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去,走下来——师生互换模式在思品课上的尝试与思考论文_孔溪溪

站上去,走下来——师生互换模式在思品课上的尝试与思考论文_孔溪溪

孔溪溪 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学校 315700

摘 要:师生互换变形,就是让学生站上讲台,让学生调动学生;让老师走下讲台,坐到学生中间,更真切地了解学生所需。这种师生互换的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活化思品课堂,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释放潜在的能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师生互换 课堂效果 能力提升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讲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下面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加之中考分数分配到思品学科的比例极少,学生和家长的不重视使得思品课俨然成了学生“补眠课”或“放松课”。长此以往,课堂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提高,教学成绩上不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更是受到了影响。

一、师生互换模式课尝试的契机及内涵

为了尽可能避免上述情况恶化,本人尝试了不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在一次课堂中当提及新型师生关系时,我听到有学生在底下抱怨传统课堂中老师一言堂的模式,于是便趁势鼓励学生自己站上讲台来授课。没想到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几位学生当堂课就表示自己愿意尝试这样的课堂。我心中暗喜,让学生站上讲台体验当老师的滋味,这不正是本节课的课标“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的要求,这或许能给思品课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于是,我和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探索与尝试。

所谓的师生互换模式指的是:每节课由班内特定的一位或几位学生根据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的环节,将精心准备的内容在课堂上与师生共享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除了指导课前准备工作外,更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在课堂中换位为一名普通学生,从台上坐到台下。

二、师生互换模式的可行性及前景

由于时间、能力及各方面的因素,本人对于师生互换模式并未进行深入研究,很多想法还不成熟,本学期只尝试了四节师生互换模式的课。但这四节课更像是一盏探照灯,让我看到了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活力迸发的可能性和学生发展空间提升的必然性。

师生互换模式的课堂有其特有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1.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热情。在传统的思品课堂中,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惰性状态,对老师的教学极少关注。正因为这种不了解,学生对于老师这个角色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师生换位,不仅使讲台上主讲的学生有兴趣,其他在下面听的学生也会因为站在台上讲的是自己的同学而兴趣盎然。我还深切地记得学生们对于第一节师生互换模式课的期盼,记得学生们在课堂上争抢着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的情形,记得课后其他班级学生在窗口探头探脑的景象。这一切都表明了学生对师生互换模式课的兴趣,由于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2.站上去,促学生能力提升。师生互换模式课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备课阶段,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讲课阶段,提高了学生的讲演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实际操作实施的过程中,每组将要上课的学生都会抱着一大堆资料来到办公室与我一起探讨,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上课的过程中,各位小老师们在自尊心的推动下尽可能地展现出最完美的自己,这种能力的锻炼对学生的发展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3.走下来,让教师受益匪浅。在这种师生互换的模式中,学生绝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在听学生的讲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身上有不少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比如在上《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这一课时,课堂的导入部分授课学生采用了当下流行的网络语,使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节课,小老师层层引导学生说出自己遭遇的网络那些事,敞开心扉地探讨网络的利与弊,这种开放自由的气氛在平时的思品课上是极少见的。通过听学生讲课,使我认识到了之前课前准备的欠缺,备课中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们的心声,这样在课堂上他们才有话可说并愿意说,进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角色互换,产生“同理心”。“同理心”,就是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将这种了解传达给他人的一种技术与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在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课时,当小老师发现学生无法给出理想答案时,他很自然地喊了一句:“孔同学(笔者本人),请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在告别初中时代多年后,再次坐在课堂中,再次听到这种方式的点名,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只是个学生。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我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同学们更愿意与我分享观点。换位思考也是本课程的课标要求之一,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基本途径。一个人只要能做到换位思考,那么他就能妥善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通过师生互换,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形成了完全平等、双向互动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师生间亲密友好关系的形成。

三、师生互换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然,这种新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课堂内容过于单一或冗杂;小老师对于某些问题的解答不够到位甚至出现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角色换位的参与度还不够广,有些学生由于性格或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这种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尽可能地避免上述问题,使师生互换模式在思品课上大放异彩:

1.以小组为单位,提前布置任务。众所周知,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是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为保障的。如果想使师生互换的课堂更有效,就必须提前布置任务,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资料和进行教学设计。另外,考虑到班级内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可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内要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并对本组人员进行编号管理。每组组长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将任务分配到个人。各个组员得到任务后,就应该着手进入探究。探究的办法一般是:读懂教材,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向他人请教。最后,进行小组汇总,形成完整的课堂,指派一名学生面对我试讲,剩余的组员旁听,为正式上课预热并做好充分准备。

2.小组竞争,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需要刺激才能不断产生。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这种授课模式保持持续的积极性呢?我觉得引入竞争机制十分重要。青少年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因此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活动中,着意创设一种互相追赶的氛围不失为良策。当每组学生进行一轮上课后,全班范围内进行一次评比,评出优秀团队、优秀组长、优秀讲师等称号,也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学生在平时成绩方面予以奖励。从笔者的实践经验来看,小组竞争的激励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师生合力,做好课后评价工作。这里的评价既包括对授课者的评价,也包括对参与课堂学生的评价。在点评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自评就是授课者对自己上课过程的点评,他评就是对其他同学的评价。自评可以促使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他评可以培养学生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这种发自内心的反省印象更深刻,来自同龄人的提醒和建议更贴近实际。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不足的地方加以指导改正。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些问题,甚至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在听讲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记录,在总结的时候加以更正。

师生互换,一个简单的转变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说顾客是商家的上帝,那么学生就是老师的上帝。其实,任何成功的教育教学方法都是把学生放在首位,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在换位中感知学生需求是成就有效课堂的关键。让学生站上讲台,请老师走入学生,定会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李蔷 教学中的换位思考——浅析教学中学生的作用[J].江西教育,2003,(21)。

[3]李玉凤 贾志民 “换位思考”教学反思[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3)。

[4]娄兴平 浅谈教育教学中的换位思考[J].教育论坛,2007,(2)。

论文作者:孔溪溪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3

标签:;  ;  ;  ;  ;  ;  ;  ;  

站上去,走下来——师生互换模式在思品课上的尝试与思考论文_孔溪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