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对高校的图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创新型策略以增强高校图书管理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对高校图书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图书馆,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好图书管理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探究、不断思索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图书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越来越明显。在外部多变的环境下,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发展情况和处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成立信息化建设小组,从整个图书馆的发展高度上对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研究,实施长远规划,形成相应的发展制度,协调各部门发展。再者,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筹划,严密组织相应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相应的建设活动,将信息化建设活动分工到各组和个人,实施责任制度。最后建立成熟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机制,吸引有能力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在图书馆内建立一支成熟的、高素质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辅助规划作用,从而不断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脚步。
二、创新图书管理模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促进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同时,计算机的应用也已经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与各个部门之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效图书管理中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管理、借阅、流通工作的效率,对现代高校图书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推动力。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社会图书馆,他们的价值不在于藏书量的多少,而在于读者能够获得多少知识量,与能够得到知识资源的多少,这与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有关系。图书馆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读者获得图书资源信息量的快慢,所以说,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提高工作效率,向读者提高更高服务质量的首要条件,也是影响读者获得更多知识资源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图书馆正处于向信息化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合理高效的应用到图书馆的管理中是各高校图书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力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设备的投入
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来说,一方面是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相关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首先,高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相关电子信息设备对于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其次,不同高校之间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在进行自身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建设时,不能够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经验,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设备的配备工作,保证相关基础设施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最后,要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能力,现代电子信息设备的操作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因此就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相关设备的认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优化图书馆的网络管理体制
网络建设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部分,通过网络建设能够实现校内网络资源的共享,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图书馆当中的海量资源,也能够吸引学生多多进行图书和资料阅览。因而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高效完善的网络支持,所以实现图书网络资源的联合和共享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强对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将图书馆内的资源转化为网络资源,并对电子图书馆中的内容进行建设,加强校内网络建设,整合校内网络资源,将校内图书馆系统和高校其他系统资源整合到一起,并可根据学生的专业或是年级进行划分,从而提升图书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五、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建设富有特色的服务
针对高校图书管理而言,需要使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具备一定的特色。当然,图书馆的特色知识信息服务并非对一般读者的常规服务进行排斥或者削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需要在搞好一般读者常规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提供超常规的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生命就是特色服务,缺少了特色就缺少发展潜力与竞争力,就会逐步地丧失生存和发展的价值。高校图书馆需要建设属于自身的特色馆藏,选好特色馆藏文献,将全文数据库做好,且加速上网,从而共享各个高校的信息资源,互补优势,最大程度地实现读者的需要。
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阻碍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理论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高校可以每年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参观,或派遣骨干人员参加各地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培训,学习其他图书馆的管理经验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高校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推动员工素质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总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高校图书管理中,对高校图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高校图书服务于广大师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获取资源和知识的重要场所,必须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紧跟时代的脚步,使高校图书馆发挥最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黎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与科技,2016,(15)。
[2]索晓欣 试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院学报,2015,(17)。
[3]陈晨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浅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论文作者:侯智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图书论文; 高校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图书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计算机信息论文; 设备论文; 《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