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变革:2000-2007,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中小学论文,生存状态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0)03-0058-06
一、问题提出
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教育在实践层面取得成功的命脉所系[1]。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全民素质的关键。然而,探究教师队伍建设首要是要了解教师的生存状态,因为教师的生存状态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育效果。
国内关于教师生存的研究也较多,但基本都是横向的研究,从纵向对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还基本没有。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园丁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专项计划、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从而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有效解决了教师工资的拖欠和发放问题,逐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应该说,这些法规的颁布和措施的实施,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提升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而做的有力尝试。作为教师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村教师,分析他们在这些政策法规实施前后生存状态的变化,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都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7年选择了甘肃省的20个县,从中抽取42个乡作为小样本,抽中的42个乡中共有700个村,从700个村中抽取100个村作为村级小样框。并对这些村的教师发放了问卷(见表1)。
有学者认为,在缺少完美的演绎理论情况下,从归纳角度去选择投入要素数据进行分析也是适合的。[2]本研究也是基于对前人研究归纳的方法,主要采用教师工资、工作负荷、进修与培训、社会地位、职业满意度、学校管理、人际关系与社区环境等指标来分析教师的生存状态。调查中我们采用团体填写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调查前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对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统一解释和说明,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工资
工资状况不仅是衡量职业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教师生存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教师工资待遇长期处于偏低的状况,山区的穷教师多得不胜枚举,即使是在繁华的城市,也有相当一批教师收入处在金字塔的底层[3]。这种状况近年来是否有所改善呢?
图1 教师工资变化图
从图1可以看出,2000-2007年期间,教师的工资发生了明显变化,月平均工资由2000年的524.7元增至2007年的1218元,7年间增长了1.32倍,平均年增长99.1元。
按照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工作匹配模型的观点,个人的能力和工作岗位的特性共同决定了一个人在某个工作岗位上的薪酬。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事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工资应当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师法》对此都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尽管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增幅较大,但教育系统平均工资仍不高,据2007年和2009年中国行业收入排行榜的调查显示,教育系统在国民经济十二个行业中还居倒数二三位。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工资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没有因此缩小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教师的付出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酬薪,尤其是在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国家的特殊补贴幅度太小,教师只能拿到“国标”工资,地方财政补贴无法按时足额兑现。基于这种反差,有超过44%的教师对自己的工资感到不满意,有超过8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福利不好。
(二)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地位越高,社会地位也越高,但是经济地位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地位的变化,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是因为,职业地位的高低除了受收入影响外,还与职业的特性有关。教师在社会中往往扮演着三种不同的角色,即宏观的社会角色、微观的社会角色和微观的课堂教学角色。这三种角色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们对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看法。
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师认为他们所在的社区对教师不尊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与人们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有关,长期以来,人们还没有走出自教师职业存在以来一直延续的深层认识框架,将教育工作的性质局限于“传递”的狭窄范围,缺失了职业应有的内在价值——人类心灵的塑造;另一方面由于受“官本位”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驱动,人们往往将权利和经济作为衡量职业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教师职业在这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竞争中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因此在人们眼中备受歧视。
(三)工作负荷
适当的职业压力是必须的,但当这种压力过大时,就会对身体和心理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每天的生活紧张得像上足了弦的陀螺,高速运转着[4],这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这主要是受农村中小学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否发生变化呢?会不会给本来已经超额负荷的教师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呢?
图2 教师周课时数
从上图可以看出,周课时数在10节以下的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减少,11—15节、20节以上的明显增多,其中在20节以上的从2000年的11.2%增至2007年的20.5%,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从教师的平均周课时数来看,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即从2000年的14.88节/周增至2007年的16.21节/周。周课时数的增加,主要是在没有新增教师的情况下,新课程要求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等所致,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重开课的现象。除了任教的课时数以外,教师每天用于教育教学的工作时间也是教师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年来教师花在其他教育工作上的时间有所减少,总体上从2000年的44.54小时/周减少至2007年的37.05小时/周,减少了16.8%。
我们将教师的周课时数(按每节课45分钟计算)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时间相综合,就能很好地衡量教师的工作负荷,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尽管教师的周工作时从2000年的55.7减至2007年的49.21,减少了11.7个百分点,但仍平均每天接近10小时,教师的工作压力依然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的不合理和教师数量的结构性短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以压缩编制和效率优先、城市优先为导向的,存在编制标准整体偏紧、城市偏向和城乡严重倒挂的突出缺陷,与我国广大农村地广人稀、生源分散、交通不便、学校规模较小、成班率低,存在大量村小特别是尚存在10万个分散教学点的实际情况严重相违[5]。教师数量的结构性短缺,使得兼教现象越来越普遍,类型越来越多。2004、2007年的调查显示,兼教课程在4门及以上的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8.1%和35.8%。在这种高负荷下,“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到了下班的时候,感觉已经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做任何事情;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早晨起床时感觉很疲乏,因为不得不面对又一天的工作;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觉得近来记忆力有下降的趋势和从事这份工作以后,变得比以前烦赚易怒了”[6]。
(四)进修与培训
接受进修和培训既是教师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增加教师培训次数,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是保证教师从一个课程改革的怀疑者、观望者到忠实实施者、创造性实施者的重要举措。
图3 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学习情况调查
从图3可以看出,近年来有超过52%农村教师都参加了提高学历的学习,这使得教师的学历得以迅速提升。据统计,2007年全国小学高中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9.1%,初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7.18%。其中农村分别为98.97%和96.74%。中小学教师学历的达标,预示了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即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应由学历提高向能力提升转变。因为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新一代人才的培养者,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发展,才能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而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教师知识更新与能力发展的加速器。那么,近年来以促进能力为本的教师培训又如何呢?
