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给公路造成巨大承载压力,因此必须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公路工程在建设工作中,应该积极引进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施工方法,通过该项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质量,强化公路稳定性和承载力,水泥稳定碎石技术还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因此可以提高公路整体抗压性能,方便机械摊铺,是我国应用较为频繁的基层施工方法。
关键词: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级别的公路不断建设与开发,路面施工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施工是路面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和材料的选择,对提高公路路面平整度、保证交通安全,增强车辆行驶的稳定舒适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1水泥稳定碎石的优势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的应用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其良好的结构性和高性能,使得公路基层构造中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重载能力;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渗度和抗冻性等。水泥稳定碎石的组成成分十分简单,主要由灰浆、粒料以及胶凝材料组成的,这里面并没有包含特殊材料,有助于减少一定的成本消耗。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并不复杂,只需要合理地进行机械化操作,进行流水作业,以此确保生产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2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实际情况中遇到的问题
2.1施工设备的老旧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本就是一项对设备要求较高的科研技术,但是与其要求不相符合的是,在现场使用的设备常常比较老旧,对水泥稳定技术的实施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在施工现场往往人员的职能的范围的划分的不清楚,往往会导致现场的人员管理的杂乱无章,也不利于这一技术的实行。
2.2人为因素
在施工现场,往往是在对公路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因为路人行走面积的减小而导致路人不得不在本被圈定的施工范围内行走。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仅影响的是对于行人的生命安全会产生一定的威胁,同时还会使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成效大打折扣,导致公路的完成质量大大下滑。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的水泥稳定碎石技术
3.1施工前的准备
检查底部基层相关控制要素,如标高、平整度、中线偏位、横坡度、宽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压实度检验,如达不到标准,通过碾压换填来处理,做好底基层表面的清洁工作,定期洒水,保持其表面湿润。在开始摊铺前一天,做好测量准备,放线的关键是桩位置的设定,一般直线上桩与桩的间隔为10m,曲线间隔5m,根据标高和所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做好摊铺机水平传感导线的设置,方向导线用白灰做好标记,每次摊铺前都要对导线和指示桩进行查验,加强测量的精准程度。选择恰当的运送工具,把搅拌好的混合料及时运输到施工场所,自卸汽车是常选用的运输工具,在运送过程中,需要遮盖混合料,以免阳光直射而减少水分,影响施工效果。
3.2摊铺工作
3.2.1下基层摊铺
①卸料。为了不损坏路基,可以利用平地机挖出厚度为4~5m的纵向通道,每隔100m设置临时通道,并组织料车有序卸料。根据吨位计算每车得到材料堆放面积,并将混合料卸到合理的位置上,准确掌控间距。②利用实验明确水泥稳定碎石相关松铺系数,可以在1.25~1.3之间选择。③堆放材料后,通过推土机把材料进行平整,随后以10m为间隔,测量路中段高程,并使用平地机精平。
3.2.2上基层摊铺
在施工前,需要设计基准线,明确摊铺机运行参数和施工速度,促进供料工作的有序实施,保障连续供料。①摊铺机需要匹配拌合机生产能力,从而实现连续作业,把摊铺速度控制在1m/min左右,降低待料停机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摊铺集料过程中,应该利用实验明确集料松铺系数,结合相关经验,在选择1.23~1.25之间的松铺系数,使用ABG423相关摊铺机时,可通过松铺系数最低值1.23,进行20m摊铺作业,随后选取其中3~5个断面测量其标高,并在单个断面中选择3~5个测量点,进一步明确松铺系数。③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尽量减少纵向接缝问题,利用两个摊铺机械间隔5~10m进行前后施工,并共同实施碾压工作,预防离析问题的发生。④针对下承层的波浪和低洼问题,可以通过齿耙进行处理,将表层耙松,随后添加新混合料补平。
3.3碾压施工
3.3.1碾压长度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在拌和工作后,随着水化反应和水分的不断蒸发,材料碾压性能逐渐降低。如果没有压实便会对稳定层整体强度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随着拌和与成型时间间隔的不断增加,材料强度损失也会相继扩大,针对这种状况,需要从基层强度保护层面入手,尽量减少碾压距离,促进碾压后基层能够快速压实。而碾压段过短,就会导致压路机的频繁转向,对基层平整度和压实均匀性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需要合理设计碾压路段,选择强度损失最大容忍长度。结合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碾压时间、摊铺效率、运输距离、拌和吨位和延迟时间等因素,并参考当地气候条件,通常碾压路段长度在40~80m之间。
3.3.2碾压次数
①将摊铺混合料进行初步稳定,降低振动碾压中的推挤问题,所以不宜选择吨位过大的压路机,通常是12~15t即可。②振压是基层压实的核心工序,能够提高基层路面密实度,通常可以通过12~18t之间的振动压路机实施碾压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碾压质量和压实效率,需要合理确定压路机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③选择高振幅和低频率的压路机,强化基层密实度和深度。表层5~10m范围中需要控制密实度不要超标,其中静压主要功能是提高基层表面密实度,降低表面振压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静压过程中尽量选择12~18t位之间的单钢轮压路机,结合机械现实状况,通过重型压路机的非振动模式实施碾压。④收光目的是将基层表面碾压痕迹和裂纹彻底消除,提高水泥稳定碎石表面紧致性,通常使用超过16t的压路机进行施工即可。
3.3.3碾压顺序
①通常为了降低机械数量,可以通过振压型振动压路机以非振动模式进行碾压工作,碾压次数是一个来回,速度为每小时1.5~2km,即可满足路面稳定要求。②振动碾压能够提高压实度,需要选择深度达、碾压效果好的振动压路机,同时在碾压过程中科学设置振动机具体参数,从而保证碾压次数充足。振动过程中碾压轮重叠量保持在轮宽的1/3~1/2范围内,从而提升平整度,消除压痕,耐压速度要低于每小时3km,如此可以提高压实效果。③强力振动的碾压施工可以提高深层密实度,但会使表层密实度出现问题。在碾压和摊铺时,通常可以在表层发现轮迹和裂纹等问题。轮胎型压路机其轮胎表面具备相应的弹性,可以对路面进行揉搓作用,修补表面裂纹,获得优质表层结构。使用过程中将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6km,碾压1~2遍就可以满足稳定要求。④在碾压成型后,需要立刻检查其碾压质量,包括弯沉值、平整度、标高、压实度等数值。在检测相关指标合格后,按照规定要求实施洒水养生,养生时间应该不少于7d。
结语
公路建设和我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路面基层施工质量对方便人们出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交通安全,提升企业信誉和竞争实力等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公路交通取得更大的成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邬桂雄.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应用[J].交通世界,2018(36):74-75.
[2]唐光平,任义.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思路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0):113-114.
[3]唐涛.公路工程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11):103+105.
论文作者:周建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碎石论文; 基层论文; 稳定论文; 水泥论文; 压路机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