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对自身生活的空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园林景观建筑事业的发展。另外,园林景观施工建设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现城市发展的质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手段,建立保障措施,以提高园林景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保障策略
1.园林景观工程特点
1.1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园林景观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树木、彩叶地被植物、花卉、草皮的栽植与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它是源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又别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1.2追求工程的艺术美
如果说,任何建筑都讲究美观的话,那么,园林景观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某些设计部位可能难以达到,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假山堆叠、黄石驳岸、微地形处理等,同一张设计图纸,在相邻的工地上,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不同,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观感反差较大,这就给工程施工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处理要求。
1.3园林绿化工程要做到自然
所谓自然景观是要让人第一眼就感觉到是天然景观,野味十足;新奇而又大众化,就是要使该景观新异奇怪,而又似曾相识,并且又要使大多数人能接受和认可,要做到这点并非容易。首先要参考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取百家之长,集思广益。为此,必须经常到处考察,承受着东奔西跑的痛苦。聚集资料,富有创造性才华,才能开创新篇,仅靠抄袭只会毁掉园林绿化这一门艺术。
1.4协调性是园林景观的精髓
每一块景石,每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景点,以至于一花一草一木的大小、高矮都必须有较好的协调性,所谓红花要有绿叶衬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植物品种配置的群落搭配的协调性,群落植物的大小、高矮搭配的协调性,植物分类品种(各个科、属、种、目等)搭配的协调性。
2.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要对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施工图纸熟悉,了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弄清园林景观工程验收标准以及质量的要求;要熟悉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设计流程及相关技术文件对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及施工进度的要求;弄清完成该项景观工程施工任务中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现场要进行了解和勘察,熟悉图纸,只是对工程的基本了解,这是不够完全。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如搅拌机、挖掘机、土方车、割草机、割灌机、汽油泵、电焊机等都是园林绿化综合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严格控制施工设备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园林绿化施工中如土方、苗木、草皮、土建、工程中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板材、构配件、各种管线、型材、铺装、水管等安装材料以及化肥、农药等养护材料,涉及的工程材料种类是比较多的。
2.2施工阶段的技术应用与管理措施
为具体的园林景观施工阶段,其主要的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即土建工程与园艺工程。而其中土建工程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铺设水管、电气管道以及供暖管道等以及其他土建设施施工,在这些完成之后,再进行园林景观的绿化施工。
1)土方工程施工
园林景观的施工应该充分考虑现场的地形,对地形进行充分的利用,依据图纸的规定,确保各个工程的具体尺寸和相对的位置。根据图纸上的坐标位置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控制网格,在适当的位置安置控制桩,根据控制桩然后充分利用经纬仪来测绘整个施工现场的网格,然后将网格利用白石灰进行标注,作为施工作业的参照,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各个土建项目都能够严格的按照图纸标定的相对位置来进行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园路、广场的施工
这些位置的施工做好基层的开挖,严格遵守设计图纸确保灰土层、结合层的坡度和水平高度,确保这些数值的准确性。在对公园以及广场进行具体的施工的时候直该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的掌握施工当地的气候、人文信息,在进行充分的论证之后,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3)假山、置石工程的施工
假山的施工体现了园林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的最大特点是技艺并重,施工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以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挑、撑等,为传统技法。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置石的主要目的是造景,须格局谨严、手秸先练。以特置、寸置、荷置、群置等为手法,最高境界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
3.如何加强园林景观施工的保障措施
3.1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合理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备是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
第一,对施工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包括土质特点,气候情况等等,因为这些因素都具有不可变性,要进行绿化施工就必须对其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绿化工程得以健康运行,比如说当地土壤对所要种植苗木是否适宜,是否需要改变其生长条件等等。
第二,施工前的工程设计方案的准备也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人员的合理安排,材料的充裕量,施工的安全性,还对施工的效果及工期的长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中各种材料的编写与制定一定要与技术负责人进行研究、讨论与审核后再做出决定。
3.2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监督与管理
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对工程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确保施工过程正常开展,施工任务顺利完成,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以减少失误,确保工程的质量,而且作为技术监督工作者一定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素养,保证在进行技术监督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严格把控好每一个施工过程,使整个园林建设达到验收的标准。
3.3关注苗木的采购质量
园林绿化离不开植物的栽种,而栽种的成活率取决于苗木的质量,因为园林绿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所需的花草树木品种繁多,规格多样,而且要求栽种的时间点比较集中,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从较远地区调运来补充苗木,这就要求所调运的苗木品质一定要高,因为经过一路的运输颠簸,会对苗木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再进行栽种的话,其缓苗期本身就会增长,如果这些苗是弱苗或病苗的话,一定不会成活,导致成本的浪费,所以对于苗木采购的质量关一定要严格把控,层层设防,严禁不合格的苗木进入园林,保证苗木的健康性。
3.4加强园林工作后期的维护与管理
园林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房屋建设,交工就算完事,它的后序工作比较繁琐,不仅要照顾到整个工程的完整性,还要保证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这就关系到园林内植被的存活率。这也是后期园林景观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些园林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建园初期,一切都非常完美,欣赏性与艺术性并存,但没过多久,园内苗木死亡率增加,使园林变得萧条。这种状况归根结底就是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所导致的,要想提高苗木存活率,维护园林的茂盛景象,就必须加强后期的维护与保养,加强养护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增加苗木养护设备建设,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保证苗木健康生长。
4.结语
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微循环,提升城市的形象。因此,一定要注意提高园林景观施工建设的质量。本文在分析园林景观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园林景观施工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保障策略,以期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华雯.精细施工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
[2]张宇.分析园林景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
论文作者:周礼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园林景观论文; 工程论文; 苗木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质量论文; 土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