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 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 723500
【摘要】生命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关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仅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要明白关爱其他生物的生命,要关心今日生命,还要关怀明日生命的发展。将生命教育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134-01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整个生物教学中。
一、发挥教学资源作用,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生命珍贵的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生命,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的情感。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物繁衍生命的素材,老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孕育生命和生物生存的不易。比如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内容中进行“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讲解时,老师就可以举例雌鱼产卵,每次可以产卵几十万粒,有些鱼卵没有粘住水草被水流冲走,有些鱼卵被其他生物吃掉,只有小部分受精卵孵化成小鱼,常常成为大鱼的美食,可以真正生存下来的非常少。植物、动物或者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培养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和其它生物的生命。
其实高中生物教材中还有很多类似内容,老师要发挥好这些教学资源的作用,让学生既可以掌握生物知识,又有效开展了生命教育活动。比如学习“细胞的衰老与凋亡”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如人体的衰老特征有哪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织自学,然后分享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学完相关知识点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何看待生命的衰老与凋零?让学生认识到人的衰老、凋亡和细胞一样是正常的生存规律,让他们了解到生与死是自然法则,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短暂和宝贵,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二、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体会到生命的神奇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种族不同,繁殖方式往往不同。让学生对生命有正确的认知,并且了解到不同生命的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真谛,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难以体会到其中之奥妙。老师可以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充分利用,真实再现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感知,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植物的繁殖过程要经过开花、传粉、双受精,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最后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要顺利地萌发种子就要有合适的外部条件:充足空气、适宜温度、适量水分等。而人的产生过程更复杂,精子要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形成胚胎,要经过近10个月的孕育,才可以诞生一个新生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植物和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是非常的不容易,让学生懂得要珍惜和热爱生命,对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三、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地球上的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生命没有贵贱之分。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悟到自己、他人和其他物种的价值,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懂得与他人、其他生物和平共处。比如学习“基因突变”时,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的人生和基因突变一样充满未知和随机性,突变的方向和结果无法预测和控制,就像无法预测明天发生什么。生活充满了未知,我们的每一天也充满了挑战,当困难来临时,要勇于接受,不能逃避,要能够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有限的,只有一次,尤其是人的生命,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要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很多学生往往看重自己的利益,忽视其他生物的巨大作用。自然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密不可分。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重视生物的多样性,才能让自然资源可持续的利用,让自然更和谐的发展。比如野生生物减少了,就会破坏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丧失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以及调节气候等功能,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要学会珍惜和保护生物的潜在价值。老师通过课堂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探讨,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学会珍惜众多的其他生命。
四、开展生命教育实践,强化学生生命意识
老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可以是基于某种兴趣创设的兴趣小组,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和生物有关的调研活动等。比如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时,目的是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各个构成之间的关联性。课后老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相关的调研活动,分小组调查校园内的生态系统并进行分享。有的小组调研对象主要是校园草坪,发现许多小昆虫和草木,肉眼不能看到的各种细菌,生命生存离不开的水分、空气、阳光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可以意识到生态系统的不可分割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可以把环境保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从小事从自身做起,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自觉关注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植物园或者动物园进行参观,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可以更容易感受到生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深化学生的认知,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生存教育。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田间,一起观察周边环境的生态,到某个小河边了解水生资源,也可以观察周边栖息的鸟类等。在调查结束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讨,鼓励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思考,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总之,针对生命的教育应该引起全人类的关注。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材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感悟生命的真谛,理解生物个体存在的价值,从而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可以体验生命珍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徐国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生物学教学,2009,34(1):18-19.
[2]林君飞.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科学教育,2006(04).
论文作者:肖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生命论文; 学生论文; 生物论文; 老师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