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春秋史官的哲学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官论文,哲学思想论文,老子论文,春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事物对立统一性质的认识,常常是用一与两、或阴与阳等概念来表示的。一、两概念及阴、阳意识在《易经》、《诗经》、《尚书》中已经出现,但作为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则主要是春秋史官们的贡献。
阴、阳二字最早见于《诗经》。《诗·公刘》:“即影迺冈,相其阴阳。”阴,指山之背面,因其见不到阳光;阳,指山之南面,因其直面受阳光。得阳为阳,背阳为阴,可见,此时阴阳虽然还不是哲学概念,但已是从一物两面具有相反性质的角度立意。《易经》中虽然没有出现成对的阴阳概念,(在中字·九二爻辞中出现了阴字:“鹤鸣在阴。”)但是贯串《易经》的主导意识却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是阳,--是阴。没有——与--之间的对立统一及相互渗透、转化的意识,就没有《易经》,但是真正把阴阳意识提升为一对哲学范畴,依然要归功于春秋史官。
周宣王时,虢文公已经用阴阳二气的分布来解释某些自然现象,他说:“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国语·周语上》)到周幽王时,三川发生地震,伯阳父解释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国语·周语》)伯阳父似乎认识到阴阳两种相反的力量或性质,它们一般处于稳定平衡的秩序中,一旦失序,相互冲突,就造成地震及其它巨大变化:“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阴阳的存在状态是自然事物静止或运动的原因。
春秋时有“天六地五,数之常也”之说。所谓“天六”,指“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所谓“地五”,指“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国语》韦昭注)天六与地五经纬交识,构成了天地万物:“经之以天,纬之以地。”天六居于经位,为主;地五居于纬位,为辅。医和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五味、五色、五声、五节,都是六气的派生物。在六气之中,阴阳是更根本的,风、雨、晦、明都是阴阳的表现。所以伶州鸠特别在六气中突出阴阳:“气无滞阳,亦无散阴,阴阳序次。”(《周语下》)
上述春秋史官的论述已表现出一种意识,即六气产生五声、五色、五味,而最终归为五行。五行是构成万物的材料,六气特别是阴阳则是决定万物的内质。老子继承了这些朴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著名论断,指出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即为冲气:“冲气以为和。”(《老子·42》)
阴阳对立统一关系常常被人们用一与两来表述,两表示阴阳两个方面,一则表示阴阳两方面的统一。一、贰概念在《尚书》中已有记载,与三、四、五、六……一样同为量词。在商代,出于政治集权的需要,特别强调“一”。《盘庚》篇反复出现“予一人”,声称“予命汝一”。这里的“一”也是指一人,引申为一切人的思想行为必须听命于一人,亦即绝对的同一。一方面是尚一,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不贰。商代及西周的奴隶制王朝是建立在氏族联盟的基础上的,要求各个氏族同心同德,永无贰心,对于维护奴隶制王朝是必要的。
政治上的尚一、不贰观念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它使人们按唯一、一致一律的政治方式思考复杂多变的客观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导致思想的僵化;另一方面,它使人们不满足于对宇宙万物生成发展的多元解释,而试图从杂多的现象中寻求一个共同的本源乃至个体。
八卦,这可能是商代乃至商以前人们用来解释天地万物及一切自然现象构成的八种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这八种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又组成四对,每一对都包含着两个相反的方面,这表明人们从八种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中寻求“一”的努力。五行也是商代人用来解释自然万物构成的五种物质元素,它们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须臾离开的。但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并列地用五行来解释一切,而是努力寻求五种元素内在的统一关系。到了晚周时期,人们甚至还构想阴阳与五行间的统一关系。从杂多(八卦、六气、五行)中寻求一个本源本体,崇尚一,这是人的思维的发展。当然,这种一并不是政治上的唯一,而是包含着多的一。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逐步走向颓败,周天子大权旁落,政出诸侯,陪臣执国命,政治上的尚一观念受到冲击,陪贰的观念得到提倡与发展。政治观念上的变化,使传统的--(阴)——(阳)对立的思维方式得到解放。史官们沿着引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路径,不断地阐述一与两、一与多的辩证关系,使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获得了大的进展。晋大夫士以人体四肢的关系与作用以及军队的结构,论证政治上君臣的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他说:“贰若体焉,上下左右,以相心目,用而不倦,心之利也。……故古之为军也,军有左右,阙从补之,成而不知,是以寡敌。”(《国语·晋语一》)一体之中分上下左右,这对老子的“一生二”的命题的提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到鲁昭公三十二年时,史墨就明确指出:“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老子既可能从他的前辈史官士处继承“贰若体焉”的命题,也有可能吸取同时代的史官史墨的“物生有两”的命题,从而作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断。