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之我见--兼与安蔚·傅商榷_工人阶级论文

马克思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之我见--兼与安蔚·傅商榷_工人阶级论文

对马克思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的几点看法 ——和安维复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几点论文,发展趋势论文,资本主义论文,看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安维复的《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一文(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以下简称《安文》所阐述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记在马克思名下的,但读后颇觉此文所述离真实的马克思相距甚远。现质疑如下。

(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响亮地提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以及他在煌煌巨著《资本论》中经过精深的科学论证得出的“剥夺者就要被剥夺”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理论指南。他的这个理论几乎体现在他的全部论著之中。1879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致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白拉克等人的信中写道:“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同哪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

现在,《安文》对我们说,所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云云,只不过是马克思的“一些论述”,由于长期来“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这些论述,因而在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的理解上就陷入了片面性。《安文》要求人们“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提示人们务必注意“马克思的另一些论述,按照这些论述,‘资本主义积累’还有另外一种趋势,它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同步萎缩,按照马克思的话说,这两大阶级日益变成‘多余的了’,行将消失”。很清楚,《安文》向人们介绍了一位与过去人们熟知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完全不同的“马克思”。这位“马克思”告诉人们的是:不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而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同步萎缩”,共同灭亡!如果这位“马克思”还相信辩证法,承认资本主义还要向前发展,那么这种发展也只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和什么阶级斗争,特别是和什么无产阶级专政、和什么社会主义全无关系!人们果真需要这样一位“马克思”吗?历史上果真有这样一位“马克思”吗?

我们的回答明确而坚定:否!否!否!马克思从来没有明说过,从来没有隐喻过,说什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同步萎缩”、“行将消失”!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直接间接地说过,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资产阶级不仅从社会的意义上,而且从生产过程的意义上,都已成为多余的阶级。说资产阶级是多余的阶级,只是表明了资产阶级的反动性、腐朽性,决非指资产阶级自行“萎缩”“消失”。

《安文》是怎样为“同步萎缩”、“行将消失”进行论证的呢?

关于资产阶级。《安文》最重要的论据有两条。其一是“从数量上看,资本的集中巨头不断减少,即资本家人数在减少。”这里,《安文》把资本巨头和资本家完全等同起来了。资本巨头只不过是垄断资本家、特大资本家,他们确实人数不多,但此外还有比他们人数多得多的虽不属于资本巨头但也是或大或小的资本家。即便在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小企业仍占90%左右,甚至更多。况且,资本家也并不等于全部资产阶级。那些虽不是资本家但尽心尽力为资产阶级剥削服务并从资产阶级占有的剩余价值中分得一星半点的政客和知识分子,也应当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其二是马克思说的“资本家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货币资本家以懒惰为职业而“从生产过程中消失”,并不意味着他们从社会中消失。“从生产过程中消失”的资本家仍然是占有资本并获取全部或部分剩余价值的资本家。如果“从生产过程中消失”真的就等于“从社会中消失”,那么,资本家占有的资本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又“消失”到哪里去了呢?显而易见,《安文》的这两条论据绝对支撑不住它的所谓资产阶级“萎缩”、“消失”的观点。

《安文》对无产阶级“萎缩”“消失”的论证更为离奇。《安文》本来说的是整个无产阶级“萎缩”“消失”,可用大量引文论证的只是体力无产阶级的“萎缩”。尽管马克思明确说过“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雇佣劳动者”,[①]恩格斯明确说过“脑力劳动无产阶级”,[②]《安文》也提到“‘以智力劳动为主的’雇佣工人”,可《安文》还是把脑力无产阶级排除在无产阶级之外。《安文》不顾及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不断运用于生产过程导致脑力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的大量论述,硬是用体力无产阶级的“萎缩”来证明无产阶级的“萎缩”。全体=部分,这就是《安文》的逻辑。

《安文》在“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后,介绍“给我们两点启示”,我们万万不可忽视。这“两点启示”清清楚楚地指出: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的前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早期(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不断演化,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向社会化和科学化方向的发展,资产阶级和(体力)无产阶级具有不断萎缩的历史趋势”,因此,如果我们现在还坚持当初马克思在两大阶级对立基础上提出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那就太墨守成规、泥古不化了。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这果真是马克思的观点吗?倘若马克思真有所谓在天之灵,见到今天某些号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如此弄得他面目全非,难道不会又一次愤然宣称“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吗?[③]

