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技术现代化外部动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动因论文,教育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应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育问题、开发和使用各类学习资源的领域,目的是实现教育最优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之一,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美国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费正清教授说过:“每一领域内的现代化进程都是用各该学科的术语加以界说的。”如同任何的社会现代化一样,教育技术现代化也可视为一种现实的过程,即由本世纪20年代初期的视觉教育运动到今天蓬勃发展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这一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在教育技术手段这个物化的层面上,也体现在教育技术观念等理论层面上。可以说,教育技术现代化是在两条线上近乎平行地展开的。一是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它经历了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历程。一是教育技术观念的现代化,它经历了“手段”观(即教育技术指的是以各种教育机器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包括幻灯、投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过程”观(即教育媒体的制作和选择的内涵是一系列教学过程)——“系统”观。这标志着教育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教育技术由对具体的物质技术和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上升到关心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论和原则上来。其研究的领域也由单纯的辅助教学或教学手段上升到教学思想方法、教育或教学的评价技术;上升到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同时迅速地向教育和教学的管理、组织、规划等方面扩展,形成了以系统方法为中心的多层次综合的应用技术体系和技术学理论系统。
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就是教育技术理论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特别是心理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的借鉴和吸收,实现了自身理论的扩展与转换,推动了教育技术观念的现代化进程,并进而丰富和促进了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发明的程序教学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推动。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教育技术现代化主要是由于外源性因素的作用,这种外部动因可以归结为社会推动和组织推行两大类。
社会推动方式指的是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是由教育之外的社会施加的。这些社会行为主要有技术发展和工商利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以教育技术设备的不断发明和生产为前提的,没有电影的发明、电脑的出现,就谈不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们首先是以商品的身份面世的,这些商品面世后,除娱乐业、公共事业外,教育是其重要的销售领域。与此同时,制造商们也根据教育的需要进行技术开发,从而形成“教育产业”。
组织推行方式指的是政府组织及非政府组织对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政府组织推广教育技术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对教育的重视和满足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规模的需要。其推行的主要方式有建立相关机构、颁布相关法规和财政拨款。非政府组织为一些学术组织,主要通过学术研讨推进教育技术的传播与发展(这与前述的教育技术发展的内源性因素交织在一起)。在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组织推行方式以其群体的广泛性及政府行为的意志性给这一过程以强有力的推动。现在,既有教育技术方面的国际性组织,也有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民间团体,它们推动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作用正在日益扩大。
在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同国家的启动方式和外部动因并不完全一致,从而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社会推动和组织推行并举的复合模式,一种是组织推行的单一模式。下面通过对中、美两国教育技术发生发展的外部动因分析来阐述上述两种模式。
二
美国教育技术现代化启动和发展属于复合模式。
1.技术进步为教育技术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教育技术手段的进步与社会的技术革新基本保持了同步,在那些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特别是美国,教育技术设备的研制、生产具有雄厚的基础,从而具备了社会推动的条件。每当一种新的技术设备问世,就会形成一股将它应用于教学的热潮。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教育技术在手段层面也不断取得进展,同时也给教育技术理论以刺激,并形成新的思想和观念。
19世纪后半叶,幻灯作为最早出现的视觉媒体引入教学。20世纪初,又发明了听觉媒体留声机,于是电声教学蓬勃兴起。30年代,有声电影、幻灯、录音所开创的视听教育为教育迈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二次大战期间,教育电影更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详见后述)。二次世界大战后,彩色电视系统的出现突破了原有视听媒体不能及时传送、传播面有限等限制,使教学活动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现在,电视已成为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强有力手段。随着微电子、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育电视系统正在向小型化、数字化、多功能化发展,使得当代的电视教学技术更为现代化。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以计算机为核心时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工商利益是推动教育技术应用的强大动力
世界范围的教育技术现代化始于20年代美国的视觉教育运动。有趣的是这一运动主要是由工商企业推动的,而教育界则是被动地接纳了种种教育技术设备,就连“视觉教育”这一概念也是由工商业界创造并推向教育领域的,其后才为教育界逐渐接受。190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公司出版了《视觉教育》一书,指导学校教师使用该公司制作的幻灯和立体照片。视觉媒体制造商为了争夺学校市场,纷纷用“视觉教育”名称标榜产品。有声教育电影也是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推广后才逐渐为教育界所认识和接受。计算机辅助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同样得到工业界的大力推动。世界上最早开展CBE试验的是美国IBM公司,这个公司于1958年设计了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此后CBE 系统开发逐渐成为工业界“教育产业”的一大支柱。
3.政府推行是美国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军事训练的需要,美国联邦政府教育办公室建立了战时训练视觉教材部,拨出巨额专款制作了大量系统的视觉教材,并购置了大量电影放映机,在短短6个月内, 把1200万缺乏军事知识的人训练成为海、陆、空各种作战人员,把800 万普通男女青年训练成为制造军火、船舶的技术工人,教育技术迅速普及。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技术又一次迅速发展,其重要动因就是美国《国防教育法》的实施。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对美国震动极大,美国朝野反思落后于苏联的原因,归因于教育滞后。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授权联邦政府拨款,加大教育投入,以保证培养出质量和数量上均适用的人才,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该法律明确规定政府对教育事业拨款资助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视听设备的购置及对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研究的资助。60年代,美国总统签署通讯法案,给教育电视台拨出巨款,使得公共学校和大学的教学计划中绝大多数课程都程度不同地通过开放或闭路电视进行授课。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政府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总统教育技术计划”,要求在2000年以前把信息高速公路连到美国大中小学的每一间教室和每一个图书馆,每个学生都能使用计算机。由此可见,美国政府通过立法、拨款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4.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为教育技术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武装
