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10016
摘要:目的:观察家庭护理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和家庭护理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52例,多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45例;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29%,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3.33%,并且<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家庭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值得进行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家庭护理;综合康复;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治疗效果
小儿脑瘫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指的是婴儿出生前至出生后的1个月时间内、或是在婴儿出生的过程中,患儿发生了非进行性的脑损伤[1]。该疾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并伴有姿势异常,其中的膝反张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姿势异常,也可称为膝反曲畸形,在患儿静止站立或是行走时,都能够出现膝过伸的现象,属于脑瘫患儿的典型步态之一[2]。一般情况下采用综合康复的方式为患儿进行治疗,但是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加上家庭护理对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3]。为了促进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的康复,为了对该结论进行进一步的证实,本次研究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和家庭护理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全国脑瘫座谈会确定的小儿脑瘫和膝反张诊断标准,并且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均能够坚持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训练。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将108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患儿。观察组中有28例男性患儿和26例女性患儿,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5.2岁,平均(2.57±0.62)岁;对照组中有29例男性患儿和25例女性患儿,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5.1岁,平均(2.63±0.63)岁。两组患儿全部一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能够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综合康复,给予观察组患儿家庭护理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如下:
1.2.1综合康复
进行治疗前为患儿进行评估,每周给予患儿进行综合康复5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后再次进行评估。
1.2.1.1运动功能训练
以患儿的年龄及治疗依从性作为依据,给予患儿相应的训练方法:①爬行训练:使患儿的膝关节呈屈曲位,有利于对其反张的情况进行纠正,并且能够增强患儿对膝关节的控制能力,有利于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协调;②膝两点跪位:注意指导患儿坚持双膝与肩同宽,伸髋并屈膝,使膝关节进行负重,连续5——10min;③蹲起训练:指导患儿下蹲时使膝关节弯曲至90°,站起时保持膝关节微曲,避免出现膝过伸的现象,保持正确的姿势连续进行蹲起50-100次;④站立训练:患儿站立时,治疗师应将双手固定于患儿的膝关节上部,并逐渐用力将膝关节向前推,使患儿的膝关节呈屈曲10°——15°的姿势,同时要求患儿的头部、躯干与下肢都能够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并将此姿势保持10min;⑤跪立推步行器行走训练:对患儿的膝反张情况进行纠正,并强化患儿对膝关节的控制能力,每次进行5——10min;⑥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强化患儿股四头肌的肌力,增强患儿进行膝关节前屈的力量,改善患儿的腓肠肌痉挛功能,缓解其所导致的膝关节反张以及关节松弛的现象[4]。
1.2.1.2推拿按摩
根据中医理论,患儿发生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的主要原因,与患儿自身的肝肾亏损、脾气虚弱、气血不足、经脉失养、痰瘀阻窍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关系,因为患儿身体存在以上情况,所以能够使外部的风寒乘虚而入,并对患儿的经脉、气血进行侵犯,导致患儿出现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姿势异常等情况,特别是膝关节的反曲现象十分明显,所以对于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的患儿,进行治疗主要应该是为患儿进行补肝益肾、健脾益气、疏通筋络和矫正姿势。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以按摩和推拿为主,按摩的位置一般选择患儿的昆仑穴、三阴交、足三里、曲泉、梁丘等穴位,使用拇指的指腹点按于患儿的穴位,一般情况下点按的次数为10——20次;推拿则主要以患儿经络循行部位及肌肉的走向为根据,沿着患儿的循行部位进行推拿,以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之后于患儿大腿使用由上至下的手法直推5——10min[5]。
1.2.1.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属于运动功能训练以及推拿按摩的辅助疗法,能够降低患儿的腓肠肌张力并且增加四头肌的肌力。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物理疗法治疗仪是KX-3A型痉挛肌治疗仪,属于低频脉冲物理治疗仪,能够有效的松弛肌肉以及对患儿的肢体功能进行改善。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该治疗仪能够同时输出两路低频的脉冲电流,分别对患儿的痉挛肌和对肌进行刺激,对患儿的两侧膝关节同时尽心治疗,每次连续进行15min;之后采用KT-90A神经损伤治疗仪为患儿进行治疗,该仪器可通过患儿的皮肤电极将特点的低频电流作用于患儿的身体,对患儿出现损伤的神经进行治疗,从而增强患儿四头肌的肌力,每次连续进行min[6]。
