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线条成就自强自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粗线条论文,自立论文,自强论文,成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粗心”父母,“放心”孩子
2004年5月,还差1个月就要高考的儿子张思玉由美国暨欧洲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推荐,被直选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环境工程系学习(注:英国剑桥大学从2002年起在中国大陆直选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本科段学习)。
说实话,儿子做出这个选择之初,我心里充满了疑虑——不知儿子能否顺利适应国外的生活,而在去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两个月,18岁的儿子在发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爸爸妈妈,幸亏你们是粗线条的父母,幸亏你们没有从小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们欣慰地感到:孩子终于长大了,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
一、做粗心父母,让孩子自己上学
我和爱人都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又都属于事业心强的人。因此,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各自的工作上。对于儿子,我们是很关心的,但这种关心不是通常意义上嘘寒问暖,生活中处处关照的那种。我们认为对孩子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他的物质要求,局限于温馨幸福,而应该尽早让他独立自主,有独闯天下的生存能力,进而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更着重于思想品格、意志毅力方面。孩子6岁上学,我只在报名当天,带着孩子去了趟学校。临出家门,我告诉他:好好记着路,以后上学、放学就要自己走了。儿子很惊讶地看着我:啊?全靠我自己呀!我说:对,学校离咱家不到两站地,你出门就沿着人行道走,放学时跟着少先队路队走过马路。这点小事情,妈妈相信,你一定行!就这样,儿子小学6年, 我只接送过这么一次。
当然,为了每天及时掌握儿子的动向,我跟他约定,下午放学一到家,要给妈妈打个电话。
二、对孩子事事依赖,要“狠心”拒绝
我在一家中德合资公司做人力资源部工作,每天工作很忙,有时候不能准时下班。为此,我要求儿子从小就要养成良好习惯,学习上自我管理,自己调节时间。儿子业余学习只投入60%~70%的精力完成课堂、课外作业。儿子写作业速度快,可以节约30%~40%的精力忙课余生活:与同学交往、玩游戏、上网等。对儿子的功课,我们坚持,不懂的可以问,在儿子上小学的几年里,我们只是偶尔地检查过他的作业。
放手并不等于放纵。在这种硬性措施下,儿子小小年纪被推上了自我管理的前台。很早就养成了一切靠自己的习惯。有一次,儿子早早做完作业,因为急着看动画片,收拾书包,却把数学书落在书柜上。我看到后提醒儿子,正看动画片的他连声答应,事后又忘了。
第二天我刚到单位,却接到儿子打来的求救电话。我很坚决地回答:“不行。妈妈有自己的工作,不能围着你转。再说昨晚已提醒过你了,你没动,这是你的责任,后果也要自己承担。”
当晚回家,儿子告诉我,是自己找另一个班的同学借的。
在生活上,我们一点不娇惯孩子,因此,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得承担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擦皮鞋、扫地、洗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能定好闹钟,每天按时起床,放学回来自己用洗衣机洗校服,家中无人时给自己做蛋炒饭、煮面条。自己安排诸如考试复习、到辅导班上课等事情。每周日英语班上课时间早,开始,我也早早起床,为他准备早饭。后来,他主动提出,您不用这么辛苦,我自己煎个鸡蛋、热杯牛奶,再吃点面包就行了。结果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我就没有再为他准备过早饭。
有朋友看我这样对待儿子,曾半开玩笑地说我“心狠”。我说,我才是真正的疼爱。真的,我明显感觉到,儿子与同龄人相比,生活能力强、闯劲大。
三、每天为孩子读一段伟大的故事,让他从小就有“雄心”
对儿子生活上粗放管理的同时,我们都非常关心儿子的精神世界。他刚上小学,我就找了一本《少年周恩来的故事》,每天念一段给他听,给他讲解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进而成为国家栋梁。见儿子对此听得很认真,我就列了一个计划,把古今中外英雄、伟人的故事一一讲给他听,到了小学四年级以后,就由他自己读。
