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麻醉中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的效果分析论文_管清君,张,燕,郑,重,丁,君

太仓市第一人名医院 麻醉科 江苏太仓 215400

【摘 要】目的:分析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4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单纯臂丛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则予以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处理,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与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0.59,t=0.7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较高,但在麻醉期间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8.58,t=14.33,11.66;P<0.05)。结论:将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可更好确保手术安全,提高麻醉效果,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麻醉;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临床效果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类型,一般均需接受手术治疗进行复位与骨骼内固定。由于受伤部位较为特殊,锁骨骨折患者的麻醉难度相对更大[1],但采用全身麻醉的费用较高且会增大不良反应风险;但若麻醉效果差则患者可能由于疼痛难忍而导致手术中断。为此,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整理无误后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3月-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4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与X线片检查后确诊,无误诊病例,并排除存在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病史者[2]。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8.29±4.30)岁,平均体重(58.60±7.41)kg;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9.32±5.13)岁,平均体重(59.12±6.43)kg。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二者可进行观察比较。本次入选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充分知情,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使头偏向健侧。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臂丛阻滞麻醉,即于骨折患侧定位前、中斜角落肌的肌间沟,常规消毒后选取穿刺点沿肌间沟穿刺,若患侧患者主诉存在异常感则予以针尖固定处理;回抽未见脑脊液或血后注入0.375%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盐酸利多卡因,注入量以20mL为宜。观察组在臂丛阻滞麻醉后10min予以颈浅丛阻滞麻醉,即选取胸锁乳突肌后缘中间部位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后行垂直穿刺,穿刺进入颈浅筋膜后注入与臂丛阻滞相同的麻醉药物,注入量5mL,即完成麻醉。

1.3 观察指标

自手术开始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评价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术中完全无痛、无需采取镇静剂或其他镇痛类药物为效果优;术中对相应组织进行分离牵拉时产生痛感或主诉有不适感,需酌情使用镇静类药物为效果良;若手术部位疼痛明显,在应用镇静或镇痛类药物后仍无效,需加用局麻药物或进行全身麻醉者为效果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麻醉优良率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中共有1例喉返神经阻滞,1例膈神经阻滞;对照组中2例喉返神经阻滞,1例膈神经阻滞。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较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临床经验显示,对于肩部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为经肌间沟入路的臂丛神经麻醉,肌间沟定位准确以及穿刺异常感的及时反馈是确保麻醉效果的关键[4]。但锁骨骨折患者由于断端移位,骨折部位会存在明显肿胀,且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度较高,给肌间沟的定位带来难度,往往会出现麻醉阻滞不全而加大患者在手术中的痛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的条件下进行手术,其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在麻醉期间的MAP与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另外两组的不良反应与SP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步宏[5]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证实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可取得良好麻醉效果,能更好保证生命体征平稳,且不会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临床效果确切。

从神经分布情况来看,锁骨骨折手术区域的皮肤主要受到C1-4脊神经前支所组成颈丛神经支配[6];而臂丛神经则是由C5~8颈神经前支T1胸神经前支大部组成,其主要支配范围包括锁骨周围的肌肉筋膜组织。在锁骨骨折手术中进行切片、复位及分离等操作时,会引起患者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所能达到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臂丛阻滞麻醉。另外,锁骨骨折手术中对于肌松无较高要求,故而临床麻醉以对神经区进行有效阻滞为主要目标,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更为优良,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柏平,彭明清,吕治全等.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23):2407-2408.

[2]爱平.观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23-323,326.

[3]洪顺垣,江映,梁惠玲等.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15):3-4.

[4]税春玲,屈一鸣,柏平等.臂丛联合颈浅丛锁骨上支阻滞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33):4077-4078.

[5]步宏.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与臂丛阻滞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7):251-251.

[6]左清浩,夏香梅.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三种神经阻滞麻醉的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7):68-68.

论文作者:管清君,张,燕,郑,重,丁,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锁骨骨折麻醉中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的效果分析论文_管清君,张,燕,郑,重,丁,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