(二)

既然“资产阶级和(体力)无产阶级具有不断萎缩的历史趋势”,那么,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否随着两大阶级的“不断萎缩”,亦即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自行消解而进入无阶级社会呢?《安文》回答说:不!随着两大对立阶级的“不断萎缩”,“在资产阶级和(体力)无产阶级之间,必然出现另一个社会集团”。这个有取代、包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趋势的“社会集团”就是“中间阶级”。

为此,《安文》引证了马克思关于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阶级归属的分析。这些“引证”、“分析”虽然很简略,但意思还是明白的:一方面,他们具有某些资产阶级属性,另一方面,他们又同时具有某些无产阶级属性。由此《安文》得出了如下的结论:“马克思关于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阶级归属问题的分析预示着,在资产阶级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一个由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构成的‘中间阶级’。”这就是说,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断萎缩”而逐步发展壮大,并有取代、包容这两大阶级之势的是“由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构成的‘中间阶级’”。只不过,这个观点不是马克思明说的,而只是马克思“预示”的,而这个“预示”又是被《安文》首先发现的。然而,《安文》强加给马克思的这个“预示”是绝对不正确的。

马克思不是一个满足于、止步于“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折衷主义者。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奠基人,他深知:“辩证法要求从相互关系的具体的发展中来全面地估计这种关系,而不是东抽一点,西抽一点。”[④]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分析是十分具体的,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分析视角相联系的。事实上,马克思把资本主义企业中一般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归入无产阶级已经说得既确切又明白。正如《安文》所引证的,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脑力劳动为主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分工,“并不妨碍物质产品是所有这些人的共同劳动的产品”,“这些人中的每一个人对资本的关系是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如果读了紧接这句话之后马克思的又一句话,这个含义就更加明白。这句话是:“所有这些人不仅直接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并用自己的劳动直接同作为资本的货币交换,因而不仅把自己的工资再生产出来,并且还直接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他们的劳动是由有酬劳动和无酬的剩余劳动组成的。”[⑤]

令人生趣的是,《安文》对“中间阶级”立论的证明,恰恰起了证伪的作用,这或许是始料未及的。《安文》说:“这个‘中间阶级’的存在是知识阶层与工人阶级相互转化的结果。一方面,知识阶层从‘有闲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化,即知识阶层的工人化;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人阶级向‘以智力劳动为主的’工人阶级转化,即工人阶级的知识化。”这段话至少有三点失误:一是把知识阶层与工人阶级相对立,提出阶层和阶级相互转化的命题;二是提出把本来就属于无产阶级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向工人阶级转化”;三是把无产阶级内部体力劳动阶层向脑力劳动阶层的转化混同于无产阶级向“中间阶级”的转化。

《安文》在此的立论和论证有多处的逻辑混乱。它不是把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相对立,而只是把资产阶级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无产阶级相对立,所谓“中间阶级”不是存在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而是存在于资产阶级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无产阶级之间;它通过论证展示,“中间阶级”是由“知识阶层的工人化”、“工人阶级的知识化”而来,而无论是“知识阶层的工人化”,还是“工人阶级的知识化”,指的都是“以智力劳动为主的”无产阶级,而和所谓“中间阶级”毫不沾边。《安文》所说的“由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构成的‘中间阶级’”完全是由作者臆想出来的。

马克思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当然很重视阶级和阶级分析。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就辟有专门章节论述阶级问题。马克思指出:“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⑥]历史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土地所有者逐步吸附于、消融于资本家,这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就贯穿于并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但是,即便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阶级结构也还没有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还有若干中间的和过渡的阶段到处使界限规定模糊起来”。[⑦]马克思所说的“中间阶级”,若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中间的和过渡的阶段”来把握,或许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意。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在论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时,就说到“中间等级”,并且明确指出“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⑧]历史进程昭示我们,这部分人时时刻刻都想爬升到资产阶级,但能够如愿的只是极少数,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中间等级”,和我们常说的小资产阶级是大体相当的。1919年10月,列宁曾明确地提到“中间阶级”,认为它们中间地位表现在一是劳动者,二是“小业主、小私有者、小商人”。[⑨]这样来看,马克思说过的“中间阶级”和《安文》所说的“由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构成的‘中间阶级’”完全是两码事。

