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程哲学融通的新型人文世界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观论文,人文论文,哲学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西方颇有影响的基督教哲学:怀特海(A.N.Whitehead,1861-1947)的过程哲学,即基于其中的不同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传统人文观念的现代人文观念(以下将“现代人文观念”简称“人文观念”),如认为世界由作为经验主体的“现实实体”(actual entities)所组成,世界创造性的过程(process)即是“现实实体”的生成(becoming)过程,上帝也是一种“现实实体”,它是仅具潜在可能性的“永恒客体”(eternalobjects)进入(ingression)“现实实体”的基础和中介,等等。这种人文观念切合现代西方社会的“现实的个人”的处境和心态,既把上帝与“现实的个人”的距离拉近,扩大了基督教的传播;又把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间隔削减,扩大了与其他人文观念相互融通的空间。同样,凡是为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所需的哲学,无不以各自的方式吸纳或构建世界观层面的人文观念,因而无不对扩大人文观念的相互融通起积极促进作用。
一、新型人文世界观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他的最高概念不再是存在、本体,而代之以生成、变化的“过程”与“现实实体”。马克思在创立新哲学之始即不再以存在、本体为最高概念,而以作为历史出发点的现实个人的“实践”以及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为最高概念。世界的创造性“过程”是怀特海哲学的核心内容;而实践基础上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互动的辩证法,则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本体论扬弃或超越的意向。这种“超越”在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意义,主要是它所开拓的新型人文世界观,或称为“实践论”的世界观,高于“物质本体论”。如对本体论广义理解,即将本体论等同于世界观,似也可把这种人文世界观称为新型的本体论,但它的最高概念不是存在、本体,而是高于存在、本体的实践。
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不是物质本体论,而是高于物质本体论的人文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拓创新的基点之核心或主干。与物质本体论相比,人文世界观的主题由自在世界的本体转为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双向互动的现实世界的规律,这使哲学不仅扩大了研究领域,而且提高和深化了研究的层次。如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它们是既定的、外在的、单向的关系,还是实践生成的、内在的、双向互动的关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是消解主体、消解以人为中心、回归自然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平等”,还是重建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的“人类中心论”;以及在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上的社会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关系;还有世界历史上人的个性或独立人格的生成和发展等等。这些问题,既是马克思的新型人文世界观的重要课题,也是一切人文世界观的共同课题,通过研究将促进并极大地扩展与当代国际哲学思潮包括过程哲学的对话。
二、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观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超越了传统本体论,它的“现实实体”与“永恒客体”不是主客二分的,自然界的发展即是作为潜在可能性的“永恒客体”不断地进入“现实实体”的“共生”(concrescence)过程。马克思的人文世界观也不恪守主客二分,而着力于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双向互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新的人类中心论是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的。旧的人类中心论将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视人与自然是既定的、外在的、单向的关系,而一味命令自然,任意宰割自然。究其根源在于泛理性主义,把本是实践主体的人片面地归结为理性主体。新的人类中心论视人与自然是实践生成的、内在的、双向互动的关系,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作为实现人文理想包括科学理想的基础环节或根本性的前提。
其次,新的人类中心论是以社会全面进步和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旧的人类中心论虽声言人是目的,但因抱着泛理性主义的偏狭观点,导致工具理性或科学技术的“统治”,使人异化,沦为手段,带来精神空虚和思想颓废,失去朝全面自由或真善美统一的方向发展的条件。新的人类中心论并不抛弃人文理想,而是主张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来实现人文理想。
再次,新的人类中心论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以全球意识为指导。针对旧的人类中心论以狭隘的西方中心论为指导,导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与冲突的扩大,极大地增加了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的难度,新的人类中心论认定“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它与国际社会实现权利平等应是并行的。
三、以人格(个性)为内核的文化观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将作为经验主体的“现实实体”视为“宇宙由以组成的最终实在之物”,它是千差万别的,具有主观目的,能自我创造,并且“现实实体”之间相互“领悟”(prehension)、“关联”(nexus),使分离与杂多连接起来,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据此,人格主义者布莱特曼(E.S.Brightman)曾将其划归由莱布尼兹开创的泛心的人格主义。特别是怀特海认为上帝也是一种“现实实体”,显示了他对“现实的个人”人格的尊重。从中也可看出,他所描绘的宇宙、自然是蕴涵着人和人格的文化世界。就此而言,它与马克思的人文世界观所理解的文化以人格为内核的意蕴有相合处。
第一,文化以人格为内核切合文化特殊本质。唯物史观认定:从事实践活动并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即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出发点,因此正确掌握“文化”的概念,关键是要以实践为基础,把文化规定为由现实个人的选择和创造所构成的,它体现并塑造着一定社会的人的人格或个性,这样便深入到文化的特殊本质。
第二,文化以人格为内核标志文化现代化。掌握严格意义上的人格、个性概念的意义,则在于将其作为划分文化的历史阶段的主要标志,即把独立人格或个性生成与否作为文化是否发展到现代阶段、文化是否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以便开发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独立人格理想的资源,用于培育公民的独立人格和发展先进文化。现代独立人格是马克思“自由个性”的理想人格的起点,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为其培育提供了现实条件,因此应将是否有利于培养这种人格作为衡量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尺。
第三,文化以人格为内核确定文化应有品位。强调文化以人格为内核、要对文化广义理解,主要是为把思想文化真正提到作为文化的灵魂的高度,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思想文化与现实个人之人格的关系犹如灵魂与躯壳的关系,将二者割裂,思想文化会被架空,不能落到实处;人格离开了思想,也不成其为人格。
以人格为内核的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拓创新的一个基点,同时它并非囿于一种人文观念,而是在改变对文化只限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偏狭理解上,尝试以马克思的“实践论”世界观为主导融通中西人文观念,针对与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相伴随的全球性道德下滑与人格失落问题,酝酿创建集多元人文观念之长的把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新文化观或以人格为内核的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