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始终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且,我国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业发展水平意味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减少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发展的阻碍,必须大力保障农业生产。没有水利设施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帮助,农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分散或穿越田间,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从而减少环境、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进步,实现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通过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如农田排灌工程、小型水库、关区抗旱水源工程等,改善农村地区农田用水问题的经营和合作。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方便农民进行农业灌溉,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2.1 工程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从某种程度来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队伍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相关监督和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较为严峻。此外,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负担,也给监督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
2.2 相关管理工作不完善
农民也是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者之一。但由于缺乏责任分工管理的制度规范,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低。此外,我国大部分农村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管理形式相对单一,管理效率和水平较低,严重阻碍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2.3 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
严重缺乏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也是导致其建设和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来说,管理者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建设的成败。目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大多由村民承担,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相关经验都略显不足,严重阻碍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缺乏充足资源的支撑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来说,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资源短缺,难以支持相关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措施
3.1提高工程施工建设和管理的专业程度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中以及后期投入使用时, 时常会出现技术性问题和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究其根本是由于当地村民临时组成的施工队伍无法满足工程施工建设的基本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规范施工程序。项目的规划设计应在前期通过专业人员的实地考察。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时,要严格遵守工程标准,加强现场管理,防止偷工减料、违章作业现象,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为当地作物生长用水创造便利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
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 工程施工方要加强对现场的监督与管理, 对现场施工人员、工程设备、材料使用、技术标准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对现场施工质量、工程规范执行情况进行随时抽查与检验, 不合格部分要及时修缮或返工, 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秩序, 加大工程现场监管的威慑力, 保证高质量、严要求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
3.3完善工程建设体系,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作为辅助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政府部门应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和管理中充当重要的角色。首先, 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体系, 形成总体框架, 从实际出发引导工程施工建设和管理顺利进行。其次,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实现政府、社会和村民共同出资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思考农民思想,解决农民问题,促进现代农业稳定发展。
3.4强化监理单位管理, 提高监管效率
对于监理单位与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对监理单位强化监督, 严格依据相关标准, 参照招标公告做好招标工作, 选择优秀的监理单位。另外, 监理单位自身也需要加强监理水平, 依据监理工程师的负责要求, 构建岗位责任制, 通过细化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来保证责任落实效果。同时,要大力优化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理制度,确保工程管理标准的系统性和真实性,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督重点工程项目的挂牌。项目,并配备专人进行重点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3.5 健全管理机制, 严格规范相关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者需依据建设管理的具体要求, 构建优质的管理部门, 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各项工作, 科学指导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管理者需加强组织培训与教育, 确定自身权责, 严格规范自身行为, 以实现提高工程质量与进度的目标。另外, 布设奖惩制度, 通过合理的奖惩, 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保证其能够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鼓励下, 更加积极主动投身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此外,还应加强工程管理和维护,优化施工现场检查制度和检查制度,结合用户以往的管理经验和维护经验,制定符合施工原则的问题处理方案。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问题,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充分有效。
3.6落实责任制的管理制度
一方面,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较小, 很容易被相关政府部门忽视。另一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多是由政府部门负责拨款, 当地村委会负责具体工程施工。村民和政府部门无法真正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引起重视, 导致施工现场工作氛围散漫, 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标准。为解决这种现象, 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应该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 有责必究, 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3.4项目管理方面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与工程的施工质量,应该对工程项目进行一定的管理。首先可以减少地方财政的评审,其次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相关监理人员的监理责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原有的基础方案。在投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避免出现恶意降价的情况,才能中标。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和整体质量,充分发挥其水利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就需要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生产条件的提升。小型水利工程虽然分布广泛,但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保障起着重要作用。要完善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明确施工各方责任,实现优质施工。高标准的小型水利工程为更好地服务工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范加旺, 齐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 2016, (9) :165-165.
[2]马南军.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J].智能城市, 2018, 4 (18) :146-147.
[3]张元敏.如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27) :1839-1840.
[4]胡堃昊.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23) :3119.
论文作者:于朝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