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落实要求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在这一重要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开始了创新变革的发展。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面临着极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难度。语文作业的设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落后的作业设计模式,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及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设置模式,并对作业的落实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让作业推动语文课堂教学全面进步。
2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对作业进行合理设计与布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有很多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如果小学生能够每日坚持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到期末时通常可以记住所学知识的90%左右,如果学生只是每日坚持听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到了期末时则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20%左右。很显然,这两个数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也给予了师生深刻的启发。作业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已经对语文教学和学生能力发展形成了限制,影响了作业在巩固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方面价值的发挥。为了转变现状,教师需要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着手,改变学生不愿意主动完成作业的情况,调动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在创新性的作业支持下拓展学习空间和锻炼语文能力,扎实有效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
3 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
3.1 小学语文作业缺乏趣味性
语文作业缺乏趣味性,学生即使完成作业态度上也很不情愿,如此就会使作业的价值大打折扣。多数语文老师在上完一课新课之后,都是千篇一律布置抄生字,抄课文,机械地抄写,重复做题,学生全无兴趣,更别说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于是,应付、潦草地完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无端滋生,更没有语文能力的习得。
3.2 小学语文作业缺乏有效性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学习必须面向生活,老师应该积极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和文字运用的领域,积极构建与各学科间的学习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学生能运用灵活的方法去学习、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掌握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作业的内容时,既要强调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落实,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措施
4.1 分层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对于知识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存在差异,学习成绩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层次学生情况分别进行设计,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班级当中成绩优秀和较差的学生所占比重较小,成绩中等的学生占较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设计能够满足中等生要求的作业,这样能够将作业的激励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所有学生均能够体会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除此之外,针对那些掌握知识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针对那些成绩不好同时不愿主动完成作业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进而使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
4.2 注重创作,张扬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格健全的人。人格健全的重要体现是自我肯定、自我和谐。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围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一目的来进行,使人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都是独特的。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在条件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留不同形式的作业。文学作品中的创作是文学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常表现为文学家内心的矛盾,对理想的渴望、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的希望。名人本就是一本厚重的书,从他们那里会获取很多收获。让学生在对文学家及其作品的思考、探索、完成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个性。
4.3 拓展课后,影响深远
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是课后作业的设计,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已具备的能力参差不齐,也各有不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准备地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还能提高作业完成的有效性,获得满意的效果。如,我在教学《礼物》这单元课文后,我设计一个“作业超市”,“商品”如下:(1)挑战一分钟记忆———会读会写本单元至少20个词语。(2)采集创编———会用本单元至少三个四字词语说一段话。(3)谚语和歇后语各3句。(4)以“礼物”为主题,出一份手抄报。(5)自主设计一个最好的礼物送给长辈,并把送的过程写成周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以上三项作业完成,有能力的可以挑战四项、五项完成。
4.4 培养学习兴趣,保证作业设计趣味化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缺少的内驱力。为了保证作业安排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要求,教师需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设计作业的重中之重。其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体现出对学生作业设计权及选择权的尊重,这一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也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例如,在教学完《掌声》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练习题,主要针对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运用填空、造句、猜字谜等方法进行巩固性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主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和语文学习的乐趣。其二,教师要设计新颖有趣的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完成语文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作业设计有针对性。例如,在教学完《莫泊桑拜师》后,教师可以采用复述文章的形式,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然后展开评比活动,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使作业形式更加新颖独特,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5 结束语
总之,当前语文创意作业设计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和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以及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这些方式,不断提升语文作业的创意性,使其满足每一个学生对于作业的需求,将作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田丽丽. 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序列化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 于春侠,董丽芳.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62-63.
[3] 高华.唤起情境体验,设计语文作业[J].华夏教师,2018(30):51-52.
[4] 李智斌.如何优化设计语文家庭作业[J].江西教育,2018(30):37.
[5] 李传瑞.探讨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91+94.
论文作者:闫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