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电力需求日益增高,对安全输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是电力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输电线路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的质量。我国电力建设较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很多地方仍需要改进。因此,分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以满足社会对输电线路的要求,保证电力工程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如今,随着社会用电需要的不断增大,新建输电线路工程越来越多,而且在施工中面临的问题在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也越发复杂,导致工程施工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1 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首先,要熟悉并审视图纸与所有技术资料,法人要根据计划交付所有技术资料,由总工负责组织所有人员对图纸与文件进行审阅,记录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错误和疏漏;其次,对原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做好现场勘察,形成综合报告,为后续的组织设计等工作奠定基础;再次,以质量、进度与成本的管理控制目标为依据,充分结合项目特征,进行工程整体策划,同时形成相应的会签记录;最后,开展技术交底和培训工作。
1.2 现场准备
为地方公司的手续办理提供协助,及时落实塔基施工占地补偿,做好三线改造和既有设施的合理迁移。将综合部作为主体,设立协调员,编制可行的计划和方案,明确各级职责并对监督体系进行逐步完善。调查场地的占用情况,并进行彻底的清理。准备好施工中必需的人员、材料和设备,制定完整、可行的实施计划。
2 施工技术
2.1 工地运输
大运和中运都使用现有的运输条件进行,塔材的装车与卸车都使用尼龙吊带予以加强,避免塔材受到损坏。对于小塔,可使用人力或小型运输机具进行运输。在运输时,必须保证安全,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2.2 复测分坑
先用 GPS 系统进行定位,再用经纬仪实现分坑,保证后续各道工序的精确度。待全段复测均完成后才能进行分坑。此外,在进行复测分坑与开挖施工时,如果发现现场的地址、基础和设计文件不相符,则要向监理人员及时通知,以尽快协调解决,避免造成施工中断。
2.3 基础浇制
2.3.1 土方开挖
开挖通常使用机械进行,针对处在耕地内的塔位,需要采用绿色环保的技术与方法,以免对耕地造成破坏,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2.3.2 基础浇制
(1)采用特定的机械进行搅拌和振捣,然后由人工进行浇水养护;
(2)模板为标准钢模或专用模,钢筋的安装主要采用绑扎的方法;
(3)如果基坑深度超过2m,则要用滑槽对熟料进行运送,根据规定制作相应的试块,按规范进行坍落度检测,从而对水灰比进行有效控制;
(4)对于插入式基础,应利用四腿桁架进行固定,确保基础尺寸能够满足要求;
(5)对于终端塔和转角塔,其受压基础需要按照图纸,结合以往经验调整预高值,避免架线施工中产生内倾。
2.3.3 回填土
仍然用机械进行回填,清除所有杂物,使沟底保持平整,施工前对回填土进行检查,应达到紧密和密实,挑出杂物和大块的残渣。在地面下部完成回填后进行自然养护,而上部需要由人工进行养护,定期浇水。
2.4 组塔与接地施工
2.4.1 铁塔施工
(1)自立塔的施工主要使用内悬浮抱杆外拉线组塔方式,如果现场条件有很大限制,则应改用内拉线方式;
(2)塔材用汽车进行运输,装车与卸车都要用尼龙吊带予以加固,避免塔材受到损坏;
(3)保护帽的浇筑施工应使用人工进行搅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2 接地工程
(1)接地工程的土方施工与基坑完全相同,接地沟的开挖需要沿着等高线进行,切勿顺坡而下,否则将被雨水冲走;
(2)借助安装模板对引下线进行定型,逐基完成接地;对于接地电阻,需要使用摇表进行测量;
(3)采用与基础相同的方法对接地沟进行回填;
2.5 架线施工
(1)导线用一牵四张的方法进行展放,并利用集中液压法进行接续,最后由钢护套进行保护;
(2)利用飞艇对迪尼玛绳进行展放,然后用它对牵引绳进行牵引;
(3)在小张力机和小牵引机的支持下完成带张力牵放;
(4)对于 OPGW 施工,现场采用一牵一张的工艺方法;
(5)耐张塔应进行紧挂线,尽量缩减紧线的范围;
(6)弛度用角度法进行准确观测;
(7)直线管接续集中压接,耐张管接续采用空中开断和压接的方法;
(8)对于10kV 及以下的电力线,包括通信线,主要采用传统的单排或者是双排跨越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停电施工;对于跨既有线的施工,建议采用组合形式的跨越架,在搭设时需要停电;对于跨既有公路的施工,需采用双排或者是三排的跨越架。在一般的土路上进行单排跨越架搭设时,要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2.6 其它施工
2.6.1 绿色环保施工
砂石料在现场的堆放应实现上盖与下铺,生、熟料必须分开进行堆放与回填,及时清理废弃物,施工完成后恢复植被,做好水土保护。
2.6.2 防雷保护
机械设备必须可靠接地,在组塔的过程中应临时进行接地,此外出线端的导线还应设置接地滑车。在收尾阶段,需要根据法人提出的要求,安排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涂刷、加工与安装。
3 电力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的要点
(1)设计阶段:设计部门在确定输电线路路径后,需要对沿线的地质情况做详细了解,出具详实的地质报告,用于计算校核所设计的是否承受铁塔和架线后的负荷。一般是采用钻探设备,对所定的塔位地质进行取样检测。另外,在此阶段设计部门还应考虑风速、腐蚀性环境甚至地震等因素对铁塔基础的影响。
(2)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程规范执行,避免不合格的原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在施工开始前,如发生现场情况与设计条件不符时,应暂停施工及时与设计联系,设计部门应重新校核。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意图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结果满足设计计算结果;监理单位应严格监督每个施工过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质量,为工程后期提供真实可靠的质量数据。同时,还应督促施工单位定期完成各项检测和试验,用于证明从原材料到施工质量均满足设计和规程规范要求。
(3)验收阶段:验收人员除对基础工程的外观尺寸及表象进行检测外,还应检查原材料检测报告、厂家产品合格证明、混凝土试压报告、隐蔽工程签证记录等过程资料。上述检测及报告记录均应满足设计及规程规范要求,方可出具验收合格报告,同意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结束语:
电力行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推动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首要条件是加快电力建设。其中,输电线路的建设尤为重要,其完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施工。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整个输电线路施工环节的管理,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失误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保证电力输送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林欢海.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10):25-26.
[2]王道祥.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低碳世界,2016(19):55-56.
[3]钟文锋.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3):95-96.
[4]王道祥.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低碳世界,2016,(19):55-56.
[5]杜甘维.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工程技术,2016,(9):16.
[6]代荣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工程技术,2017,(1):220.
[7]赵丰帆,徐升.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价值工程,2018,(10):11-13.
论文作者:尤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线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础论文; 工程论文; 复测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