算就业;干个体、在私营企业工作不能算就业,低人一头。要使职工群众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工作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并非只是一句空话;而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好务,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光荣的、有前途的。诸如这样的属于转变观念范围内的事情,就不能诉诸法律法规,而只能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来实现。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违反了就要受惩罚;而思想道德则强调自觉性,更注重培养人们的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荣与辱等道德观念,有利于人们自觉遵纪守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服从法律,如重视信誉、童叟无欺、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等,是市场法律法规所认可的;而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敲诈勒索、尔虞我诈、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则是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所制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市场经济法则的强制的刚性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它通过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的有效制衡,防止激烈竞争演化为不择手段、追求经济效益演化为金钱至上、优胜劣汰演化为自相残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演化为唯利是图,甚至等价交换原则也会渗入到我们的政治生活中来。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物质条件;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同样是为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创造自身的条件;二者在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把市场经济分为姓“社”和姓“资”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而是强调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我国的政权性质是社会主义,有共产党领导,有公有制为主体,有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重要一条,就是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推动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塑造着物质交往领域里的独立人格和独立个性,使人们的行为自主权较之于自然经济条件下不得不服从和依赖于自然、服从和依赖于某种社会关系(人身依附)的状况,可以说是一次人的解放。但是,这也可能造成人对物的过分依赖,甚至可能使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成为物质、金钱的奴隶,成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俘虏。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人们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提供的有利客观条件的同时,还要有效地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使我们的公民不仅成为有社会主义法制观、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人,使自己的市场竞争行为始终在社会主义的法律、社会主义的道德等社会规范的范围内进行;而且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的人,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完全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人们的活动自由总是相对而言的,市场法律法规从表面看来又在社会关系上给人增加了一层束缚,其实正是它们保障了人们的自由活动空间。人们一旦达到了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面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那么就向自由王国前进了一步。

思想政治工作则注重人自身的改造,自身的自由发展,它促使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新的观念,培养“四有”新人;而市场经济法律法则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带来了生产力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使人在自然力面前争得了更多一点的自由。毛泽东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历史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越深入,人们的盲目性就越少,自觉性就越强,并最终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创造历史的自觉性就越来越高。人类历史的每一重大进步,都使人从自然力、社会关系中争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或多或少地逼近人类彻底解放的门槛。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支配。一旦人们对客观的社会的和自然的必然性有了正确认识并能支配它,使其服务于人类自觉的目的的时候,也就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

标签:;  ;  ;  ;  ;  ;  ;  ;  

市场经济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