我爱人是较早去外资公司工作的,实践中感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国际化越来越重要。不敢说一个人一定要学贯中西,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开阔眼界是很有益处的。因此,我们商定,将来无论孩子选择什么专业,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到国外去几年——不单是接受专业教育,更重要的是体验异国风情,了解中外不同的民族文化、思维方式。
我们从儿子5岁起就让他开始接触英语——没有报班, 只是买了一些相关的磁带每天听,多听听,听懂了外国人说话,长大好出国留学。
儿子读初中在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临近开学,我们和他有过很多次深谈,主要问题就是关于他的十年目标,我们告诉他,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这样才有奋斗的动力,当然还不能是一时冲动,奋斗几天就泄气,只有朝着目标不懈努力,人生才会不留遗憾。
后来我们有了一致的认识,儿子要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三年后考入重点高中,六年后争取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学有兴趣的专业。十年后,大学毕业争取公费留学,或者是自费出国。之后的发展就要看你个人的爱好。
在随后的六年中,儿子踏踏实实地学好各门功课。还利用业余休息时间报名参加了北京新东方英语培训学习口语,使英语口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觉得儿子这股学习劲头,主要是他自己心中的目标在起主导作用。
四、鼓励孩子,有自己的“决心”
进入高中之后的儿子明显地长大了,开始用一种成人的眼光看待事情、分析问题。
高一下半学期,他提出要买电脑,我们同意。有了这台电脑,他对英语的热情更高了——使用电脑上国外网站浏览,学习英语。看到他对学习这么投入,我们心里挺高兴——这说明儿子对新东西有兴趣呀!
我们对儿子从来没有定任何学习指标、要考什么什么大学,反而儿子给自己制订了很雄伟的目标。照我们的心思,依儿子现在的学习成绩,考上一所重点院校是应该没有问题的。没想到,高二上学期,儿子又冒出个新想法——
他从美国暨欧洲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网站上了解到,优秀高中生可以直升海外著名大学。
儿子把了解到的信息向我们做了通报,做出今年不参加国内高考,直接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再说,英国剑桥大学的学制要比美国的短。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般是三到四年。上完三年,就可得到学士学位;上完四年,下来就是硕士……听到儿子这个决定,我们都觉得不可能,哪有这样的好事情。再说咱家又没有门路,我看这事情有点玄。
这件事情,儿子不断地磨我们。儿子说:“你们就让我自己做一次主,我肯定能行,你们放心好了。再说,早点到国外接受大学教育,我年纪小,语言关、文化关都好过。”后来,还是我爱人拍板:要出去可以,这件事情只能由你自己来办,我们是帮不上什么忙的。没等他爸说完,儿子就抢过话头:放心!要是我自己连国门都出不了,那只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了。本来是想以此推托儿子的,却被儿子逼得没了退路。我爱人私下对我说,豁出去,让他试试,不成也就死心了。
儿子吃了定心丸。暑假,儿子报名参加了由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暨欧洲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举办雅思考试培训班学习。结果,儿子全力突击,雅思考试一次通过!
寒假,儿子用自己积蓄的压岁钱及我们资助的钱,实地到英国剑桥大学考察,并受到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女王丈夫菲利浦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接见。
儿子的办事效率还挺高。高考临近,儿子首先从网上下载表格,向美国暨欧洲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剑桥大学中国遴选委员会递交了申请及相关证明。经过考察,儿子正式接到英国剑桥大学环境工程系录取通知书。
18岁的儿子带着我们的牵挂独自离家去了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一周后,第一封电邮告诉我:初到,对饮食有点不适应,但会很快适应这里的生活习惯。一个月后,称:一切好转,学习甚忙。半年后儿子发来的电子邮件铺满鲜花:祝贺我吧,成绩全优。放假时,儿子没回来,被邀请作为社区的中文老师。那一刻,我真的为儿子感到欣慰和骄傲。
标签:剑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