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近年来应用更为有效的模式,达到了质量管理的理想效果。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前期建筑工程质量“六化”监管模式流程下,深化改革,将在2019年末将进一步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流程再造。
关键词:流程化视角;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引言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以及建筑企业,就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更加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流程化的方向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可以更有效地建立流程化管理,保障管理的高效性以及持续性。
1流程管理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系及理论基础
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关的工程质量管理理论体系也逐步成熟,尤其是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以动态联盟思想与IS09004质量体系为基础,IS09004质量体系为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在过程监管、测量、分析等方面其参考作用更为明显,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更为有效。动态联盟思想主要是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与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工程单位的事业部、各个职能部门等可以实现有效的联合,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些部门可以实现良好的配合与协调,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工程的质量满足建设与使用的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只有在项目实施中各个工程部门实现良好的配合与协调,方能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水平。
2流程化工程的项目体系构建
2.1基础
一个项目拥有复杂、一次性的特点,这也是决定流程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必须通过已经完善的质量管理与项目管理理论以及其他项目之中比较成熟的理论、技术进行引进,再结合当前制约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瓶颈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出一个符合项目特点的项目质量体系。
2.2构建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模型
做符合国家质量验收合格标准的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项目经理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需将自身的职业职责与施工的具体相结合,对相应的工作人员的智能进行合理分配,根据施工阶段所面临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节,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根据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的项目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制定责任个人化制度,确保工程的每一个项目都有人承担具体责任,落实好工程的质量监管,在做好自我检查的同时,也要做好他检,承担起个人的企业责任意识。按照ISO9001系列标准和公司程序文件编制项目程序文件和质量管理手册,细化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质量责任。
企业应该引进顶级的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方式。在施工阶段时,需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操作要求挑选出部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分配到与他们专业技术适合的技术岗位上去,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任何工程缺少了质量都等于零,质量是衡量一个工程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质量代表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整体文化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对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必须符合人们质量目标的需求。为了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企业必须围绕质量开展施工工程,加强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控制分析
3.1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
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最为关键的是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具体来说,作业性工作流程的研究对象较为特殊,其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技术难度大、在工程质量影响中占比较大的作业流程,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而言,作业性工作流程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结合具体的情况,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与设计,建立规范化工作程序设计。
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来看,在项目实施之前,工程参与各方要建立动态联盟,在后期的质量管理中,该联盟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与配合作用,使得工程各方都能够依据质量管理的任务分配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的目标。动态联盟还要建立完善的作业性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施工程序,各个工程单位要充分了解该施工程序的意图,从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符合自身作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工程单位内部,设计单位要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对施工予以充分的指导,而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中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责,对工程施工流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最后,联盟要对工程各个参与方的作业性流程质量管理效果加以评价,及时发现流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流程管理的总体水平。
3.2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
①动态联盟必须在管理性流程的指导下进行,建筑工程的所有参与方必须在工程实践中明确掌握管理性流程的各个工作节点,以在工程实践中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一般情况下,工程各方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评价与联盟监督评价的方式及时发现管理性流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实现管理性流程的调整与完善,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实现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该制度模式下,项目质量管理实现了制度与理论的统一。
②联盟内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非独立存在,以建设单位为主导,实现了工程质量管理流程的有效监督与管理,使得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各个工程参与部门都能够积极履行自身的质量管理职责,保障质量管理任务的有效落实。
3.3验证性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
验证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是对前期作业性工作流程与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结果的有效评价机制,是衡量工程质量管理效果的最终环节。在验证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阶段,其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工作流程关键节点的识别与确认,现了对质量管理效果的综合评价,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4流程化管理的建议
管理机制不健全做为主要问题之一,应当被首要解决。在加强企业管理机制方面,首先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垂直型管理模式,将任务进行逐级分配,实行任务个人制,将工作任务追究到个人,提高工作人员的主管能动性。同时,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适当的召开会议进行研讨,对于所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供以后的工作人员查阅和加强管理方法。
结语
从以上方面来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流程化的应用,需要很强的先进技术引导以及创新思想推动,需要通过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去建设完成,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工作流程质量管理可以实现规范化,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建筑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福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福新,etal.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1):98-102.
[2]蔡艳娜.基于流程化视角分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20).
论文作者:孙海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流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流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