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说文解字 》看古代的天文学思想
朱 习 文
(岭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摘要 :从《说文解字》所收天文相关汉字字形及许慎的说解入手,可试梳理古人的天文学思想。“天”“示”“三”“ 王”等字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神”“祡”“尞”“ 禷”“禅”“封”等字反映了古人对天神的敬畏与崇拜;“圜”“宇”“宙”等字反映了汉代人认为天是中空的半球形曲面;“暆”“岁”“曟”“辰”“辱”等字反映了先民对日月、五星及恒星运行情况的观测,并用以制定历法、指导农时;“娲”“一”“地”“五”“晶”“星”“日”“月”等字则反映了宇宙由神创造、源自虚无、源自元气等几种学说。因此,《说文解字》为我们研究古天文学提供了新的信息或佐证。
关键词 :《说文解字》;天人关系;天神崇拜;天空形态;天体运行;天地来源
古人极关注天文,《易·系辞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说文解字》[注] 以下除直接引语外,一律简称《说文》。 为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不但有极高的语言文字研究价值,也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研究价值。《说文》蕴含了丰富的天文思想,成为我们探寻古人天文思想的重要史料。王平先生指出:“《说文》从字典的角度对中国古代诸多的天文现象做了准确的定位与解说……汉字中所蕴涵的深刻丰富的科学信息,成为我们了解先民天文意识的第一手材料。”[1]又:“《说文》全书作为特殊的科技史料 ,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有关‘天文学’内容 , 较之其他任何传世文献都来得扼要精深。”[1]王平先生已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近来研究天文相关汉字,略有所得,试为续貂。
一、《说文》与天人关系
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指出:“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2]《说文》对文字的说解也蕴含着“天人合一”思想。
《说文·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颠”即“头顶”,此其本义。王国维《观堂集林》:“古文‘天’字本象人形……本谓人颠顶,故象人形……所以独坟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处也。”[3] 282“天”字形体为人形,为表现其字义,字形特别突显其头部。甲骨文字形“天”作“”“”“”等。
这天晚上,米多翻来覆去无法入眠,脑海里一直在回忆鲍泽说的话。翌日,他收拾书包准备上学的时候,瞥见了桌上的笔筒里躺着一支录音笔。
然需要注意的是,《说文》释义又有“至高无上”一句,该义当为其引申义。《说文》列其二义,盖因“天”之本义并不常用,而人头顶以上“至高无上”的世界才是其常用义。“天”之“天空”义由“头顶”义引申而来,暗含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考察其他表意体系文字中的“天”:纳西东巴文作;古埃及圣书字作;印第安人的玛雅文作。均采用象形的方式造字。记录“天空”一词书写形式的不同,折射出中国古人对天的认识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天”由“头顶”义引申出“头顶以上的世界”这一义项,反映了我国先民在对“天”这一概念加以界定的时候,考虑了“天”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社会属性,充满了对上天的敬畏和崇拜。这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不仅是一种空间理论,而且具有社会天文学的显著特征。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天’‘人’两者间,并无‘隐’‘现’分别。除却‘人生’,你又何处来讲‘天命’。这种观念,除中国古人外,亦为全世界其他人类所少有。”[2]
“天人合一”思想也反映在其他汉字的解说中。首先来看“示”字,甲骨文作,小篆作,说文古文作,《说文·示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据研究,该字的本义其实为土地神,《说文》释义并非其本义[注] 参见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5月,第11页。 。然该释义表明了汉代人对天人关系的理解。该字的解说认为“示”字上面的两横或一横表示“天”,下面的三垂表示“日月星”,“日月星”在天上呈现出各种天象,以此昭告世人吉凶祸福。
在这种保护与建立模式下,校园文化常常体现在校徽、校旗、校歌等校园文化载体上,并且常常伴有相关的校园文化纪录片、舞台剧等艺术文化作品的创作。同时学校还有可能不定期的举办相关的校园文化的艺术文化作品创作比赛,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意在使其主动学习相关校园文化。
还有“禷”祭,《说文·示部》:“禷:以事类祭天神。”朱骏声通训定声:“非常而祭,以事类告皆曰禷。”桂馥义征引钱大昭曰:“类祭之事,见于经典者有五。”[注] 参见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第1077-1078页。 即:遇到大灾难,天子外出巡守,外出打仗或派兵,打了胜仗,登上王位。当有这些重要国家大事出现,就会在正常祭祀之外增加祭祀天神的活动,祈求上天保佑。《新唐书·礼乐志六》“乃禷于昊天上帝”正是这种特殊的祭祀活动。
