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_文艺论文

文艺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建设论文,文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文艺要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要从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在多彩多姿的艺术表现中,给人以美感和愉悦,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明的熏陶和道德的洗礼,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应当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文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其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正是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江泽民同志不但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而且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战略思想。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论“三个代表”》第134-135页)道德的功能在于对人及其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自觉反映,并通过教育、社会舆论和心理信念的力量,有效地调整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人与群体、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实践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项事业,要不断地走向繁荣和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精神支柱和良好的社会关系,而道德建设就是构成这样的精神支柱和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保证。

文艺作品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所具有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完全是由文艺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道德实践作为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在文艺中得到应有的反映;文艺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则不能不去反映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反映人类自身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实现的道德升华和精神升华。文艺不仅是文明和道德的结晶,而且是文明进程和道德发展的见证和强大助力。即使对丑恶的东西进行批判和鞭挞,其目的也是对良知、道德、文明和美的渴求与呼唤。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文艺与道德既各属不同领域,又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文艺是反映道德实践、推动道德进步的手段和形式,道德是文艺得以灌注生气、获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的结合与凝聚,确证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其根本目标是建立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这一关系到党和国家根本命运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前,一切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一切有良知的文艺家,都不可能漠然视之、置之度外,都会自觉地用独具创造性的劳动为之作出自己的贡献。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显然,精神文明、道德高尚、正确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文艺创作的思想基础和美学目标。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文艺不是哲学,也不是政治学和伦理学,它必须首先是对美的把握和创造,必须通过艺术的途径才能实现建构文明和弘扬道德的目的。这是文艺自身的基本规律。文艺创作只有尊重这一规律,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与道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具体地说,它不是用大道理说服人,而是用艺术感染人;它不是用伦理规范直接进行评判,而是用典型形象和生动情节对道德进行形象的演绎和阐释;它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和硬邦邦的灌输,而是在以情感人与以美愉人的过程中,让人欣然接受崇高道德和精神文明的浸润与洗礼。一句话,思想和道德只有借助美与艺术,才能展翅高翔,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那种简单地充当道德说教传声筒的作品,那种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不但不能产生道德教育的作用,而且会损害艺术女神的尊严和声誉。凡是成功的文艺家,向来都是把思想和艺术连为一个整体的;他们所创造和追求的,从来都是美与道德的完美融合。当年,鲁迅在强调文艺创作的思想内容和道德评判的极端重要性的同时,更是谆谆告诫人们:“万不要忘记它是艺术。”电影《焦裕禄》、《生死抉择》,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播映,使多少人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多少人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宣传都无法替代的。这些作品在道德建设中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就是因为创作它们的文艺家具有两个方面的自觉:一是道德的自觉,一是艺术的自觉。

十几年来,在我国文艺领域,存在着所谓“拒绝崇高”、“回归纯文学”等等论点。在这些论者看来,文艺就是文艺,不承载社会上、道义上的任何责任。这种观点的产生,自然是对曾流行过的庸俗社会学的惩罚,但是却从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这种论点并不新鲜,其实就是古今中外时有所见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论”的翻版。世上哪里有什么纯粹的艺术呢?艺术怎么可能脱离生活内容、伦理情感、价值尺度而独立存在呢?首先,从文艺产生的角度来看,文艺既是人类实践的一种独特方式,又自始至终不能摆脱其他实践方式的制约、影响和渗透而单独存在。如果认为文艺可以从整个人类的历史活动中剥离出来,就不能不说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从文艺的内部结构的角度看,形式与内容、审美因素和道德因素的区分,只是一种理论思维上的抽象,在具体的文艺作品中实际上是水乳一般融为一体的,我们不能割出一块来,说这是审美的或道德的。古往今来,一切忠诚于艺术的文艺家,都没有在自己的创作中排斥过道德和其他社会因素。狄德罗明确地将艺术创作的使命归纳为“使德行显得可爱,罪恶显得可恨”,并且强调,“这就是一切拿笔杆、画笔或刻刀的诚实人的纲领。”高尔基则认为,“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坏的——仇视人和丑化人的东西,使它引起厌恶,激发人的决心,来消灭那庸俗贪婪的小市民习气所造成的生活中可耻的卑鄙龌龊。”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得到社会广泛承认并传之久远的作品,大多都是充满先进道德内容的作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封建贵族生活的糜烂和精神的空虚,揭示出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同时也批判了资产阶级攫取不义之财的非道德行为,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在当时条件下的积极的社会意义。与《人间喜剧》不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用110天时间在牢房中写成的哲理小说《怎么办?》,则完全是用积极的道德内容、革命的精神给人以警醒、提示、感悟和激励。主人公拉赫美托夫集革命者的优秀品质于一身,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感染力,蕴藏着一种强烈的道德征服力量,以至于普列汉诺夫说,最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从这本书中吸取了道德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作品,像《我是太阳》、《中国制造》、《至高利益》、《抉择》等长篇小说,《长征》、《号角》、《忠诚》、《公家人》等影视作品,无不具有鲜明而积极的思想力量、时代精神和道德底蕴,无不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形象建构和艺术弘扬。影片《周恩来》、《生死抉择》等等,之所以创下国产片的空前票房价值,绝不是靠脱离先进道德尺度的什么“惊世骇俗”之举,恰恰是以其昂扬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道德品格征服了广大观众,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明确指出:“那种崇拜纯艺术理论的人,向我们强说艺术应当和日常生活互不相谋,他们不是自欺,就是做作。‘艺术应当离生活而独立’这种话,一向就只是用来反对这些人不喜欢的文学倾向的,它的目的,就是使文学给另一种在趣味上和这些人更为适合的倾向所驱策。”事实证明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论断。正是在否定文艺的道德内容的观念影响下,我国文艺界掀起了一股非道德化的创作潮流。“戏说风”、“豪华风”、“滥情风”等等流行一时。这些作品丧失对现实的热情,放弃对改革的关注,着意模仿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套路,醉心于以冷漠无情的方式咀嚼颓唐和无聊的琐屑之事,一味描写毫无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豪门恩怨和妻妾争宠。而“身体写作”、“零度写作”、“私语化写作”,“红粉文学”、“白领文学”、“消费文学”、“宾馆文学”等等,则为一些道德卑劣、灵魂空虚、精神颓废的人涂抹时髦的色调,并以之取代在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时代英雄和社会主义新人。凡此种种,必然对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事实再清楚不过地证明,逃避道德责任的创作倾向,不但偏离历史进步的方向,也偏离了艺术进步的方向,必将因为无从确证自己创造的价值而成为文坛和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

伟大的莎士比亚曾经用诗的语言表达过他的创作宗旨:

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花费在这变化里,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进步文艺家的共同追求,也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的共同特征。作为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文艺家,则应当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自己的文艺创作,以点燃精神的火光和淬炼思想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塑造人,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推动整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这是时代和人民的期待,这也是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自身的要求。

山河颂(壁画) 李金明等

标签:;  ;  ;  ;  ;  

文艺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_文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