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100
【摘要】狼疮肾炎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一类以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继发性肾病,同时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本病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复杂,属于免疫性病变,狼疮肾炎的发生除却增加临床诊疗难度外,也会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目前狼疮肾炎的临床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多靶点治疗、肾脏替代疗法、激素等常见,本文主要介绍免疫抑制剂在狼疮肾炎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狼疮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剂;临床诊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病变,可导致多器官的损害,狼疮肾炎是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主要以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为主要征象,主要病理改变为弥漫性或局限性的肾小球增生,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继发肾衰竭的风险较高,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近年来狼疮肾炎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本病的发生呈现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较高[3]。狼疮肾炎的发生受环境、激素水平、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免疫抑制剂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用的一类药物,现就其在本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1 免疫抑制剂应用于狼疮肾炎
免疫抑制剂在狼疮肾炎中较为常用,因狼疮肾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约七成患者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4],而狼疮肾炎根据其病程进展可分为稳定期、急性活动期,其中稳定期患者多无特征性表现,病情较为稳定,而开展免疫抑制剂干预的主要阶段为急性活动期,能够有效缓解炎性病变对肾组织细胞造成的损害,若干预及时得当能够有效逆转损害征象,而若未及时或有效干预,患者继发慢性肾衰竭的风险较高。因而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狼疮肾炎的早期干预,目前临床诊疗中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类型有:①环磷酰胺:临床诊疗中应用狼疮肾炎的时间最长,其主要作用为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过程,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大剂量冲击疗法能够有效延缓发展成终末期肾病的进程,间歇性小剂量在临床应用也较多,有研究对部分狼疮肾炎患者开展了短时间大剂量冲击疗法干预及持续性小剂量干预,结果显示在疾病控制方面的效果相当,但小剂量给药过程中发生消化系统不适、感染、白细胞水平降低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因而诊疗中多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给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霉酚酸酯:属于治疗本病的长期免疫抑制剂,应用广泛,霉酚酸酯能够有选择性的抑制淋巴细胞、肾系膜细胞的功能,尤其在淋巴细胞代谢活跃阶段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同时抑制机体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在临床诊疗中,多将霉酚酸酯与泼尼松、来弗米特等联合使用,以提升药物干预的效果。③他克莫司:是目前诊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免疫抑制剂,在狼疮肾炎诊疗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因而常用于难治性狼疮肾炎的临床治疗,相较于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在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④咪唑立宾:属新型药物,也是目前应用安全性较高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临床诊疗中多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干预。⑤硫唑嘌呤:主要通过烷基化作用阻断SH组群,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硫唑嘌呤的应用效果较为稳定,但起效相对较慢。
2 讨论
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29~65%左右[6],狼疮肾炎呈进行性发展,若未给予有效控制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的风险较高,同时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伴随医学的发展,狼疮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狼疮肾炎发生早期给予免疫抑制剂干预的效果较为满意,临床应用广泛,但免疫抑制剂也会导致不同的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风险,因而临床诊疗中针对狼疮肾炎患者多开展联合给药干预,而对免疫抑制剂的研究与实践也在不断开展,旨在为患者寻求更为有效及安全的治疗药物,提升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Tektonidou MG,Dasgupta A,Ward MM.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1971-2015:A systematic review and bayesian meta-analysis,Arthritis & Rheumatology, 2016,68(6):1432-1441.
[2]Allison SJ. Lupus nephritis: Multitarget induction therapy for LN[J]. Nat Rev Nephrol,2015, 11(1):3.
[3]关天俊.狼疮性肾炎多靶点治疗的疗效优势[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5,21(4):245-247.
[4]王瑞娟,马兴铭,周立,等.长期使用不同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肾炎的网状Meta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6):1-8.
[5]孙伟刚.间歇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59-60.
[6]高杨,阮秀芳,安凌春.肾脏替代治疗联合免疫吸附对狼疮肾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7):419-422.
论文作者:周仁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狼疮论文; 肾炎论文; 免疫抑制剂论文; 患者论文; 较高论文; 霉酚酸论文; 淋巴细胞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