又如“三”字,《说文·一部》:“三,天地人之道也。”“三”本为一原始记数符号,但许慎却把它解释为三位一体的“天、地、人”。它们合起来在古代被称作“三才”,汉代王符《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认为天属阳,地属阴,人则中和了二者的属性,三者虽性质不同,却又相辅相成。古人构建了一种由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宇宙框架,形成了“天-地-人”的宇宙模型思维,试图通过对天、地的观察和分析,以探寻人事变化的规律。基于对三者关系的理解,“天”和“地”都成了先民敬畏和崇拜的对象。
先民对天地形状与天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古人认为我们所处的大地是平的。同时,人们发现天跟地在大地的尽头连在了一起,于是认为天是一个曲面,中间高而四周低。又因古人早已形成了大地为四方形的观念,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天圆地方。即天是半圆形曲面,地是四方的平面。《周髀算经》卷上:“方属地,圜属天,天圜地方。”《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圜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此为“天圆地方说”。后来,这种理论受到质疑:如果天圆而地方,天何以掩盖大地?不但如此,古人发现日月星辰有时运行到天上,有时又运行到地下,于是产生了天为“全球”形的认识,这就是“浑天说”,唐代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一引张衡《浑仪注》:“浑天如鸡子,天体圜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认为天地像鸡蛋,鸡蛋的外壳是“天”,蛋黄是“地”,天包裹着大地旋转,呈浑圆形,所以叫“浑天说”。浑天说突破了天为半圆形曲面的认识,仍然相信地是平的,后来“盖天说”则认为天地都呈圆形,《晋书·天文志上》:“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隤。”认为天像斗笠,地像倒扣的盘子,北极之下为天地的正中。总之,古代论天家一般认为天是中空的半球形曲面。
中国先民对天人关系的独特理解,在古文献中有大量论述。如《易·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认为天上的天象会直接投射到地上的人事中去。《史记·天官书》“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城”,认为日月、五星、列宿都与地上的人事相对应。汉代张衡《灵宪》“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踌,各有攸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于是备矣”,认为星星源自地上万物的精华,并掌管着人间世事。东汉·王充《论衡·命义篇》“国命系于众星,列宿吉凶,国有祸福;众星推移,人有盛衰”,认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由众星宿掌管。
二、《说文》与天神崇拜
《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在甲、金文中,神字不从示,作申。甲骨文字形为:,金文字形为:。从字形看,该字为闪电形,也为“电”的初文。因此,电、神同源。远古时候,闪电不但在视听上给人以震慑感,且还能产生巨大破坏作用。雷电巨大的能量让先民心生敬畏,因此被奉为神灵。该字后加“示”旁作“神”,表明古人对天神加以祭祀。
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天”是人世的主宰。朱凤瀚《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指出“作为神灵的‘天’的权能其要者,有以下三点”:“天主宰王朝兴亡”“天选立君主”“天降佑或降灾于人世”[4]。天神无所不能。又提到“当时天神崇拜之一个重要方式即是祭祀”[4]。《说文》中有一些与天神祭祀相关的文字。
《说文》中有一些祭祀天神的祭名。《说文·示部》:“祡,烧祡燎以祭天神。从示,此声。”祡甲骨文字形作,小篆字形则讹变为。其实甲骨文为会意字,表示手持木材于祭祀台焚烧以祭祀天神。《史记·五帝本纪》:“东巡狩,至于岱宗,祡。”裴骃集解引郑玄曰:“祡,燎也。”
又有一“尞”(“燎”的初文)字,《说文·火部》“尞,柴祭天也。从火,从。,古文慎字,祭天所以慎也。”但更早的甲骨文“尞”作:、。金文作:。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此字实从木在火上,木旁诸点象火焰上腾之状。”[注] 参见《罗雪堂先生全集》三编(二),台湾大通书局,1989年,第447页。 罗振玉先生根据甲骨文字形指出,这个字其实是由火、木及一些点组成的,表示木头燃烧,并有火焰升腾的样子。“祡”“尞”二字都记录了古人焚烧木材以祭祀天神这一习俗。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于是,赏云大戏帷幕再开,尽管这里已不是巴林草原、贡格尔草原,而逐步替换成锡林郭勒草原甚至张北草原,但是“草原云景”依旧是多姿多彩、相跟相送,害得我们直到出行的最后一天,都不得不一路时不时停车拍照、拍照,既拍草色亦拍云态,更多是草色云态交相互映,真像李白一句诗中所说:应怜故乡水,千(万)里送行舟!