老子在这里不是笼统地说“物生有两,有三,”而是在两(二)与三之间揭示出其内在的关系,显然是对春秋史官一、两辩证观的发展。史墨用“物生有两”这个高度概括的命题解释了“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妃耦”,即“皆有贰也。”史墨已经认识到所有事物都包含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有矛盾的主导一方,就必然有其相反的次要方面,即“妃耦”,亦即“贰”。这种矛质普遍性的观念在《老子》中表述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一切物都是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因此在《老子》中充满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概念,如贵贱、荣辱、生死、祸福……等。所有这些对立面(两)都是阴阳对立的表现,都包含在统一体(一物)之中。史官出身的老子明显地继承和发展了其前辈及同时代史官的哲学思想。
老子不仅继承了春秋史官的“两”的观念,而且继续商周以来思想家们从杂多(八卦、六气、五行一中寻求一体的努力,成功地把一与多统一起来,提出了著名的“一生二”的命题。这个“一”就是气,它是由道所规定的:“道生一。”这是老子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创造性的贡献。他创建了唯物的一元论。他把商周时期思想家对天地万物生成的多元本源论发展为一元本源论乃至一元本体论。老子强调“圣人抱一为天下贰”(《老子·22》),“抱一”固然有返本守源的意思,但更主要地还是把握一般(一元本体)。老子强调一,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老子·39》)从天、地、神、谷、万物得一看,一即道,不是商周时期政治观念中的“唯一”;但从“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看,老子的“执一”之说又明显受到商周“唯一”观念的影响。这也是史官们的一个传统的思维方式。
但是,“抱一”毕竟从本质上不同于商周“唯一”的政治观念,因为它是从多样性或对立中寻求统一。这也就是“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是一,但包含着两(阴阳)。老子的“和”的范畴也来自春秋史官。据《国语·郑语》,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什么叫“和”,史伯解释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和即矛盾的一方与另一方之间的配合、平衡。任何事物都是多样性的统一,都是对立的统一,只有多样性统一、对立双方的平衡,才能构成事物。如果是单一性的重复,即“以同裨同”,没有差异,没有多样性,没有对立,就不可能构成任何事物。他,指差异以他平他”,具有差异性互补的含义。商周以来史官不仅以记言记事为职,而且也以随时进言为责。这种职责使史官们形成了一种听取并斟酌不同意见的思维习惯。史伯提出“以他平他”是出于要求君主善听不同意见的政治需要。史官老子也继承了春秋史官们的这种思维习惯,进而把差异性互补之“和”深化为对立统一之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就是阴阳对立双方的相反相成,就是两方的平衡,也就是中。所以老子也强调“守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5》)
与老子同时代的晏婴表述了很精彩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他着重分析了“和”与“同”的本质差异,指出“和”是肯定(可)与否定(否)之间的对立统一。“否以成其可”,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无为(否)而无不为(可)”、都是从矛盾的否定方面求矛盾的统一,从而取得对万物的生成与发展的动力的认识。晏婴还得出了清浊、大小、短长、疾徐、衰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济泄等矛盾概念,与老子所提出的矛盾概念基本一致,并以“相济”概括其间的统一关系,与老子的“相生”、“相成”比较,是关于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同一思维水平的不同表述。晏婴主张“否以成其可”、“可以去其否”,达到可与否的平衡,目的是“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以上所引晏婴之语均见左传·昭公二十年)这个“民无争心”恰恰是老子政治伦理思想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晏婴认为自然中对立双方的平衡可以使物不争,社会生活中政治平衡可以使民不争。老子也主张以平衡(中、和)求不争,但他认为要达到平衡必需守柔。知雄守雌,知刚守柔,实质是雄、刚,表现形式是雌、柔,这也是一种中和。晏婴的“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以达中和的平衡方法,被孔子发展为“去其过,补其不及”的中庸之道,其目的是天下均平,使民不争。看来,使民不争,实在是老、孔的共同的目标,而守柔中和与中庸之道也是大同小异的方法。究竟是老子吸取了晏婴的和而不同、相反相济的思想,还是晏婴受了老子的有无相生辩证思想的影响,我们已无法断定。但是,可以这样看,矛盾双方相反相成的观念在春秋末期已成为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先进科学知识的人士的比较普遍的认识。如晋国郭偃说:“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矣。”(《国语·晋语四》)著名的政治家叔向的母亲曾说:“甚美必有甚恶。”(《左传·昭公28年》)郭偃的关于难与易转化的思想,后来老子表述为“多易必多难”以及“难易相成”。而叔向之母的美恶相依的思想也影响到老子的美恶观。
春秋史官的哲学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的最直接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