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疗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宋顺伟

三种疗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宋顺伟

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骨外科 132400

摘要:目的 讨论并分析在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平均分为A、B、C组,分别对其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法、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法、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法,然后就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三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在肘内翻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研究所选的三种方法治疗效果相当,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儿的骨折类型科学的选择治疗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三种疗法;肱骨踝上骨折;临床效果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是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儿童骨折类型[1];目前临床上关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基于此,我院就以60例患儿进行实例研究,深入探讨三种治疗方法在儿童肱骨上踝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取得一定的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39例,女性患儿21例,患儿平均年龄(8.1±2.8)岁;致伤原因主要包括:摔落伤19例,坠落伤41例;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儿平均分为A、B、C组,三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A组:本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借助拔伸牵引的方法对患儿前后侧方的移位进行矫正,然后采用旋前方法或旋后方法对旋转移位进行矫正[2],复位操作完成后对患儿行X线监测以观测其复位情况,然后进行石膏固定;治疗完成后3~4周左右的时间再次对患儿行X线片检查,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对其行去石膏及肘关节康复性锻炼。

B组:本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法进行治疗,复位方法与A组患儿完全一致,复位环节完成后再对其行交叉克氏针固定。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传入克氏针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尺神经并将克氏针的末端折弯后留于患儿的皮外,最后进行无菌包扎和石膏固定;治疗完成3~4周对患儿行X线片复查,患儿愈合情况良好可将克氏针拔除。

C组:本组患儿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法进行治疗,首先将患儿置于仰卧位行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从后正中入路切断肱三头肌,将血肿完全清除后进行复位[3],然后进行交叉克氏针固定,同样将克氏针折弯后留于患儿体外,最后进行包扎和石膏固定;治疗完成3~4周后,对患儿行X线片复查,患儿愈合情况良好可将克氏针拔除。

1.3疗效评定标准

研究将治疗效果分为4个级别:(1)差,肘关节屈伸减少>15°,携带角减少>15°;(2)一般,肘关节屈伸减少11°~15°,携带角减少11°~15°;(3)良,肘关节屈伸减少6°~10°,携带角减少5°~10°;(4)优,肘关节屈伸减少0°~5°,携带角减少0°~5°。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组患者(n=20)治疗优9例(45.00%),良6例(30.00%),一般4例(20.00%),差1例(5.00%),优良率为75.00%;B组患者(n=20),治疗优6例(30.00%),良10例(50.00%),一般3例(15.00%),差1例(5.00%),优良率为80.00%;C组患者(n=20)治疗优11例(55.00%),良5例(25.00%),一般2例(10.00%),差2例(10.00%),优良率为80.00%,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肘内翻及神经损伤发生率对比

A组患者中发生4例肘内翻(20.00%),1例神经损伤(5.00%);B组患者中发生2例肘内翻(10.00%),3例神经损伤(15.00%);C组患者中发生3例肘内翻(15.00%),2例神经损伤(10.00%);三组患者由于手术方式的不同,肘内翻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合本次研究来看,我们在研究中选取了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最常见的三种治疗方法,从研究结果来看,三组患者在治疗优良率以及肘内翻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上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三种治疗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首先,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具有操作简单、肘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势[4],但不足之处在于患者出现再次移位的可能性比较高;克氏针交叉固定则有效的避免了对患儿肌肉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创伤较小[5];而对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儿则应该选择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进行治疗;从这里我们也得出研究结论,单纯的对三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效果的评定缺乏客观性,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并降低肘内翻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黄卫能,唐际存.经肘后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5(10):698-700.

[2]谢泽翌.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5(12):168-170.

[3]吴银生.伸肘外翻位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12,2(12):110-112.

[4]李索,周细江.改良尺骨鹰嘴双向牵引配合即刻功能锻炼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7(10):144-146.

[5]崔树森.三种昂发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3):21.

论文作者:宋顺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三种疗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宋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