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吴萍桂

电力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吴萍桂

鄂州供电公司路灯管理中心 湖北 鄂州 436000

摘要:安全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电力企业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并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重视安全而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国家、社会、企业、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笔者分析造成这些电力安全事故的深层原因,总结从事电力行业工作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对于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中贯彻“安全第一”的宗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安全;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1电力安全事故及产生原因

1.1高空坠落

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在蹬杆作业时所蹬杆塔的基础不牢固,在蹬杆过程中发生倒杆;蹬杆工器具存在缺陷,在蹬杆过程中蹬杆工具损坏;蹬杆工具使用不正确或方法不得当,造成蹬杆过程中下滑;在杆上作业时使用不合格安全带或不系安全带,或安全带挂在不牢固的构架上,作业中失去保护;作业转移过程中没有安全措施,如没有保护绳或不使用防坠器,失去应有的保护;调正拉线、拉线角度偏差或紧线时地锚拔出发生倒杆;紧线时杆梢破损,横担滑落;检修平台或其他构架搭建不牢固,作业过程中发生坍塌;安全带封口簧失效,造成高空坠落;棒式瓷瓶断裂,装地线者摔伤;脚扣选用不当,有潜在安全隐患。

1.2人身触电

引起人身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有误碰带电设备、误蹬带电杆塔、误入带电间隔;停电工作不验电、不挂接地线,该拉的开关、刀闸未拉,检修工作过程中值班人员误合停电线路开关;私拉乱接、备用电源管理不善造成反供电;平行线路、交叉线路、相邻设备感应电压造成触电;高低压同杆架设或双回线路一回线路停电的工作,不能保证所要求的安全距离;在电气试验工作中,被试设备应放电而未放电,试验过程中不设遮拦,他人靠近带电设备时引起人身触电;在低压设备或线路上不停电工作,不戴绝缘手套又不站在干燥的木板上,使用的工具也未按规定缠绕绝缘层;在临近带电线路附近清理通道树木,不使用绝缘绳牵拉,测量带电线路的交叉跨越距离,不用绝缘绳尺;带电体绝缘损坏或接地体接地电阻不符合技术要求,跨步电压引起人身触电等。

1.3起重伤害和物体打击

在工作现场使用的纲丝绳或起重工具年久失修,起重过程中损坏,如起重吊车制动闸片断裂吊臂失去控制,打伤工作人员;运输过程中因地面不平,物体倒塌砸伤工作人员;杆塔上工作时,材料、工器具不用绳索传递而采用上抛下投;工作现场不戴安全帽等现象都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2.1预防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调查分析事故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简称’三不放过’)"。

在实施"严重问题三不放过的追究前移"时,规定哪些问题三不放过,非常关键,需要因地制宜,宽严适度,循序渐进。不同行业、不同场合的问题不同。危及人身、设备的危急缺陷以及严重违章,虽然电力行业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程和有关的运行规程中有规定,按照管理范围和事故教训,法规要求以及集思广益的经验。

2.2上岗前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三要素中的人、设备和制度,设备健康是基础,制度的健全并落实是保障,人是关键。电网运行以及安全生产的组织建设和设备维护要确保安全生产,人是决定性因素。

安全生产中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责任心、安全意识都必须增强。业务素质强是前提,责任心强、安全意识强是保障。现在一些特殊岗位、危险工种,国家法规规定必须在上岗前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岗前培训,侧重于提高业务素质,决不可流于形式。客观上业务素质水平没有极限,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还需要不断地培训、自学,绝不能一劳永逸。持之以恒,业务素质会普遍提高;潜移默化,安全责任心、安全意识就不断强化。

2.3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认真盘点所有的安全工器具,按常用电气绝缘工具、登高工具、起重工具等类别分类建立台帐。台帐应能清楚地反映安全工器具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商、购买日期等重要信息,并根据工器具变动、报废、新增等情况及时更新;台帐要有统计日期、制表人、核对人和保管人,由制表人、核对人和保管人对台帐的准确性负责,运行维护单位要严格考核制表人、核对人和保管人,确保台帐与实际相符。一旦发生与工器具质量有直接关系的人身事故,如果建立的台帐能准确清晰地反映安全工器具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商、购买日期这些重要信息,就能准确掌握本单位安全工器具情况,及时停止使用或报废某厂商的工器具,用合格的工器具补充或更换,可以有效防止员工领用不合格的工器具到检修、抢修现场,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可以把工器具相应的试验标签贴在存放位置,安全工器具对号入座,领用时可以非常方便地看到领取的工器具是否试验合格并确认在有效期内,有效防止员工领用过期的工器具。

2.4认真落实整改计划,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有效控制生产事故后果蔓延,减少事故损失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预备措施,但不是事故的预防措施,因而有其局限性;由于其局限性,不可能在生产事故发生前有任何响应,对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和有效降低事故率难以发挥其效能。

如果我们把对施工生产单位的安全监督工作的切入点提前,即从生产事故发生后提前到发现事故隐患后,要求施工生产单位在生产事故尚未发生时,就通过一系列整改工作,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积极消除不安全因素,改善安全条件,截断由隐患向事故演变的途径,那么,生产事故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其难以爆发,这和生产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情况不大一样。此时,政府的安全监督工作和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效能,要比生产事故发生后的作为高得多,不发生事故比控制事故扩大好得多,事故率有效下降比居高不下好得多,小额安全投入比高昂事故成本低得多。

总之我们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一个核心基础。在不同的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不同的措施,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乔荣巨.供电企业现场安全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06-01.

[2]袁周,黄志坚.电力生产事故的人因分析及预防.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08-01.

[3]刘涛,王雪瑜.维修电工实训.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1-01.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送工会.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白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04-01.

论文作者:吴萍桂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电力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吴萍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