《安文》还提到马克思说过的“中等阶级”,并把它看成和“中间阶级”是一回事。笔者没有见到马克思对“中等阶级”的解释,1881年8月,恩格斯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中等阶级”所指十分明确,一是在“中等阶级”之前用“资本主义”一词加以限定,二是用括注点明“资本主义中等阶级”“法国人把它叫做资产阶级。”[⑩]恩格斯在1888年1月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撰写的序言中说过,“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的运动”,这里的“中等阶级”是指“站在工人阶级运动以外”的“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和“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11]“中等阶级”究竟所指为何,“中间阶级”和“中等阶级”含义是否相等,这些当然可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马克思绝对没有把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划入“中等阶级”之中。

(三)

《安文》在行文上有一个特点:引证多。全文近8000字,引证马克思的话在70%以上。在某种意义上,《安文》是用马克思的话连缀而成的。问题是,《安文》大量引用马克思却未能得出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其原因,一是引证得不对头。比如关于体力无产阶级不断萎缩的1000多字的引证得不出《安文》所需要的无产阶级不断萎缩的结论,关于知识阶层工人化、工人阶级知识化发展趋势的1500余字的引证得不出《安文》所需要的滋生出一个越出于无产阶级之外的“中间阶级”的结论。二是曲解。除前文已提及的将马克思的“资本家由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中消失了”曲解为资产阶级从社会上消失而外,以下再举数例。

《安文》引证说,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和管理者“是伙伴:一个是法律上的资本所有者,另一个,当他使用资本的时候,是经济上的资本所有者”。《安文》以此作为管理人员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论据。但这段引文被明显地曲解了。马克思是在阐述产业资本家付给货币资本家的利息的性质时作有关论述的。只要多看几句,意思一目了然。马克思说的是:“利息只是产业的、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付给资本所有者的一部分利润。因为前者只是由于有资本(货币、商品)等等才能占有剩余劳动,所以他支付一部分给向他提供这种手段的人。如果资本的所有者希望享受他的资本的职能,那末他只有在满足于一部分利润的条件下才能这样做。他们实际上是伙伴:一个是法律上的资本所有者,另一个,当他使用资本的时候,是经济上的资本所有者。”[12]马克思说得很清楚:“他们实际上是伙伴”的“他们”是指产业资本家和货币资本家,怎么能说成是“资本家和管理者”呢?

下面一句马克思的话用来支撑《安文》关于“中间阶级”的立论看起来是很有力的。这句话是:“介于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中间阶级不断增加,中间阶级的大部分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直接依靠收入过活”。然而,这段话的含义被《安文》曲解了。马克思的这句话(其实只是半句)是在《资本论》中评论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31章《论机器》时说的。马克思评论说,使用机器有两种不断交错的趋势:第一,使用尽量少的劳动来生产同样多的更多的剩余价值和纯收入;第二,一种趋势把工人抛向街头,造成过剩人口,另一种趋势又把他们吸收掉,但始终还是摆脱不了这种命运。所以工人完全有理由把他自己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看作某种与他敌对的东西;另一方面,资本家则把他当作一个必须不断从生产中离异的要素来对待。李嘉图在这一章中要努力解决的正是这些矛盾。接着,马克思写道:“他忘记指出:介于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中间阶级不断增加,中间阶级的大部分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直接依靠收入过活,成为作为社会基础的工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同时也增加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安定和力量。”[13]联系上下文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的这句话是在阐述使用机器的趋势时讲的,不是在专门论述中间阶级的问题;鉴于李嘉图在《论机器》一章中以及马克思在此前后都未确指“中间阶级”之所指,因此,对这里所说的“中间阶级”的含义可以研究。比如,能否从两大对立阶级的“中间的和过渡的阶段”去理解?抑或另有他意?从字面上看,这里所指的“中间阶级”似乎是指因机器使用而导致在劳动力市场上被抛来抛去的临时性失业工人。这些过剩人口在被抛向失业时得不到工资,在重新就业时因新找到的工作和他们原来掌握的技术不符合、工作不熟练,而只能得到较低的工资,从全社会看,这就成了“工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这些过剩人口不仅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资本家压低劳动力的价格,削弱工人阶级的团结,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就是“增加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安定和力量”。当然,这种理解也未必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但可以肯定的是,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中间阶级”绝对不是指《安文》所说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因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和体力工人同样出卖劳动力,同样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决不会成为“工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同样也谈不到他们会增加“上流社会的社会安定和力量”。

