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能够提升道路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施工过程之中,往往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桥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无法达到预期。因此本文从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重点出发,深入且详尽的探究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实际需求,探究了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一、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管理重点
(一)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之前,应该对施工项目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施工图纸的内容能够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从而为施工现场提供有效的指导,而在会审过程之中,如果相应的工作人员发现图纸之中存在着缺陷和问题,应该能够立刻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往往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图纸会审时,也应该能够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为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有效性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在图纸会审的过程之中,也要考虑到道路桥梁建设之中的成本因素、人工因素与实践因素,对施工图纸进行细致的优化,从而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水平和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升。道路桥梁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能够充分考虑到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本身的结构与施工工艺流程的具体要求,才能够保为道路桥梁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
(二)对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质量加以严格把控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机场南行的现象。而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应该按照型号和规格进行合理摆放。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往往是通过机械设备开展的,因此相应的作业人员必须遵循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和实际规范要求,对设备的型号、质量加以严格检测,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做好材料与设备的准确工作。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之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因此相应的技术人员必须能够对道路桥梁的材料管理体系加以健全和完善,提升道路桥梁管理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从而使多种材料和设备的利用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2]。
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设计因素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很多设计人员往往没有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加以细致的分析和调研,导致施工设计与实际的负载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在温度不断提升的前提之下,道路桥梁的阴角会出现收缩变形问题,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如果说设计人员只根据软件分析的结果进行配筋设置而没有进行配筋措施的完善,往往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另外,如果设计人员没有结合施工建设地点的温度条件进行施工设计,也会导致混凝土桥板出现收缩变形的问题,进而导致不同程度裂缝的产生。如果在设计之中,没有对梁高进行合理的设计,那么在温度的影响之下,梁的截面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而如果梁的高度较高,那么其受到的温度作用就叫小,这也会使梁板之间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形问题。而混凝土本身的干缩时间较短,最终导致桥面板会受到一定的收缩应力作用,导致收缩现象的产生,最终使道路桥梁之中出现相应的混凝土裂缝。
想要使这种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的防治,需要设计人员能够不断转变自身设计观念,对混凝土裂缝问题防治的必要性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引入更加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道路桥梁工程设计。可以在混凝土桥面板的转角处设计相应的钢筋,从而使不同方向的钢筋都能够产生相应的合力,进而使裂缝问题得到合理的控制。同时也要考虑到温度的影响因素,提升设计的全面性,使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为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托[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设计人员也要明确约束力与分缝间距存在着关联性,可以通过切割变形缝的方式提供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使裂缝的收缩程度得到有效的控制,进一步防治温度裂缝的产生,降低约束力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另外,在配筋方面,设计人员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提升配筋设计的科学性,可以采用双层双向的配筋方式来对混凝土裂缝问题加以全面的防治。如果说道路桥梁的长度在40米以上,那么可以通过在桥梁中部设计后浇带的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另外,也可以在设计之中加入抗裂剂,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拉伸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二)材料因素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在施工过程之中,往往会利用水泥的粘性来提升混凝土的稳定性,而水泥往往会在凝固时间之内出现严重的变形问题,也就是说,在水泥使用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混凝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问题,这也与水泥的特性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泥的活性较高,往往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较为明显的收缩情况,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而混凝土也会由于塌落问题导致其强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裂缝情况。
想要使材料因素引发的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该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选择相应的水泥从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设计方案与安全性要求进行深入的研读,降低水泥的使用量,从而防止混凝土之中出现严重的变形情况。另外,也要对水灰比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使混凝土收缩问题得到全面的控制,起到有效预防变形的作用,使混凝土裂缝问题得到更加有效的防治[4]。
(三)施工因素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
如果在施工过程之中,埋设的管道直径较小,混凝土垂直收缩与管道方向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就起到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作用,而如果管线与混凝土的收缩方向呈90°,那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率也就会不断提升。如果在施工过程之中,养护操作流程与施工要求严重不符,那么就会导致混凝土开裂问题的产生,同时,养护措施不够科学也会对混凝土的胶结性造成不利的影响,提升混凝土水分蒸发的速度,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过早收缩的问题,使混凝土的强度难以满足使用需求,最终导致开裂问题的产生。
想要使以上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对预埋管线的直径加以有效的控制。预埋管线的直径应该在板厚三分之一一下,如果管线较粗,那么应该在桥面板PVC电线套管上下两端设置钢丝网片,其间距应该为200毫米,从而使钢筋的强度得到不断提升。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应该采用蓄水养护的方法提升混凝土的稳定性,并将其置于湿度较高的地区放置48小时,如果说浇筑的面积较大,那么应该选择更符合要求的养护剂,进而使道路桥梁工程的养护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体系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而在这之中,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因此,相应的施工人员必须深入研读我国目前相关标准和实际规范的要求,找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不断提升,推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尔士华.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J]. 科学中国人,2017,0(6X).
[2]姜德林.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措施[J]. 智能城市,2016,0(7).
[3]程晓春 徐文.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15,0(22).
[4]孙世萌,盛青友.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2014.
论文作者:徐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图纸论文; 成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