研究者不主张在中学阶段介绍回归分析.事实上,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需要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由于涉及两个参数的估计,通常需要多元微积分的偏导数才能计算其估计公式,也就是教材中系数a与b的估计.某个教材是这样阐述这部分内容的.
学生们在参加“创造实训中心”活动之前,已经在第一课堂,也就是本学期的《刚结构设计》课堂上学习了与“门式刚架结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但因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又存在第一课堂内容多、学时少等问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不理想。
祭祀天神也叫作“封”,《史记·封禅书》卷名下张守节正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祭天、祭地合称“封禅”。又《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史记·封禅书》:“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说明封禅作为一个传统代代相传。又元代刘埙《隐居通议·礼乐》:“说者谓封禅取高厚之义,封土于山,而禅祭于地,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也。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厚以报地。”祭祀天神时在高山上建筑高台,因为天以高为尊;祭祀地神时在小山上开辟平地,因为地以厚为德。
华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华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众生,是最高的神,天的人格化称呼是“昊天上帝”。祭天仪式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历代王朝都由天子来亲自主持祭天仪式,祭天的祭坛一般为圆形(称为“圜[注] 未简化作“圆”,因“圜”在古代与“”“圓”相区别,后文将论及,下文来自古文献中的“圜”均不简化。 丘”),寓意天圆地方。在仪式上须诵读祭文、奏雅乐,并焚烧祭品,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天,作为对天滋润万物的一种报答。
三、《说文》与天空形态
《说文·囗部》:“圜,天体也,从囗瞏声。”段玉裁注:“依许则言天当作圜,言平当作,言浑圓当作圓。”意思是表示圆形这一概念,针对不同事物,用字不同,如果是天就用圜,如果是二维的平面圆就用,如果是三维的球体就用圓。在古人的观念中,天是圆形的,由专字表示。《易·说卦》:“乾为天,为圜。”《吕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圜,在上。”高诱注:“圜,天也。”《淮南子·本经》:“戴圜履方,抱表怀绳。”高诱注:“圜,天也。”“圜”形的天既不是二维的平面,也不是三维的球体,那到底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可通过古人对天的描述来探究。《晋书·天文志》引《周髀算经》:“天似盖笠,地法覆盘。”斛律金《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杨炯《浑天赋》:“天如倚盖,地若浮舟。”把它描述为古人所戴斗笠、游牧民族所住毡帐或倾斜的车盖。总之,这应是一种中空的半球形曲面。
“中国古代的论天学派源远流长,论天家更人才济济,他们共同谱写了一部繁富多姿的关于天地结构的认识史。”[5]80影响较大的论天之说主要有“周髀”“盖天”“浑天”“宣夜”等几家。《说文》中部分文字反映了古人对天空形态的认识。
又有“宇”字。《说文·宀部》:“宇,屋边也。从宀,于声。《易》曰:‘上栋下宇。’”还有“宙”字,《说文·宀部》:“宙,舟舆所极覆也。从宀,由声。”段玉裁注:“宙之本义谓栋,一演之为舟舆所极覆,再演之为往古来今。”“宇”“宙”二字的本义与天文无关,“宇”的本义是屋檐,“宙”的本义是屋脊,合起来就是中高外低的房顶,如《淮南子·览冥训》:“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宇,屋檐也;宙,栋梁也。”后来,“宇宙”产生了“天空”这一引申义,如《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唐代韩愈《苦寒》诗:“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之所以能发生这种词义引申关系,当是古人认为天空的形状与房顶的形状一致,即中高外低。
又看“王”字,《说文·王部》:“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三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许慎用声训解释“王”,同时用董仲舒和孔子的说法阐释“王”字的造字理据,认为三横代表“天、地、人”,中间一竖把三者串连起来成为“王”字,表示“王”可以沟通“天、地、人”,从而为“天下所归往”。这一解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既然王能与天、地相沟通,王统治万民也就是天、地的旨意。帝王借助天、地的威慑力建立了自己的威信——这同时也折射出天、地在先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四、《说文》与天体运行