“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小(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正是这样”。[14]马克思的这句话也是被《安文》曲解后用来作为自己无产阶级萎缩和中间阶级发展的立论依据。马克思此语出自《资本论》第四卷第三册,马克思是在批判马尔萨斯为“上等”阶级和“下等”阶级的存在辩护时说这句话的。马尔萨斯在他的《人口原理》中说:“很清楚,不能所有的人都属于中等阶级。有上等阶级和下等阶级是绝对必要的,而且有这两个阶级存在是非常有益的。”马克思在引述马尔萨斯时,在“绝对必要的”之后插了一句:“自然,没有两头就没有中间。”此语适足以表明,“中间”的存在是以“两头”的存在为前提的,《安文》的“没有两头”只有“中间”的观点和马克思相距何远!

马克思引述了马尔萨斯并对其谬论进行了简明、犀利的评论后,接着说:“他的最高希望是,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少(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马尔萨斯自己认为这种希望多少有点空想。然而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正是这样。”[15]于此可见:一、马克思关于中等阶级云云是在评论马尔萨斯有关中等阶级的谬论时讲的;二、马克思说的“中等阶级”概念是直接从马尔萨斯那里借用过来的;三、这里说的只是“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相对地越来越小”而不是说的全部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相对地越来越小”,而且即便是“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相对地越来越小”的“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可见这里绝无无产阶级“萎缩”、“消失”之意;四、马克思在这里说的“中等阶级”和《安文》所说的“由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构成的‘中间阶级’”毫不相干。

《安文》还用对马克思关于信用制度近1000字的引证来证明“‘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是在‘旧的生产方式的’的母体之中就已经孕育成长起来”的,这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以股份公司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通过资本集中所形成的大量社会资本,仍然以私人占有为基础,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它只是“与私人资本相对立”。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化,“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16]

既然股份公司中的社会资本只是“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那么,这里就不存在什么“‘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错,马克思的确说过信用制度“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但仅仅有“过渡形式”并不意味着“开始过渡”,更不等于“完成过渡”。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到马克思在谈到信用制度时反复强调的“过渡点”的论点。马克思指出:“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另一方面,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本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17]

马克思在此说得十分清楚:凭借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建立的股份公司,只是走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点”,而不是什么“萌芽”。至于从这个“过渡点”如何向新的生产方式过渡,绝不是像列宁所尖锐批评过的经济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单纯依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能自发地自然地进行。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关于信用制度的章节所加的插话中明确告诉我们这需要“剥夺”。——股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最令人鼓舞地为将来由整个社会即全民族来实行剥夺做好了准备”。[18]在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机器的条件下,这种剥夺难以和平地实现,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了他们会运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要剥夺他们财产的人无情地实行暴力,这样,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就有了历史的必然性。

《安文》还提到马克思说过的“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并以此来证明“‘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是在‘旧的生产方式’的母体之中就已经孕育成长起来”。实际上这也是徒劳。马克思说:“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虽然它在自己实际组织中,当然到处都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生产出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19]具有“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的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仍然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旧形式”。了解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的人都知道,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主要是圣西门、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的确也曾热闹过一阵子,但只是昙花一现,先后都失败了。恩格斯曾经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对其前景很是乐观。[20]马克思说的“这种工厂表明,在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形式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怎样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21]或许也反映了他对空想社会主义者试验的某种乐观情绪。这句话的基本精神,对于奴隶制代替原始公有制、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资本主义制代替封建制无疑都是适用的,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需要研究了,至多也只是表达了马克思的一种设想。半个世纪后列宁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合作社时说:“为什么说自罗伯特·欧文以来所有的旧日合作社工作者的计划都是幻想呢?因为他们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者阶级的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而梦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因此我们有理由把这种‘合作’社会主义看作彻头彻尾的幻想,把以为只要实行居民合作化就能使阶级敌人变为阶级朋友,使阶级战争变为阶级和平(所谓国内和平)的梦想,看作浪漫主义的,甚至庸俗的东西”。[22]高放先生在评述空想社会主义者试验失败时认定:“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是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公社、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的。……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水火不相容。即便劳动人民自己能够集资办起公有经济,在当时条件下,由于势单力薄,犹如咩咩羔羊,很快就会被资本主义的虎狼吞噬掉。”[23]

1886年1月恩格斯在一封信中说:“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4]在实践已经证明在资本主义制度“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没有前途、必然失败的历史条件下,不顾现实地继续引证马克思不是太不合时宜了吗?这种引证有什么价值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四)

