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都是认知功能障碍惹的祸,也可将其叫为POCD,这个疾病在术后几乎是所有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噩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老年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患者可表现为焦虑、人格变化、记忆受损、精神错乱等症状,临床上将这种术后社交、人格、认知的变化称之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但这种疾病究竟因何而引发,与全身麻醉有没有关系一直是临床上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究竟与麻醉有没有关系?
在1955年的Bedford上,首次报道出全身麻醉后老年人发生了痴呆这一问题,并且列举出了十八个典型的病理。而在此之前的1899年,Moller JT对行大型腹部、胸部手术的高于六十岁的一千两百例老年患者进行了精神测试,在术后一周内发现有25.8%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三个月的发生率约为9.9%,而且大多数患者在起病时病情较为轻微,无明显的合并症,只在手术数天及数周之后出现了精神异常的情况。
在研究初期,社会各界将矛头指向了全身麻醉,但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理论能够证实全身麻醉比局部麻醉更容易引发认知功能障碍,而且在一些中小型手术的研究中,发现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均不会给智力带来影响。目前的研究仅能证实,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麻醉、手术、患者本身的基因、身体状况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除此之外,认知功能障碍与睡眠也有明确的关系,众所周知,如果睡眠不足可能会给认知能力带来影响,如若在此基础上加上外科手术,那么对于老年患者来讲患上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则要高一些。
总而言之,虽然不能确定全身麻醉会给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带来影响的作用机制,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有一定的影响。全身麻醉对老年人来讲属于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在接受全身麻醉之后会加快老年人认知减退的速度,即使是诊断性操作或短期手术仍然有47%的老年患者在接受麻醉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出现了认知功能减退的情况,出院后的百分比达到31%至47%,而且仍有10%的老年患者在出院三个月之后存有认知减退的情况。但是临床目前尚未明确认知功能减退与麻醉类型的关系。
二、如何防治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据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在六十岁以上的非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一周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约为26%,三个月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约为10%,所以在临床术后对患者做好危险因素控制工作能够加强防治的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缓解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临床常用药物有三种:
第一种是乌丝他丁,这是一种来自于人体尿液中的物质,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控制多种蛋白酶,并且能够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此外,临床发现乌丝他丁能够抑制围手术期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器官的微循环,进一步保护脑组织。
第二种是米诺环素,该药物具有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系统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作用。除此之外米诺环素可通过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来控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第三种药物是DEX,临床发现在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DEX镇静可达到控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目的,但是具体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还需要深层次的研究。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术前和术后的全面护理来改善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在术前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结合患者的心理进行辅导,纠正其不良的思想,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确的认知。而且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回忆曾经生活中的光辉事件,激发患者与病魔战斗的信心。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提高患者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以便于提早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在术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情况实施相应的认知功能训练方法,以此来调动患者大脑的兴奋程度,并要改善患者居住病房的环境,还要结合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干预患者的心理,避免患者出现持续性认知功能丧失或进一步认知功能损伤。
认知功能锻炼方法为:识记日常生活用品训练以及环境导向训练,每天两次,每次十分钟。怀旧活动训练每天一次,每次三十分钟即可。
通过此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可以发现,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临床中对于这一观点尚未明确,但是却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而对于这一点,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做好防治工作,尽量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到及时识别和控制各类危险因素,做好术前心理辅导以及术后的随访,尽早干预,尽早治疗。最后,住院全天下的老年人都能够安享晚年。
论文作者:任升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