古人对天体运行还没有科学认识,但从未停止对日月星辰运行的探讨。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对此(天体运行),中国古代的人们并未获得正确的科学认识,但他们对于这些天体视运动现象的观测,建立了直观的解释理论,并进行过认真的论证和长期的争论。”[5]200《说文》中部分文字关涉日月、五星及恒星的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寄语当代青年大学生:“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13]可见,当今青年一代学生,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人,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之后,将会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的生力军,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要责任,青年的素质能力和精神面貌,将对我国宏伟蓝图的实现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责任重大”[14]。青年发展观,正是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核心。
《说文·日部》:“暆,日行暆暆也。从日施声。乐浪有东暆县。读若酏。”“暆”字不常用,《说文》仅举其地名用法。又古文献中“暆”常用以表太阳西斜,如明代杨慎《艺林伐山·日斜曰暆》:“《越绝》渔父歌:‘日昭昭,浸以暆。’日斜也。”然此亦不应为其本义。“暆”字段玉裁注:“暆暆,迆逦徐行之意。”因此,“暆”字本义当为太阳缓慢移动的样子。然何为太阳缓慢移动,却语焉不详。察《说文解字诂林》[6]6796,17013,各家均未作更具体解释。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行速度虽有极小变化,但肉眼绝不能发觉,因此“暆”当不是用来形容太阳运行速度在某一时段比其他时段慢。笔者以为,这是古人把太阳和月亮运行速度进行对比的结果。《太平御览》卷三引《范子·计然》:“日者寸也,月者尺也。尺者纪度而成数也,寸者制万物阴阳之短长也。”这是天文观测中,对日、月在浑仪上移动距离的一种描述,日每日行一度,而月每日行十三度多。又《左传·隐公三年》:“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杜预注:“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一岁凡十二交会。”古人认为日、月都附着于天球上,围绕大地旋转,从日月与恒星的相对位置看,太阳一年运行一周天,而月亮一个月就运行一周天,故太阳相对于月亮运行缓慢,从而导致太阳和月亮一年有十二次交会。因此,由“暆”字可知,古人已不停留于观察因地球自转形成的太阳、月亮的周日视运动,而是非常重视观测因地球公转形成的太阳周年视运动及月亮绕地球旋转形成的周月视运动,并错误地认为太阳和月亮都在同一天球面上按不同速度围绕地球旋转。还有一些不见于《说文》的汉字也反映了古人对日月运行的关注,如《玉篇·日部》:“曮,日行。”《类篇·日部》:“曮,日躔谓之曮。”《方言》卷十二:“躔,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还有一个“禅”字,《说文·示部》:“禅(禪),祭天也。从示单声。”朱骏声通训定声:“墠为祭地,壇为祭天,从壇省,禅(禪)从墠省,皆秦以后字。许书收禅(禪)不收,故云祭天耳。其实为坛无不先墠者,祭天之义,禅(禪)自得兼。”[注] 参见丁禄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第1128页。 朱骏声认为:禅(禪)字是从墠简省过来的,而墠原本专用来表祭地,祭天则用壇,壇又简省作,由于许慎《说文》只收了禅(禪),没有收,所以就用禅(禪)来兼表祭天。
《说文·步部》:“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徧阴阳,十二月一次。从步,戌声。《律历书》名五星为五步。”认为“岁”是一形声字,步为形符,戌为声符,其本义是指五行星中的木星,岁星运行于十二个星次之间,一年运行一个星次。“岁”甲骨文字形作、、等,金文作、等,小篆作。据郭沫若等研究,甲骨、金文中的“”“”“”当为古代兵器“戉”的初文,并非《说文》所谓“戌”[注] 参见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第一卷《释岁》,科学出版社,1982年。 。“戉”用以指称岁星当为假借。后来在“戉”的基础上加“步”构成形声字。形符“步”正表明先民非常关注“岁星”的运行。五行星相对于恒星来说都是运动的,按照各自运行周期依次经过“二十八宿”,这就是“步”,故《说文》云“《律历书》名五星为五步”。又,之所以特地以“步”作形符为五行星中的“岁”星造字,这是因为五行星中岁星的运行周期比较特殊,为11.862 2年,在天文观测不够发达的古代,古人认为其运行周期就是12年整,并利用其运行位置以纪年,这就是岁星纪年法,随后还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太岁纪年法。“岁”字的出现表明先民对五行星运行周期的观测与利用。
《说文·日部》:“曟,房星,为民田时者也。”又《说文·辰部》:“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辰,房星,天时也。”又《说文·辰部》:“辱,耻也。从寸在辰下。失耕时,于封畺上戮之也。辰者,农之时也。故房星为辰,田候也。”此三字均提到“房星”与“农时”有关。“房星”即二十八星宿之“房宿”,为四象之东方苍龙中间一宿。“房宿”与“农时”有紧密关系。房宿早晨出现于南天正中之时,正当春日,为农事之祥候。《国语·周语上》:“农祥晨正。”韦昭注:“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于午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又《文选·张衡〈东京赋〉》:“及至农祥晨正,土膏脉起,乘銮辂而驾苍龙,介驭间以剡耜。”房宿四星均为亮度较亮的二三等星,排列成直线,极易观测,于是成为春耕开始的标志星,用以指导农时。古人制定历法、确定时间主要利用天象观测,恒星的运行轨迹也能起到指示时节的作用,古人常在黄昏及早晨观察南方天空的星星以确定时节。