本文上述主要是针对《安文》的质疑性意见,下面扼要表明作者对有关问题的几点看法:

1.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最为伟大的两点理论贡献。马克思以这两大理论贡献为基础而提出的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剥夺者被剥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已经被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被实践证明为科学结论。《安文》提出要人们注意重视与此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马克思的另一些论述”,但《安文》未能向人们展示这样的“论述”,《安文》所论出自臆想和曲解。

2.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得到某些发展。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这个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内也不可能得到解决。由于竞争,或者吞并,或者联合,资本巨头不断减少,但占资本家人数90%以上的中小资本家并没有减少。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阶级成为“多余”的阶级,但它决不会自行“萎缩”、“消失”。资产阶级的灭亡是以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胜利为条件的。离开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胜利,而设想资产阶级的“萎缩”、“消失”,是不可思议的。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被运用于生产过程,“工人阶级知识化”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表明的只是无产阶级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什么无产阶级的“萎缩”、“消失”,更不是什么无产阶级异化为“中间阶级”。恩格斯说过:“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从来没有过一个时期社会上可以没有劳动阶级而存在的。……不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因此,这个阶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虽然会有一天它将不再是一个阶级,而是包括整个社会。”[25]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者阶级”只会发展壮大,根本不会“萎缩”、“消失”。不仅在消灭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不会“萎缩”;即使在消灭工农差别和一切阶级差别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也不会“萎缩”。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上产生的阶级必然也要消亡,但它不是在“萎缩”中“消失”,而是在“发展”中“消失”;当它“发展”到如恩格斯所言“包括整个社会”即实现共产主义之时,“它将不再是一个阶级”而从历史上“消失”。

4.从马克思提出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到现在已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当代资本主义和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相比较又有了许多新发展、新特点。认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课题。有的人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表面繁荣所蒙蔽,无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广大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特别是因施行高福利政策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而无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近几年来,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年的高福利政策已因其财政不堪重负而纷纷削减其范围,缩小其额度,这必将加剧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1996年12月14日《参考消息》报道,美国正在“告别半个世纪的社会保障计划”,“大刀阔斧地削减了几十年来为美国城乡穷人以及无依无靠的人提供生存保障的各种福利”。当今,美国两极分化不仅存在,而且在继续发展。占总人口20%的富人的收入比占总人口20%的穷人的收入多9倍,生活在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穷人有4000万之多,约1360万儿童忍饥挨饿,500万美国人是文盲,而没有读写能力或读写有困难的实际文盲高达9000万。事实表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同步萎缩”、“行将消失”在现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看不到丝毫迹象。不看到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具体时机具体形式的论述,不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来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取的;只看到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知这些发展变化不过是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呈现出了新的表现形态,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规律,借口发展变化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是危险的。

5.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26]无产阶级的解放是自我解放。如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自身就已经“萎缩”、“消失”,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将失去其主体、客体和社会功能,从而成为完全过时、完全无用的东西。列宁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27]从这个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以剥夺者被剥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为前提、为基础的。动摇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也就是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捍卫马克思的这个理论,也就是捍卫马克思主义。当然,我们不能直接搬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来看待现代资本主义,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关系简单化、公式化,我们也确实应该认真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中间阶级、中产阶级,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的继承和发展,绝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1983年10月邓小平说:“现在有些错误观点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有的则公然向马克思主义挑战。对此,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站出来讲话。[28]江泽民同志也强调指出,理论工作者“讲政治”要划清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于动摇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的任何动向,无论是来自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恶意攻击,还是来自马克思主义队伍内部的曲解,我们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而不能坐视不理,任其张扬。

编者附记 本文初稿发表于《哲学研究》1997年第2期,本刊现在发表的是经作者重新推敲过的修改稿。

注释:

[①][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第444、4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87页。

[③][⑧][11][24][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1页、第1卷第282页、第1卷第257页、第4卷第676页、第1卷第230页。

[④][⑨][22][27]《列宁选集》第4卷第416、67、772、481页。

[⑥][⑦][16][17][18][19][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00、1000、493、494、495、497—498、498页。

[⑩][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15、315页。

[12][14][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3)第565、63、63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2)第65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21、236页。

[23]高放《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03页。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6页。

标签:;  ;  ;  ;  ;  ;  ;  ;  ;  ;  

马克思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之我见--兼与安蔚·傅商榷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