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布式的发电技术在逐渐完善过程中,其需要的成本费用在逐渐减少,这些是使得分布式的发电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渐提高。除此之外,分布式的发电技术能量的利用率很高、污染的程度很小,通过与配电网有效的配合,将配电网的广度拓宽,将整个系统的供电安全性提高,将配电网没有办法送电到很偏远的山村问题解决。可是分布式的电源对于电网运行与管理产生一定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从该方面入手,重点说明分布式的电源理论以及特点,同时总结分布式的电源优势以及其对于电网运行与管理的各种影响,例如电压的质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继电系统的保护以及电网的可靠性等,该特性对于电网管理的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安全管理
引言
按照能源资源容量和分布的规模特点,地热能、风能、太阳能源、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通常都是采用分布式的电源接入到输配电网。等到大规模分布式的发电系统被接入到配电网之后,其配电网系统构成的方式以及运行的特征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原来单向的电源配电趋势特征逐渐转变为双向的趋势,其中一系列主要包括电压的调整、无功的平衡以及继电的保护配置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怎样在配电网里面确定合理电源的结构,怎样有效、协调利用各个类型电源,是现在新能源调度的领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新能源的分布式电源都是采用大规模的储能技术,是以后重点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1.分布式的电源概述
分布式的电源是对于集中的供电方式的一种补充,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或者是支持现有的配电网经济运行,采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的附近,其发电的功率是数千瓦至数百瓦不一样小型的模块式并且和环境兼容独立的电源。并且分布式的发电按照使用技术类型的多少,其中主要有光伏发电、水力发电以及储能的装置等。因为能够供给分布式的发电能源分布的地方很广阔、能量的密度很低并且环境不一样,因此对于分布式的电源利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分散性。
2.分布式的电源对于电网运行和管理的影响
2.1 对电压的影响
对于电压的影响在一个方面表现在,对于稳定的电压有很大的影响,以前的电网都是呈现辐射的状态,在稳定运行的过程中,该电压会沿着潮流的方向不断减少。接入分布式的电源,其馈线的输出能量会减小,输出的功率会变为零,馈线的各个负荷的连接点电压会不断增加。除此之外,主要表现在对于电压波动的影响。以前的电网里面,无功和有功功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让整个系统的电压发生波动。朝着线路的终端方向,该波动会逐渐明显。假如负荷全部集中在整个电网的末端,该波动会更加明显,此时要杜绝出现这样的事情。
2.2 对电压的质量影响
分布式的电源接入到电网之后,会对整个电网产生一定的干扰,对于整个系统电压的质量产生影响,该种影响主要是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①谐波的污染,连接到电网之后,该分布式的电源会出现谐波,以为本身就是谐波;②电压闪烁。被接入到电网之后,分布式的电源会出现电压闪烁的现象,该分布式的电源系统突然会启动,整个电源的输出会一下变大一下变小,同反馈环节的电压设备产生相互的影响。
2.3 对电网的可靠性影响
将整个分布式的电源接入到电网里面之后,能够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假如分布式的电源与电网并列的运行,会将供电的可靠性降低,对系统的稳定产生影响,对配电系统的评估运行的指标也产生影响,此时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对电网系统进行优化:第一是需要对系统协调并且保护相关的设备;第二是需要将整个发电机组的指标引入到电网里面;第三是采用在系统里面加入评估分布式的电源指标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对系统继电的保护影响
因为之前电网的潮流方式是单向的流动,并且电网许多的故障都是瞬时的故障,所以对于电网保护是在整个变电站出被设置过之后电流的保护设备,在主馈线设置了重合闸,在支路设置了熔断器。其潮流单项流动的特性决定其短路电流的单向性。被接入到分布式的电源之后,该短路的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对于继电器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2.5 对电力的耗损影响
在电网负荷附件街上分布式的电源,整个配电系统的潮流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接电的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的大小关系,同时分布式的电源能够增大或者是减小,由分布式的电源接电负荷大小、位置以及网络的结构决定。
3 现在配电网运行管理方法
要想实现分布式电源的良好管理,就需要通过制度进行保障,利用良好的技术,使接入更加科学可靠,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制度与规定,不断完善并网条件,对已经并入的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有效保证用电供电安全质量,实现有效的供电管理模式。
3.1 完善整个功能信息
要想实现科学并网,就需要通过进行良性指挥,实现科学调度,确保并网分布式电源能够发挥功能。这就要求具备和电网调度机构数据有效的通信能力,使运行情况实时传输监督,保证采集电源电气运行稳定。相关调度机构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对电网进行有效控制,发出相关指令。
3.2 测试并网参数
分布式电源接入并网,需要进行有效的检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良好的检测,确保参数符合规定要求,对相关的检测结果需要备案备查。
3.3 做好并网技术处理
相关配电设备需要严格选择,确保电流稳定性,不能够超过额定值,实现稳定的电压质量,控制到允许范围内,短路容量不超过整个开关和电缆配电允许值,电压突变时也要在可控范围内。
3.4 保证电能计量准确
要想实现计量准确,就需要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前做好设备改良,明确计量点位置,保证各点智能电表数量。如果条件不允许,则需要按步骤做好配网现状的改造,不断推进配电自动化改造,使并网后的计量更加优化适应,进而提升整体配电能力,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全面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安全可靠,发挥电网作用。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并不断发挥功能作用,只有保证电压质量,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发挥好继电系统保护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并提升电网运行的质量,实现可靠运行,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需要。
参考文献:
[1]于建成,迟福建,徐科,等.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01:138-141.
[2]殷豪,陈春泉,彭显刚,黄文科.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2,10:6-10.
[3]雷振,韦钢,蔡阳,言大伟.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J].能源技术经济,2011,06:25-30.
[4]刘锐,刘敏,辜俊明.浅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3,03:220-222.
论文作者:王大鹏,付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分布式论文; 电网论文; 电源论文; 电压论文; 系统论文; 配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