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 苏蕾
烟台华达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山东烟台 265500
摘要: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它是一种用来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方法。它强调建设项目是一个过程,建设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项目造价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人们在项目全过程中都需要开展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工作。本文主要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控原则
1.1 把握设计重点原则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需要对其把握设计重点的原则,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虽然体现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但是在投资商完成投资以后,对于投资控制的把握好坏不确定,不能很好的体现工程造价控制。如若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控制,需要从最初的设计阶段执行,之所以选择最初阶段执行,是因为在后期的其他方面所有的工程造价控制都是在具体的建设施工图预算期间呈现的,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有序调整的。由此可见,为了更好的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奠定基础,要把握设计重点原则,在设计图纸之初,没交付之前就要把握工程造价控制。并且要及时有效,绝对不能出现拖沓怠工的现象,一旦出现拖沓怠工再对其进行修改,那么程序复杂,难度会增加,损失相应的增大。所以,把握设计重点原则,可以有效的把握工程造价控制。
1.2 各环节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还需要对各环节进行控制。建筑施工前期的设计、实施编制招标控制价格、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竣工结算时的有效处理,都要运用到工程造价,可以有效把控各方面的建设。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实施这样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势在必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细微的问题,这种工程造价控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被动行为,不能积极的解决工程造价控制。换言之,这种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能发现问题,不能做到有效的预防问题。鉴于此,如果要取得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好的处理方法,需要把握各环节控制原则,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令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二、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分析
2.1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1)切实做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首先应对建设项目的技术、市场、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然后运用多种科学手段综合论证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的技术经济的合理性,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并进行优化,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搞好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打好基础。
(2)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根木,只有抓好估算才能做到工程造价的宏观控制,对此必须建立对项目的科学决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科学的决策应有一个含有完善经济评价参数的科学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合理的投资估算应有完整的投资估算指标和计算方法,并加强对投资估算的评审,确定工程投资估算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源头上把好工程造价关。
2.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如果一个项目需要提高监管规划期的造价,需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需要按照此项目决策期造价监管的具体状况,执行和项目有关的规划招标体系与规划监管体系。严格根据规划招标体系和设计监理制度进行施工,一方面可以为工程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从根本上把握好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设计单位的责任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为工程赢得一个好口碑,增强设计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是要实施限额设计,即建筑单位与企业在合同上要增加经济条款的限制内容,以便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投标环节造价管理要求建造方构思招标方案的时候,要求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功能、技术以及各项经济指标,从而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编辑招标文件。在这一过程当中,一定需要确保文件严密。一方面,招标投标需要合理使用工程量清单,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编制工程量清单,确保工程量清单结构清晰并且无明显的错误和漏洞,清单不能只根据设计图纸编制,还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是设计图纸上无法全面呈现,但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又会发生的。另一方面,施工企业需要招标人员研究投标书,同时提供可行性方面的分析报告。
2.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施工方案的加强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如期完成,提高经济效益。还要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定性、定量分析。比较工期、造价以及质量,在这三项经济技术中评判对比,高效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物尽其用,争取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重视管理,全面监督,将加强施工方案这一工作做到最好。
(2)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工程设计通常会出现变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必须提早解决,尽早解决,解决的越早,造成的损失就越小。并且在实施变更之前,在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仔细分析工程量的增减,及工程造价的增减。如果变更后的预算超过原来预算,就必须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核,要尽量避免因为工程变更而导致的工程标准提高、造价增长的现象。
(3)对工程现场签证手续严格把关
现场签证过程中也要严格把关,防止管理人员盲目签证,而置经济账目于不顾,从而导致投资失控这一严重后果,工程团队及部门必须建立严密的监管制度,聘请专业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把好关。为了保证签证、变更的合理性、经济性、真实性,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监管不严导致的造假现象,从而引起的纠纷和矛盾,就必须强制性实施变革,宣布由施工方代表、监理方、建设方现场同时签署方有效的新签证制度。
2.5竣工验收阶段造价控制
长期以来,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是造价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竣工验收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收尾阶段,对于一个工程而言是即将投入使用的最后审查,也是对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关卡和最后阶段。
(1)审核工程量的准确性
严格把关工程核算过程中的每一个工程量,从设计图纸到最后的竣工,每一个步骤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止施工过程中存在漏报、少报或者是虚报的情况,所以说工程核算也是整个工程项目中最复杂、最繁琐同样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2)审查定额套用是否正确
施工过程中有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容小觑,即材料置换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首先是要看清其审批是否权威,然后便是价格问题,材料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置换问题。要确保施工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与施工合同要求相符,就必须严密审查每一份项目清单。检查单位估价表中的数据是否与其名称,计量单位,规格以及其中的内容相符,其定额单价是否与所列出的工程分项单价一致。而对于换算过后的单价,要先检验其换算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属于定额允许,然后检查数据是否准确无误。
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只有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造价。
参考文献:
[1]袁园.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17).
[2]董艳萍.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6).
[3]谢燕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
论文作者:冯雪,苏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全过程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