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_农民论文

农村城市化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_农民论文

农村城市化与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农民论文,农村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推进城市化战略,是解决城乡结构不合理、促进城乡经济互动的良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应该是实现中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有关城市化的研究得到加强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多停留在物质文明层面,较多关注基础建设、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上面,相反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把农民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市民的研究力度不够。在“城市化”的研究中,我们实际上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主题: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中,相当部分已身处城市化过程之中,如何结束他们的“传统人”的角色、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将他们顺利地转化为现代城市的新市民?显然,由于农业人口问题在中国的特殊地位,这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整体生存状态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决定中国现代化能否真正实现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城市化与农民角色转换

城市化的进程使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是农村城市化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无论是在利益关系上,还是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广大农民正在经历着一个由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向现代城市市民角色转换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打破了农民传统的利益结构。土地是农民原先赖以生活的永久性的基本生产资料,传统农民的一切活动和利益关系可以说都是建立在以土地为核心的乡村文明基础之上。总的来看,农村城市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条件。但是由于要不断地建设相当规模的小城镇或扩大城市的规模,城市建设占地就必然使农民失去了土地,同时还造成不少乡镇企业被迫搬迁关停,给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既得利益带来一定损失,打破了农民传统利益结构。在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农民就不愿意退出土地,给城市化进程带来巨大的阻力。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使依靠土地的传统农民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进而帮助农民比较顺利地融入城市,完成乡村变城市、农民变居民、居民变市民的过程,就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农民利益的经济问题了。

农村城市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农民要逐渐适应现代市民生活。城市化后,住在集镇的居民受到许多前所未有的约束,农民必须养成遵纪守法,讲究文明、卫生的习惯,树立相应的效率意识、效益意识。农村城市化以后,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变,楼群生活的方式把人们相互分离开来,相互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也不再像农村一样方便,这就需要他们逐渐适应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适应城市的娱乐消遣和相互进行交流的新方式等。

城市化的发展给农民增加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广大农民的传统就业观念滞后和就业期望过高,与社会需求脱节,再加上农村教育和职业训练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口素质结构与工业化、城市化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的局面,造成农民就业难,影响了农民的家庭生活。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最容易失业,但土地已经被征用,影响到农民生计和农民的精神生活。农民一方面感到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又精神无所寄托,容易迷信、消沉,有的甚至沉溺于赌博,引起婚姻家庭的破裂,这都导致农民心理的扭曲。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将种种困难归咎于城市化。

城市化给农民带来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农民的现代化,农村地域上的人们并不满足于物质性需求,而是渴望城市文明的熏陶,由满足现状观念向竞争进取观念转化;由平均主义观念向奖勤罚懒观念转化;由安贫乐道观念向追求富裕的观念转化;由多子多福观念向少生优育的观念转化;由靠体力发展生产的观念向依靠智力发展生产的观念转化;由单纯追求物质富裕观念向同时追求精神文明观念转化;由本份、沉滞、依附的观念向自立、现代、发展的观念转化;由封闭、克俭的观念向开放、多彩的观念转化等等。[1]在农村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变中,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的嬗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事实证明在中国农村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大变迁中,观念的变革在沿海开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落后的社会心态则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障碍之一。[2]

二、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城市化不仅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物质条件,而且还需要以先进的城市文明取代传统落后的乡村文明。城市化的进程客观上也需要引导进城镇农民向现代文明靠拢。由于农民城市意识普遍不强,即使在进入城市之后,有的文明素质仍然较低,或者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或者集体观念淡薄,唯利是图。在广大农民发生角色转换的关键时刻,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摒弃小生产观念,向现代城市文明靠拢。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整体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正如前所述,农民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失去了土地,城市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他们内心深处会感到失去了生活的安定感;而传统生活习惯被改变,短时间内对城市生活感到不适应,加上由于文化水平的低下,这些农民觉得生存发展的压力大大增加,传统的小农意识并没有根除,保守落后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对城市化有一种“恐惧感”,至少存在种种顾虑和担忧。再加上刚刚进入城市之中还没有熟悉城市运作的“游戏规则”,创业冲动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当弱,在局部或某些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往往更怀念农村生活,这对于整个城市化的推进是极为不利的,迫切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城市化进程中要将大量的农民“改造”成市民,不只是改变农民的物质生活环境就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农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作相应重大转变,尤其需要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这是一个缓慢的甚至痛苦的演变过程。在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下,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民正在实现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一些有作为、能顺应时代的农民在价值观念和追求上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这充分反映了传统农民正在逐步觉醒、渴望脱贫致富、渴望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现代农民。这种要求促进了农村城市化不断推进。但同时在这种新的追求和观念转变过程中,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加以积极的合理引导,以避免出现各种偏差,并促进农民的希望成为现实。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介入,以引导农民顺利实现这种转变。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传统农民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农村城市化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原来只讲“政治”变为不问政治,忽视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在社会大变革中处于一种相对思想混乱的状态,例如一些封建落后观念死灰复燃,许多人对通过非正常渠道暴富的人表现出羡慕,缺乏必要的、正确的批判精神,使农村大兴拜金主义和崇尚权势之风,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混乱,故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法制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农民法制观念仍十分淡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法律素质低,不能依法办事,基本上处于“人治”的状态。领导个人说了算,“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相当普遍。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相当普遍,从而给农村的稳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赌博、封建迷信活动日益猖獗,侵财性犯罪上升,部分乡镇有村霸、田霸、流氓犯罪团伙,生产无信用等。这些现象产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做好。[3]

三、切实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城市化中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将之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同时,在农村城市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是应付城市化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一种手段。城市化和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对农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只是要把它当成堵漏的塞子和“消防”的应急手段,为经济服务并非其全部功能和终级目的,否则将会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农村城市化最重要的是农民的城市化。城市化的结果把农民由普通的村民聚居状态变为城市社区居民状态,通过创建文明社区,就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一经渗透、融汇到文明社区的建设中,寓于服务、娱乐、管理、参与之中,就可以在通过为群众办更多实事,方便群众生活过程中引导群众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社会公德,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取得良好成效。这较之单向灌输、空谈说教和被动接受,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在社区中应把开展教育与组织多种形式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人、团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很多地方开展的“文明市民素质教育工程”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要使农民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通过对广大农民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使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以顺利的贯彻执行。同时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仰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广大青年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坚决克服和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把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使农民自觉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积极倡导社会新风尚。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法制教育的不足现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及农村干部的素质,使他们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根除人治思想影响,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真正实现法治,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要使农民正确认识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法制,就可以运用它来有力地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同时,群众有了法制的尺度,特权和官僚主义将会因之而避免或者减少,对于清除封建主义思想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加强城市化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要改变过去单纯开会学习的状况,多在实践中及时对农民进行教育,同时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以有效地完成农民城市化的任务。要通过中小学加强对农民子女进行市民观念、市民规范、市民准则等方面知识的超前性教育;通过开办居民素质教育课堂,积极开展农民变市民的施教工作;广电站可设置专栏、设立专题电视广播节目来开展相关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娱乐之中,从而在对城市化中的农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

标签:;  ;  ;  ;  ;  ;  ;  

农村城市化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