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工程公司 250000;
2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在道路检测以及隧道检测的具体操作中,运用探地雷达技术有助于获得精准度更高的钢筋检测结论。通常情况下,探地雷达发射出去的信号波将会受到钢筋网对此的屏蔽作用,进而表现为复杂度较高的成像状况。因此针对现阶段的混凝土检测以及钢筋检测实践而言,技术人员有必要明确探地雷达运用于钢筋检测的基本原理;结合钢筋检测的真实状况,探求可行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探地雷达方法技术;钢筋混凝土检测;具体应用
近些年来,城乡建筑业的整体规模都在逐步扩大;面对新的形势,道路与隧道检测的相关技术措施也在逐步成熟。具体在开展检测时,针对实时性的探测深度、雷达探测频率以及探测模式都要进行全面的选择,在此前提下综合运用数值模拟与其他措施来完成全过程的钢筋检测[1]。
一、基本技术原理
从基本类型的角度来讲,探地雷达运用于混凝土检测以及钢筋检测的具体原理应当包含宽角法与剖面法的两种类型。在这其中,剖面法的基本特征是沿着测量线来完成固定间距的同步移动,这种固定间距应当表示为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二者的间隔距离。某些情况下,两种天线之间具有零的间隔,因此具有合二为一的特征。检测人员如果选择了宽角法,那么有必要依照如下的探测流程:在地表选择一个特定的点用来固定天线,与此同时沿着侧向的方向来移动另外的天线。在此前提下,针对各种界面表现出来的反射波形都要予以精确记录。在固定测点的基础上,接收信号以及发射信号的天线就会呈现平行的形态,二者分别位于测点的左右两边,因此呈现相互对称的形态[2]。后期在开展测量时,测量人员应当逐渐增加两个天线的间隔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地下界面本身的形状十分平直,那么运用上述任何的测量手段都可以获得一致性的测量结论。
二、具体的检测应用
具体在运用探地雷达探测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构架时,检测人员选择了某条铁路隧道作为探测实例。从基本地形来看,当地主要覆盖着丘陵与低矮山脉,而上部分最基本的结构为夹砂岩、压碎岩和松软的粘土。例如:设计整个隧道的衬砌时,设计为复合式的全封闭衬砌,对此选择了C35的砼强度。通过钢筋网来完成整个的探测流程,借助400M的天线来完成整体性的钢结构扫描。经过扫描可知,钢筋结构表现为模糊的双曲线形态。然而如果更换为900M的绕射天线,那么观察可得清晰的钢筋间隔与钢筋数目。具体来讲,钢筋检测应当涉及到如下要点:
(一)选择适当的探测频率
经过分析可知,如果选择了各不相同的天线频率,那么通过探测获得的数值结论也会表现为差异性。这是由于,雷达波在传递过程中很可能将会受到钢筋绕射的强烈影响。这种状态下,双曲线就会出现于雷达剖面上。
(二)构建精确的模型
在开展探测之前,针对钢筋构架应当构建精确的探测模型。与此同时,针对整个模型还要控制于适当的电导率、磁导率以及介电常数。如果选择运用剖面法,那么有必要调控天线频率,对此最好限制于600MHz的频率。经过观察可知,针对直径各不相同的钢筋来讲,探地雷达都能给出明确的双曲线,对此可以判断得到反射回波。
(三)判断各种要素对探测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探地雷达十分适用于混凝土中的钢筋构架检测。然而具体在检测中,检测人员通常存在较大可能遇到双层钢筋、电磁波屏蔽或者其他难题,这种现状的根源就在于钢筋给电磁波带来的强烈干扰[4]。具体而言,天线的中心频率、钢筋直径以及钢筋埋深都可能带来特定的测量影响,对此有必要综合加以判断。
例如:某模型设计为0.5米*1.1米的模型规格,模型具有0.1米的整个厚度。在整个模型中,模型的上层与下层分别为空气和混凝土的基本结构,对此设计为每米0.005秒的电导率以及6的介电常数。
结束语
由此可见,针对钢筋混凝土开展的全面检测有助于从根源上消除病害,对于整个的项目建设质量也给予了保障。相比而言,探地雷达更适合运用于钢筋以及混凝土本身的检测,通过这种手段与措施来提升检测实效性,因此在本质上构成了无损与快速检测的常用手段。未来在实践中,作为技术人员还需要不断摸索,在此基础上提升探地雷达在检测操作中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张保安.探地雷达方法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以混凝土中钢筋检测为例[J].四川水泥,2017(01):109-110.
[2]潘海结.探地雷达技术在桥梁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公路,2012(01):49-51.
[3]钟桢,苏全.探地雷达技术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Z2):176-179+182.
[4]张超.探地雷达测试技术在隧道病害检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08):85+108.
论文作者:岳同堂1,曲新业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钢筋论文; 天线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型论文; 隧道论文; 技术论文; 剖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