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小区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功能探索论文_周宏磊

居民小区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功能探索论文_周宏磊

浙江诚名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200

摘要:人们对于智能化的住宅小区产生了兴趣,并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和关注。文章对智能化住宅小区与家庭智能化的内涵与范畴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的具体功能目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积极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理念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居民小区;建筑电气;智能化

电气智能化有助于确保小区的安全,提高小区服务的品质。本文结合电气智能化的优势,对住宅小区的电气和智能化控制设计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希望能够在新时代不断进步的同时,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空间。

一、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电气系统的优点概述

1、电气智能化系统在当前的小区规划设计中,成为主要的电气设计形式。这也是建筑电气设计方面的一大改革,其有效的改变了传统小区电气设计方面的系统分离问题。其能够从主系统中分理出子系统,将分离出来的子系统融入到计算机网络中,以此来实现控制平台的一体化,通过这个控制平台,可以实现住宅小区内的电气智能控制方式,有利于下去整体生活便利性的提升。

2、相对于传统的电气系统来说,智能化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能力的极大强化,其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电气系统测量和计算过程中的一些误差问题。使得数据判断更加的准确和科学,从而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保障。并且智能化的电气控的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故障的解析和处理。

3、实现了电气系统的智能化。通过智能化电气控制,有效的增强了不同电气之间的设备交互性,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的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能够协助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这就从管理模式上使得系统运作更加协调。从而有利于整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密切关注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运行问题

据一份调查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建成的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有70%都是运行不正常的,由于前期(即我国建筑电气智能化刚刚开始的时候)经验不足及过分的最求功能上的强大,而忽视了运行上的重要性,使得初期建立的许多系统都存在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当首先关注控制系统的运行问题。

2.2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及其存在的质量问题

由于智能化电气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则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就没了保障,许多控制系统都不能全面地控制到建筑电气每个方面,这样对于整体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参差不齐的控制操作对人们的生活也有所影响。另外,为了追求短期的效益,一些建筑公司或者专门控制系统的公司存在敷衍应付等行为,使得许多控制系统都存在质量问题,住宅小区的各项电气的使用关乎着小区业主的人身安全,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质量问题及可靠性是设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2.3注重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现如今的许多工程建设中都提倡绿色环保,建筑工程中的绿色环保不只体现在工程建筑材料及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和粉尘方面,也应该注重建筑配套设施的节能环保问题。

三、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二期工程整体规划面积6.23万m2,建筑面积20.31万m2,容积率为2.5,一共可以容纳810户住户。住宅整体包括2层地下室,29层商住综合楼两栋、28层住宅楼三栋以及24层办公楼一栋,设计年限50年,建筑抗震烈度为6度,采用剪力墙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照明系统设计

最近几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现代住宅小区设计中,照明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智能化设计也得以实现。考虑到应急照明系统同样属于照明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对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方便开展故障的应急处理,应该尽量采用10kV电源供电。同时,为了兼顾一般照明系统,满足小区的正常运行,在针对一些特殊位置(如地下车库、楼道灯)的应急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确保照度不低于5LX,设置EPS照明灯具,以达到良好的应急效果。不仅如此,对于小区内部疏散指示灯进行设计时,为了保证良好的疏散引导效果,设计人员应该对指示灯的位置进行合理把握,确保其距离走道尽头的距离不超过10m,距离通道顶部0.1m。智能化照明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遵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照明系统具备相应的监测终端消防应急灯和火灾报警功能,而在对分配电装置进行安装时,应该考虑使用ZR-BVR-2×4.0mm电源线,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3.3弱电系统设计

在智能建筑中,弱电主要包括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安全电压等级,以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分为直流36V以下和直流24V以下,也包括了应急照明的备用电源;另一种是载有各类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视、电话、计算机等。在该住宅小区中,弱电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电话通信系统以及访客可视系统的设计目标。在对电话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时,为了达到预期的通信效果,应该在距离住宅0.5m的位置,设置相应的配线箱,实现光纤到户。同时,从电话通信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方面考虑,在进行设计时,应该设置相应的RJ45/RJ11型插座面板。而在对访客可视智能化系统进行设计时,为了保证通信效果,需要在系统内设置可识别指纹模组,结合360°识别功能,达到高效、准确的指纹识别效果。

3.4防雷系统设计

由于小区建筑高度较高,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需要设置相应的防雷系统。而在对防雷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从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相应的电源防雷器进行选择和配置,保证防雷器的放电电流在100kA,提升防雷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另外,应该在小区的分配电箱内,设置ZGB153B-60型电源避雷器,保证其放电电流为60kA。同时,在防雷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信号传输系统的防雷保护工作,确保信号的传输安全。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可以利用ZGB003J防雷器,实现对于系统的防护,同时在系统运行中,必须将防雷器的工作频宽控制在40-800MHz的范围内,同时始终保持其放电电流不超过20kA,工作残压不超过600V。这样,能够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由上述分析可知,做好智能化防雷系统的设计,对于小区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3.5消防系统设计

消防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整个住宅小区的稳定和安全,关系着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智能化消防控制系统而言,应该具备相应的火灾监测与预警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小区中的火灾隐患,将火灾扼杀在萌芽之际。在该小区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设计中,为了实现集中监测与统一控制的目的,可以在小区地下停车库以及一些公共场所,设置高灵敏度的感温探测器,形成一种消防联动集中控制模式,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能够通过系统的图像显示部分进行观察,结合报警系统的预警信号,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也可以对火情进行准确把握,开展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如此,在对智能化消防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还应该重视空调送风系统的设计,及时把握消防事故的处理情况,实现对于疏散通道的有效控制。

结语

在全球智能化时代到来的过程中,建筑电气的设计也充分的吸取了其中的智能化技术力量。逐渐推行智能控制和操作的电气控制系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住宅小区的电气控制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构建出一个完善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景国秀。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D].南昌大学,2013.

[2]王海东。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J].低碳世界,2015(22):219—220.

[3]姜夙。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在停车场照明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4,1(4):41—44.

论文作者:周宏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居民小区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功能探索论文_周宏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