如上所述,政府组织主要通过机构、立法、拨款为教育技术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证,与此相伴随,教育技术的民间协会与研究机构则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和推广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层面的发展,而这正是教育技术现代化未来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从这一点来看,非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对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大。
在美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视觉教育运动期间,即有多个全国性的视觉教学专业团体相继建立,其中就有全美教育协会视觉教学部(DAVI),即今天的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前身。1947 年, 视觉教学部改为视听教学部,从1948年起该部开始系统收集并推广视听教学的信息,组织视听教学课程计划和教材的交流,资助制作和供应各类视听教材,培训视听教学专业人员,开展视听教学研究,出版了《视听传播评论》(AVCR
AV Communication Review)和《视听教学》(Audio- Visual Instruction)。这两个刊物对视听教学领域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的交流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61年,DAVI成立了“定义与术语委员会”,探讨从学习理论和传播的角度重新认识视听教学的理论问题,这是视听教学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70年DAVI正式定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随之把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和实践领域称之为“教育技术”。这表明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经形成。自70年代以来,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四易其稿,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也说明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推动教育技术向前发展。
三
中国教育技术现代化启动和发展属于单一模式。与美国相比,教育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则主要得力于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推行。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端于南京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1922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开始用幻灯、电影宣传棉花种植。1932年,教育界在南京成立了“中国电影教育协会”,这是我国最早的群众性教育技术学术团体。193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政府电教机构(1940年两会合并为“电化教育委员会”)。1936年,教育界人士在讨论当时推行的电影、播音教育的定名问题时,提出并确认了“电化教育”这个名称。此后,这个词被普遍采用并沿用至今。自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缓慢,影响不大。
我国电化教育的迅速发展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的重视和学术组织的推动使我国的电化教育事业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向前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时期发展教育事业的大致方针,为发展电化教育奠定了基础。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同年,原教育部组建了电化教育局(后改为电化教育司),负责管理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并制定了全国电化教育发展规划。在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全国电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高等学校,大多建立了电教中心,师范院校并成立了电教系或教育技术系。在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为电教拨出专款,用于购置电教器材设备,使各级学校和电教馆的设备状况不断改善。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到1995年,我国已形成了由中央电大和各省市电大组成的、覆盖全国城乡的广播电视教育网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系统。从1979年到1995年的十五年间,电大共培养了普通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67.8万人,其他非学历教育学生3000多万人,近200万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收看了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节目。1987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正式成立,各地方教育电视台与中央教育电视台共同构成了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传输网络系统。1988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学校电化教育工作暂行规定》,对学校电化教育机构的设置、任务等作了规定和要求。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加快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把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也更加重视教育技术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并从立法等方面加以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66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原国家教委将电化教育司升格为电化教育委员会, 加大了对电化教育的领导力度。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抓好教育卫星电视接收和播放网点的建设,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1999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性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国家在加强立法、建立相关教育技术管理机构的同时,还通过拨款和教育技术设备的统购统销及分配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如1978年成立的教育部教学仪器设备公司及其下属各设备采购供应站,其职责就是掌管电化教育器材的统购统销,国务院其他部委也为所属高校配置了电教设备。
与此同时,全国和地区群众性的电化教育学术团体纷纷成立。各省、市、地区、高校共成立了数十个电教协会、研究会,如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各省高校电教研究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电教学术团体积极组织理论研究、专题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教育技术讲座,培训专业骨干,出版教育技术刊物,成为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启动和发展主要是由政府和民间学术团体来实施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单一模式已有所变化,即社会推动因素有所增加,成为一种以组织推行为主、社会推动为辅的过渡模式。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我国工业界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教育技术设备和器材,并通过灵活的销售策略把产品推向各级教育机构。(2 )国外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涌入中国,给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以有力促进。近十几年来,几乎所有的高技术电教设备如摄像机、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大屏幕投影等都是由国外进口的,它们大大改善了我国的教育技术手段。(3)近几年来,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界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其中包括部分民办科技企业)如科利华软件集团将其研制和生产的方向定位在教育,开发出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通过非政府渠道推向教育,这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单纯依靠组织推行的模式。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经费来源的多样化,社会推动对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