檀山沟水库位于盂县檀山沟村上游的檀山沟河干流上,主要用于解决盂县工农业灌溉以及生活用水。水库大坝拟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坝顶相对高程为40.9 m,坝基底相对高程为1.5 m,坝底最大宽度为34.25 m,拟建水库正常蓄水位相对高程为34.7 m,设计洪水位相对高程为37.15 m,校核洪水位相对高程为39.45 m,库容为122.0×104m3。
总之,日月、五星及恒星的运行都成了先民天文观测的重要内容,虽然古人对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识,但也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认为日月、五星随天球左旋或右旋,并出现了“左旋说”与“右旋说”之争。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轨迹与速度,试图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日月交会;同时,还把观测结果用于制定历法和确定节气,如岁星纪年法源自古人对岁星运行周期的观测,又如房星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标志星。
五、《说文》与天地来源
中国古人对天地起源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周桂钿《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中国古人是根据对天象的观察和生活的体验,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讨论天地起源问题的。他们想出各式各样的见解。”[7]4这些见解主要分三类:一是由神创造;二是源自虚无;三是源自元气。《说文》中保留了古人关于宇宙起源的这三种认识。
《说文·女部》:“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娲”的形象有多种说法。在《淮南子·览冥训》中,女娲是一个补苍天、立四极、救民于水火的救世神;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女娲是一个“抟黄土”、“引绳于泥”的造人神。然在部分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一个化育万物的创世神,如楚帛书甲篇中,女娲与伏羲结为夫妻,创造了世界。相关文字大意是:“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 ,结为夫妇, 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四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懂得阴阳参化法则的缘故……当时未有日月,由四神轮流代表四时。” [8]《说文》中的“娲”是一个“化万物”的“神圣女”,与楚帛书甲篇中的女娲形象一致,当为创世神。另外,《说文》中的“神”与“祇”也分别表示“天神”和“地神”。《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锴系传:“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也。”“万物”由天神“引出”,当指天神创造了万物。《说文·示部》:“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玉篇·示部》:“祇,地之神也。”“万物”由地神“提出”,当指地神孕育了万物。因此,“神”“祇”也蕴含了宇宙起源于神灵创造的观点。古文献中,影响最大的创世神是“盘古”。
《说文·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也。”何为“太始”?《列子·天瑞》:“太始者,形之始也。”它是形体开始前的一种状态。《说文》“太始”一本作“太极”。《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王弼注:“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由此可见,“太始(太极)”是宇宙形体产生前的一种虚无状态。在这虚无状态中,有一种抽象的“道”,《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具有精神性内涵,而无物质性实体。“道”后来化成了有形的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河上公章句:“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一”指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二”指天与地,“三”指天地人。由此可见,《说文》对“一”字的解释蕴含了宇宙产生于虚无的学说。
《说文·土部》:“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古人认为宇宙由气构成,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汉代王符《潜夫论·本训》:“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认为宇宙最初由元气构成,混合为一体,后来分化出清气和浊气,有了阴和阳的区别,阴、阳的实体就是地和天。又《说文·五部》:“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五”甲骨文字形作,金文字形作,小篆字形作。“五”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ㄨ代表阴阳之气在天地间交错,进而产生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而天上的天体也都由气之精华凝聚而成。