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教研方式。它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在高起点上发展。它是课堂教学研究的升华,而且推动了新课改的进程。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导入部分成为教师设计的焦点,而结课部分往往被忽视或者被删减。其实,结课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桥梁。良好的课堂结尾如同锦上添花,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高昂的兴趣,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一、案例分析
这次英语公开课,教学内容为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五The Human Traffic Signal的阅读课。课文描述了La Paz的Timoteo Apaza自愿当起交通志愿者的经历。对课文梳理后,为巩固和扩展阅读内容,A、B和C三位教师设计了各自读后的结课活动。
案例一:回放:Now we will have a short dialoge between Timoteo Apaza and you. Try to use the informationt to help you and ask questions.Next I will invite four pairs of students to perform.接着,A教师就组织了长达7分钟的讨论,随后两组学生站起来对话。因该活动很难持续,计划四组学生的对话活动被缩减为两组。
(1)分析:因A教师为从教两年的新教师,还不敢尝试新课程理念,而运用了这种较为保守的方法。其实,对话活动只要操作得当,可以有效地进行。这次活动未真正开展起来的原因:①A教师的指令不够清楚,学生不能明白活动的具体内容。指令语对学生活动起着引领的作用,简洁涵盖活动内容的语言能使学生有效开展活动。可A教师的指令语空泛,学生操作起来有难度。②活动前的铺垫不够,活动之间有脱节现象。A教师在进行结课活动之前没有有意识地设计与结课活动有关的问题,处理完课文中的细节问题后就直接进入该环节,显得缺乏铺垫,有点突兀。③活动操作不当。由于该班学生基础薄弱,教师没有在学生操作前进行示范,也导致对话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
(2)建议:①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呈现学生在对话活动中要运用到的问题或句子,等待学生活动时再次呈现作为对话的参照。学生操作起来就有据可依,而且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而言,对出现过的问题往往不会焦虑。②对话的内容可以适度延伸。教师要对课文拓展延伸,挖掘出适合学生水平的题目,使活动既与课文内容贴切,又适当地拓展延伸。③教师的指令可以细化到具体的任务,对话内容和范围要限制。如上面的指令可改为:You must be interested in Timoteo Apaza.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o ask him about the road and the reason why he does it? You can refer to the questions we talked about just now. Next,I will invite two pairs of students to perform.
案例二:回放:We are very lucky to invite Timoteo Apaza to visit our hometown.Now you show Timoteo around our hometown and introduce our scenic spots.I’d like you to form a group of four: Timoteo,you and two of your classmates. Ten minutes later, I will ask two groups to perform.
(1)分析:B教师的教龄为7年,敢于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各种教法,语言组织有一定的功底,课堂驾驭能力较强,学生的角色表演把结课部分推上了高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课部分热热闹闹,持续了10分钟之久。但分析该部分的结课设计,里面还存在着一些缺憾:①角色扮演话题的设计游离于课文内容之外。学生表演时都高兴地介绍各自的旅游景点,而没有提及Timoteo作为志愿者的内容。该课的主题内容是Timoteo为了过路车辆的安全,自愿担当起人体交通信号。那么作为结课环节的设计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体现。B教师设计的话题虽然学生谈论起来没有什么障碍,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没有抓住课文的主线,无法实现教学目标。②角色人物设计不合理。B教师的角色活动人物设计欠合理。为凑足四人一组,教师设计了两个同学的角色,角色重复。在活动中另一同学几乎无话可说,处境尴尬,这一角色可以删除。③分派的人物内容不清晰。B教师没有在活动前说明每个角色的操作内容,只给出了大概的框架,导致学生会言之无物。
(2)建议:①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活动时一定要抓住课文内容的主题,围绕中心挖掘素材,也可深化主题,使表演内容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体验情感,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②设计人物角色应以课文的人物为依据,也可根据学生操作的可行性设计。教师要研读教材,引领学生在课文理解时体会角色,必要时板书,为学习能力中下层面的学生提供语言依据,降低焦虑。考虑到这些问题,可把上面的结课任务修改为:We are very lucky to invite Timoteo,a volunteer to visit our hometown. Now you show Timoteo around our school,telling them something about your wish.Then show him around and introduce the scenic spots on the blackboard. Now,I’d like you to form a group of three: Timoteo, you,a senior student.Ten minutes later,I will ask two groups to perform.
案例三:回放:Bad news for you. Timoteo is seriously ill and he has to go back home. Now it’s very urgent for us to find a volunteer to replace him.So in our class who will be the most honourable one to be chosen? Give your reasons. Next,I’d like you, four students a group,to have a discussion to choose one to volunteer in La Paz.
分析:当C教师抛出问题后,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话题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积极地讨论,课堂氛围很好。经历了10分钟的讨论后,学生纷纷举手,推选最为合适的同学,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我认为这堂课结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 C教师设计的话题简单而有深度,易操作又深受学生欢迎。话题的设计与前面的内容紧密联系,紧扣主题,以volunteer为主线,展开讨论,问题难度不大,但能突出课文主题,可见C教师吃透了教材、 动足了脑筋。
(2)设立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C教师能以自己班内学生为挑选对象,让学生自己推选,激励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寓情感教育于结课部分。该话题讨论长达十分钟,其实学生相互进行着情感教育,学生必须给出成为一个volunteer的素质,如devoted、 warm-hearted、 diligent、 kind、hard-working等等。这些由学生自己说出的词语所带来的效果远比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要好。因此,我认为,这堂阅读课的结课部分设计、操作均较为合理。
二、有效结课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结课部分时,为贯彻有效上课的理念,应注意以下要点:
1.立足教材,挖掘内容,拓展延伸。有些教师为追求设计的新颖,挖空心思创设活动,总是课堂气氛活跃,但总是形散神也散。我们要了解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和事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结课活动,才能真正做到立足教材、挖掘内容。教师设计的结课活动要以课文内容为主线,可以就是否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目的,设计简单的问题,目的在于检查是否学生都掌握了课文内容。随后,设计有梯度性的题目。这些题目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度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2.形式多样,激活课堂,活跃气氛。
(1)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悬念的作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英语课的结尾悬念设置能够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作适当扩展,为学习后面的内容作好铺垫。
(2)归纳总结,唤起识记意识。较好的归纳总结最好安排为巩固练习的内容,采用谈话、问答、图表或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活动进行总结。
(3)才艺展示,加强素质教育。可用学生的才艺表演来结课,包括谜语、笑话、诗歌、英文歌、小幽默或脑筋急转弯,题材不限,内容丰富。这种简短、活泼的表演,既能展现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信心。
(4)拓展延伸,唤起学生的思维意识。延伸就是将课内内容向课外延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多知识只要精心挖掘,都会有更深层的意义呈现。学生往往会在拓展延伸部分得到更多的情感升华。同时培养用英语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用英语表达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思维。
论文作者:唐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内容论文; 角色论文; 操作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