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铺子湾镇永团小学校 威远 642450)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确定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这一理念也确定了教师的角色及其作用,即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在学生阅读活动中就应起到引导、点拨作用。课堂教学中,瞧准时机,在画龙的同时,不忘点睛,适时地点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阅读教学点拔的时机与火候谈一谈自我的一些观点与同仁们商榷。
一、初读课文时点拨
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初读的方法,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改“教师出示阅读题,学生循着问题读书”的常规方法,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初读目标,促使学生由“情”性思维转向发散创造性思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边读,边批画、边思考、边利用工具书等思维活动过程,完成初读整体感知的内容,为细读部分打下基础。
二、理解文中关键字词时点拨,
由于学生原有认识和思维空间的狭小,对一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所呈现的意义很难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教学中,把握时机给予诱导点拨,触类旁通,发散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则会促使学生准确领悟。
三、理解重点句段时点拨
由于学生所学课文内容放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和来自不同的国度,有些内容学生是很难把握的。如九义教材十二册第五组三篇文章,所讲的事情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里,故事中的任务都处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之中,学生要想准确理解文中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必须先弄清有关“背景”。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时予以介绍,辅之以诱导,仔细分析人物在各自的特殊环境中的所做、所说、所思,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句段的深刻含义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了。
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时点拨
现行语文教材,插图已经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助课文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弄清故事情节,正确理解文中语句、段的深刻含义和课文蕴含的思想内容。教师在图文结合教学中,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等方式方法,给予有机点拨。注意观察图文中人物周围的环境、人物的动作、表情的变化,合理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思维定会豁然开朗。
五、回顾全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时点拨
老师在教学中,不仅交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且又直观现实地指导了学生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在阅读分析文章时,既学到了阅读知识,又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语文阅读学法指导与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处于困惑、迷茫、徘徊时,适时地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辅之于诱导点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一定会得到不断地拓展和提高。
论文作者:周敏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时点论文; 课文论文; 思维论文; 人物论文; 方法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