1.2.2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主要是促进患儿家长对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的基本知识进行掌握,同时以患儿的家庭为主要环境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及指导,最大程度的促进患儿达到正常程度的运动功能:患儿的家长为患儿进行保护,同时使用患儿喜爱的玩具作为诱导,引导患儿进行坐立姿势的变换,以促进其进行坐位及立位的平衡训练,并能够逐渐的对自身的膝反张情况进行纠正。对于患儿进行训练的时间不作统一要求,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主要可以采用的时间模式为每日2次,每次30min,或是每次10——15min,并且每日进行训练数次,但是需要保证每日的训练时间在60min及以上,以下为几种家庭护理效果较好的训练方式:①爬行训练:患儿家长应该尽量减少抱患儿的时间,而是应该使用玩具等物品调动患儿进行活动的主动性,从而加速对膝反张进行纠正的进程和提高患儿对自身膝关节的控制能力,强化患儿运动功能的协调;②单双腿跪立训练:增加患儿采用跪立姿势的时间,在患儿看电视、玩玩具等时间,家长均可指导患儿采用跪姿,使患儿的膝关节控制能力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并使患儿的下肢肌力得到加强;③蹲起训练:指导患儿呈坐立姿势并且双脚落地,家长于患儿面前向后压住其双肩并让患儿站起,患儿进行训练初期可适当扶持家长,但家长需要求患儿能够逐渐独立站起,进行训练的同事需要督促患儿保持双膝微曲,避免出现膝过伸的情况;④上下楼梯训练:能够对患儿的膝反张进行有效的纠正,有利于增强患儿的下肢肌力,促进患儿的步态协调,逐一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时指导患儿保持膝盖微曲;⑤穿矫形鞋进行负重站立:患儿穿好长下肢矫形器以后,指导其对膝盖进行自由屈曲,但要求其不能进行完全的伸展,从而使患儿的膝关节保持在稍微伸展的状态中,有利于对膝反张的情况进行限制,并能够促进患儿关节的稳定性[7]。
1.3观察项目及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
因为目前尚无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所以本次研究根据既往文献以及小儿脑瘫康复标准为本次研究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进行制定,本次研究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患儿膝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肌力中有至少两项能够达到正常指标为显效;患儿膝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肌力中有至少一项能够达到正常指标为有效;患儿膝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肌力三项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52例,多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45例;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29%,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3.33%,并且<0.05,对比差异明显。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n(%)
3.讨论
膝反张是多数小儿脑瘫患儿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主要的发生原因是患儿的膝关节在负重的情况下导致控制能力下降,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患儿的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膝关节周围韧带发生松弛、股四头肌肌力下降、腓肠肌肌张力发生增加,一般在临床上,对于患儿采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推拿、穴位点按以及进行物理治疗,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但是,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其需要进行不间断的长期治疗,如果患儿的训练和治疗受到环境、场地、时间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进行训练和康复的时间就会相对缩短,患儿进行康复的效果就会随之降低。所以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与患儿相处时间最长的使患儿的父母,对患儿最关心和最了解的,也是患儿的父母,所以,对于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在其中加入家庭护理,能够增加患儿进行训练的时间,更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9]。
脑瘫患儿的家庭护理,就是在患儿的家庭环境中,由有患儿的父母或家人作为康复指导人员对患儿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在综合康复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家庭护理,患儿可以随时进行训练,能够有效增加患儿进行训练的时间和次数,也就能够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恢复[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52例,多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45例;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29%,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3.33%,并且<0.05,对比差异明显。该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仅给予患儿综合康复,给予患儿家庭护理结合综合康复,更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
综上,对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家庭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值得进行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蓉,曾敏,余志华等.家庭护理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1):474-475.
[2]曲航菲,周冬梅.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5):475-477.
[3]严善钟.“斜坡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的疗效观察[C].//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266-267.
[4]张红.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膝反张及踝足矫形器和弹力绷带的应用[C].//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284-284.
[5]王文亮.小儿脑性瘫痪膝反张临床研究——附50例临床观察[D].河南中医学院,2006.
[6]林萍,吕智海,许洪伟等.小儿脑瘫痉挛型偏瘫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6):79-80.
[7]孙乃睿.蹲起训练应用于改善小儿脑性瘫痪膝过伸的疗效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65-166,167.
[8]李润洁.脑瘫患儿踝足矫形器配戴前后对运动功能的量化评价[J].中国康复,2003,18(3):177-177.
[9]李珂.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1):123-125.
[10]张冬梅,梁兵.脑瘫患儿骨盆控制对改善膝反屈临床治疗分析[C].//2009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170-172.
论文作者:于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患儿论文; 膝关节论文; 小儿论文; 脑瘫论文; 家庭论文; 有效率论文; 功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