调查也显示,教师的培训情况并不理想。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有51.3%的教师没有参加过“教育项目专家进行的短期培训”,仅有3.9%的教师每月参加一次;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教师参加乡级、县级、市(区)级、省级的培训次数平均为3.66、1.72、1.51、1.18次。可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师接受高层次、高规格的培训并没有明显增加,这无疑对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实施增加了难度,也因此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五)职业满意度
对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和满足感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推动教师工作的动力和教师个人正确教育思想的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条件简陋、管理缺乏人性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并不高,他们常常在一种倦怠的、被动的、疏离的空间中生存。
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有70%以上的教师安心本职业,有60%以上的教师不想换职业,这说明绝大多数农村教师的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他们的职业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纵向比较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在安心工作方面,2007年和2000年相比,下降了24.5个百分点(不包括20.6%的持观望态度者);在想换职业方面,2004年和2000年相比增加了12.4个百分点,2007年也达到了20.8%(不包括31.2%的持观望态度者)。这种综合症是反常的,因为许多“教师带着热情和奉献的精神开始他们的工作,有一种意识,即他们的工作对社会是有意义的,并会获得个人巨大的满足”,这种意识在消散,由于“教学工作不可避免的困难……与个人的问题和脆弱性相互作用,以及与社会的压力和价值观互相作用,产生出一种受挫的意识,迫使人们对从事该职业的可能性和相对其进行投入进行重新评估”[7]。这种意识反映在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上,就使得教师的职业满意度相对较低,并使部分人产生离职意向。
(六)人际关系与社区环境
教师“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和他周围环境的心理因素与力量”[8],而教师与其他同事的人际关系和社区环境对教师的影响无疑是其中的首要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其自身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86%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与同事的关系很好,但在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上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不足60%。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除了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以外,还与学校是否重视与社区的合作有关。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越紧密,家长的支持力度就越大。调查发现,2004年校长非常重视与社区合作的为17.8%,2007年为20.8%。可见,校长在重视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将学校与社区紧密联合起来,充分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积蓄社会力量共同办学,使家长感受到学校既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也是自己温馨的家园时,才能打破长期封闭办学的弊端,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农村教师工资的增加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待遇较低的境况,教育系统在国民经济十二行业中还居倒数二三位,教师的社会地位依旧很低;农村教师的周工作时不断减少,周课时数不断增大,教师兼课现象日益严重;农村教师的培训次数少,培训质量低,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日益下降,尤其在是否安心工作和想换职业方面都超过了12个百分点;农村教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学校管理不民主、缺乏与社区的联系。
根据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教师工资责任重心逐渐上移,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实行梯度工资
近年来,中央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但仍无法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国标”工资以外的地方性财政补贴)。因此,建议不仅将农村教师工资责任重心逐渐上移,由“以县为主”过渡到“以省为主”,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使教师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要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实行梯度工资。目前贫困地区教师补贴仍是象征性的,补贴的额度严重不足,补贴的方式是平均分配。建议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应由国家或省级财政直接拨付,既要加大补贴的力度,又要实行等级制,即根据教师在农村学校的工作年限和工作业绩,可考虑每五年设一等级,逐级提升,真正从一种社会的观点吸引教师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和团体中,建立一个“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农村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不断吸引广大优秀青年从事农村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减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按需设岗,采用多元化的教师编制标准
农村教师工作负荷过大的直接原因是农村教师的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因此在农村地区,可考虑采用多元化的教师编制标准。多元化的编制标准要求打破刚性的教师编制,以学生人数和班级数为基准,兼顾学校特点、学生规模和学科发展,辅以适当的附加编制(如教师年龄、性别、民族等)。特别是对于边远山区、牧区、民族地区和分散教学点、寄宿制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为这些地区和学校配置一定比例的附加编制。
(三)增加高质量、高规格培训的次数,采取以实践导向和按需为主的培训模式
现阶段教师的培训,要从以提高学历为主向提升能力为主转变,不仅增加教师培训的次数,使更多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我提升机会,而且要将教师的培训机构逐步上移,主要以当地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为依托,采用高水平师资队伍进行高质量、高规格的培训。在培训模式上,要改变以新课程理念为主的理论研修,创设以实践导向和按需培训为主的教师培训,根据教师的需求加强教学方法和学科专业知识培训,采用专题研修、校本培训、观摩示范等形式,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
(四)赋权增能,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校长既是师生的服务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作为领导者与管理者,首要的是要处理好与学校教师的关系,建立团队精神。校长要相信教师,对教师有信心,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实行校务会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管理的科学性与民主化。这是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前提,也是集思广益,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根本。
(五)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两基”目标的实现,充分证明了我国仅用1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回顾这段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民群众的配合与支持,这是“两基”前进的不竭之源。现阶段,尽管普及义务教育的历程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但是切实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建立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使更多、更优秀的社会青年关心、热爱、支持和服务于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教育事业,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将教师生存状况的改善作为国家行动,不断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