《说文·晶部》:“晶,精光也。从三日。”徐灏笺:“‘晶’即‘星’之象形文。”“晶”甲骨文字形作等。《说文·日部》:“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日”“月”也是由阳气之精华和阴气之精华构成。《说文·日部》:“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 《说文·月部》:“月,阙也。太阴之精。”由此可见,《说文》对“地”“五”“晶”“星”“日”“月”等字的解释蕴含了宇宙产生于元气的观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文化,文化渗透在语言中。“作为语言诸要素的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9]同样,作为语言诸要素的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古人的思想渗透到汉字形体结构中,形成古代文化的历史积淀;古人的思想也散见于对文字的说解中,形成古代文化的直接表露。古人的天文思想和意识大量蕴含于《说文》的文字形体及许慎的说解中。因此,《说文》能为我们研究古天文学提供新的信息或佐证。
参考文献 :
[1] 王平.《说文解字》中的宇宙天文思想[J].北方论丛,2002(2):21-25.
[2] 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4):93-96.
[3] 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 朱凤瀚.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J].中国社会科学,1993(4):204-208.
[5] 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思想[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 周桂钿.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 刘玉堂,吴成国.楚帛书女娲形象钩沉——兼谈女娲与庸国[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705-711.
[9] 朱习文.从“天”的异名看古人对天的认识[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3): 79-82+102.
A study on Chinese Ancient Astronomy From Shuowen Jiezi
ZHU Xiwe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som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Xu Shen's explanation in Shuowen Jiezi , this paper probes on Chinese ancient astronomy. The characters “天(tian)”“示(shi)”“三(san)”“ 王(wang)” show the thought “the syncretism of heaven and man”; The characters “神(shen)”“祡(chai)”“尞(liao)”“禷(lei)”“禅(shan)”“封(feng)”show the worship for deity; The characters “圜(yuan)”“宇(yu)”“宙(zhou)”show Han dynasty thought that heaven is a semi-spherical curved surface; The characters “暆(yi)”“岁(sui)”“曟(chen)”“辰(chen)”“辱(ru)”show the observ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celestial bodies including sun, moon, the five planets and some stars, to make calendars and determine farming seasons; The characters “娲(wa)”“一(yi)”“地(di)”“五(wu)”“晶(jing)”“星(xing)”“日(ri)”“月(yue)” show some cosmogony, such as cosmos is created by god, and comes from nihility and Primordial-Qi. Therefore, Shuowen Jiezi provides some new information or evidence for Chinese ancient astronomy.
Key words :Shuowen Jiezi ; heaven-and-man relationship;deity worship; sky shape; celestial bodies movement;origin of heaven and earth
收稿日期 :2018-10-22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YY038)
作者简介 :朱习文,男,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 :H1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4702(2019)01-0095-07
(责任编辑 :朱芸芸 )
标签:《说文解字》论文; 天人关系论文; 天神崇拜论文; 天空形态论文; 天体运行论文; 天地来源论文;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