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论文_张照臣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第一中学 255035

摘 要: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有效?实验证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力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文中对模式涉及到的任务的设计、学习小组的组织、学习效果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教师角度进行了反思。

本次实验在六年级开展,选择的是三班和九班。其中三班作为对照班,信息技术课采用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即,教师讲——学生练);九班是实验班,采用了以任务为驱动力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验周期为12个教学周。实验从当堂目标达成度和知识巩固率(新授课完成一周后,测试结果)两个维度分析实验。

目标达成度分析:在核算个体目标达成度的基础上,计算班级目标达成度,12个周的基本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对照班目标达成度变化图

图2:实验班目标达成度变化图

分析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班整体目标达成度保持在70%左右;而实验班整体的目标达成度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验班前四周目标达成度不高,原因在于:实验班中建立的小组还处在磨合形成时期,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还不默契。实验班的显著变化发生在六周前后,这个时期,小组已经成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学生所接受的学习方式;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目标达成度逐渐增高并趋向稳定。

知识巩固率分析:关于知识巩固率的实验,笔者把测试的时间间隔设置为3天后、7天后、14天后、30天后,抽测的学生样本容量为每班10人,每次抽测的学生不能重复。实验共做了4组,下面以“分类存储”这一节为例进行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对照班和实验班知识巩固率比较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前3天学生遗忘较快,这从总体而言,每一个抽测时间点实验班的知识巩固率均高于对照班。通过对以上两个维度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以任务为驱动力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优于传统的授课模式。下面就如何构建以任务为驱动力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谈一下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如何设计任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情境性对学生知识的内部构建至关重要,学习情境与实际越接近越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首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生活,把任务置于学生生活学习之中,与学生的身边事相联系。任务的自由度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任务设计过于死板,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减少学生的思考空间;任务设计过于开放,让学生找不到方向,同样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小组的组织

1.异质分组。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坚持异质分组,组内组员的搭配从学习成绩角度来讲,优良中差均衡;从男女比例来讲,男女比例要均衡。

2.动态分组。分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期初分组全部打乱,重新分组,让每一个小组和成员站在同一个起跑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竞争意识。

三、学习效果评价

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给予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出及时的反思总结。同时,也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

四、几点反思

1.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能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入手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师要练好基本功。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练就语言、教态、板书等方面过硬的基本功,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都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2]邱劲风 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细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22期。

[3]淄博市信息技术优质课研讨[EB/OL]。

[4]周彬 课堂密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论文作者:张照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论文_张照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