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兴盛论文,根基论文,国民论文,素质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什么是科学素质?
在英语中,素质一词的含义是“读和写的能力”。那么,科学素质是指什么呢?对此,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教授认为,科学素质应当被看作是社会公众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 科学素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比如原子、分子、辐射和DNA等,这是理解科学技术的基础;2)跟上科学推理的基本水平的能力,即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要有所了解,具备科学的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断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可能成立;3 )理解包含科学及技术内容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即应当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米勒教授对科学素质的这一规定已逐步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并日益成为各国测定和比较国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参照标准。
2 世界:国民科学素质,兴国安邦之本
世纪之交常常是人们回首与展望的时刻,面对21世纪空前的挑战和机遇,各国政府纷纷总结过去,畅言未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不约而同地对现代社会最可宝贵的资源——国民科学素质给予肯定和寄予厚望。
有“不死鸟”之称的日本,在二战后的废墟上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日本政府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对国民的教育,一天也没有放松过普及科学知识。日本讲谈社(出版社)的科学丛书“蓝背书”在60年代初创刊时就提出“让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本科学书籍”的口号,为此他们特意把蓝背书设计得小巧精致、便于携带、耐磨损,对每一本蓝背书的出版发行都作了周密安排。在发刊词中,讲谈社声称出版该套丛书的最大目的就是培养读者按照科学思考问题的习惯,按照科学看待事物的眼光。“蓝背书”将科学与日本的每一个国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使日本国民从小学科学,人人爱科学,全民懂科学立下了汗马之功。到90年代初,讲谈社共出版发行具有不同内容的“蓝背书”900种, 平均每年出版30种,这不仅在日本出版界首屈一指,在世界科普创作史上也是罕见的。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视程度,这显然与其经济强国的地位是难以分开的。
1994年2月,美国科学院举行了“科学与国家利益”的研讨会。 半年后发表了由总统克林顿签发的科学政策报告《为了国家利益的科学》,其中提出了发展科学的5项“国家目标”,第5项即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报告认为“具备科技知识是理解和欣赏现代世界的关键”,“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应成为一个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我们的经济实力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依赖于美国人民对付新挑战和迅速变化的能力”,因而“必须改进美国的教育制度,以使我们的孩子理解和认识科学,并给予他们成功地竞争高质量工作和过一个富裕生活的机会。”在美国人心目中教育历来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1862年,当时的林肯总统就欣然签署了“莫里尔土地授予法案”,由联邦政府免费赠送1100万英亩的土地帮助每个州至少建立一所学院。二战刚结束,作为美国战后复兴大纲的《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就特别指出:不允许那些有才华的青年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不能丧失穿军装的这一代人。美国政府由此向退伍军人提供了奖学金,使225 万退伍军人走进了高等学府。而自诩为“教育总统”的乔治·布什在1991年签发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更是提出了要把美国变成一个终生学习不止的“全民皆学之邦”。在大力支持学校教育的同时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其1995年战略计划中再次强调,国家基金会有责任为更多的公众了解科学技术做出努力,以提高美国人民的科学素质。许多美国民间科技群众团体也积极从事科普工作,促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了解。1980年,美国全国最畅销的书籍是两部科学普及读物(一部题为《宇宙》,一部题为《一个新机器的灵魂》),其中《宇宙》一书是《纽约时报》连续70周的最佳畅销书,是历史上英语出版的科普书中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其作者卡尔·萨根被《时代》周刊选为封面人物,并在1991年美国青少年评选“十大聪明人”的活动中名列榜首,而美国前总统里根及在任总统布什却分别列第四、第六位。美国人对科学普及读物、科普作家的喜爱尊敬程度由此可窥一斑。科学,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地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扎下了根。自1994年以来,美国约翰·布罗克曼公司相继组织一批世界著名科学家撰写《科学大师佳品系列》,这套反映世纪之交科学前沿问题的科普读物被视为“向这个世纪撒下了一张网,它捕获的将是我们这颗行星的下一代思想家和科学家。”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美国人在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方面处心积虑的一贯风范和远见卓识,也会深深体会到美利坚合众国在整个20世纪风起云涌、潮涨潮落的激烈竞争中雄居鳌头、百年不败的深厚的根基所在!
以色列,这个自称只有阳光、沙漠和大脑三种资源的国家,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在一片土地贫脊、资源匮乏的国土上建立起了一个工业发达、农业先进、科技进步的现代化国家。这与以色列重视科学教育的传统、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用以色列之父本- 古里安的话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梅厄夫人也说:“对教育的投资是有远见的投资。”夏扎尔也曾说过,“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今天在以色列,每三个人中便有一名在校学生,14岁以上的公民平均受教育达11.4年,妇女识字率占93.2%。以色列人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提高了,国家自然也就强大了。
至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英国,但按人均计算,英国仍拔头筹。英国素有重视科学事业的传统,同时注重加强科普教育,不断增强公众的科学意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英国内阁首席科学家斯图尔特教授曾说过:“英国科技发展战略是:一手抓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手抓科技普及,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转移。”1986年,英国皇家学会、大不列颠皇家学会和英国科学促进会共同成立了英国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并于成立前夕发布了《公众理解科学》的长篇报告,指出该“报告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公众对科学技术更好的了解是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是整个国家重要的长远目标,必须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认为“增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保障整个国家福祉而迫切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科学素养正在变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能力”,“对科学缺乏起码的理解的人,就无法分享现代人类思想的丰富宝藏。”“因此,每个人都应对什么是科学、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它的局限性等问题有一个起码的了解。”为了保持英国的科学优势,使其更为有效地创造财富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英国政府在1996年的“展望”中明确表明了科技发展的5项重要目标,其中第3项即是“增强公众对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意识”,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一个合格公民的科学素质的要求,进而更好地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3 中国:提高科学素质依旧任重道远
1997年9月,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然而,当前我国的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却远不容乐观,甚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滞后因素。
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进行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工作自1980年开始,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到1996年已进行了16年的世界各国的年度国际竞争力评价。目前参加这一评价体系的国家和地区已达49个,包括了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全部主要国家和地区。1995年我国正式参加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在考察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综合排名第30位,国民素质单项排名第36位;1996年在考察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综合排名第26位,国民素质单项排名第35位。可见,国民素质已明显地成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劣势因素, 在该评价体系的8大竞争领域中,国民素质是我国劣势最劣的领域。根据1996年世界竞争力报告的统计评价结果,中国的成人(15岁以上)文盲率为26.7%(我国人口普查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统计结果好于世界竞争力报告,但也达到16%),在上述4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二位,仅排在印度前面。该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教育数量的不足和质量的下降是中国国民素质相对薄弱,竞争力相对缺乏的主要原因。
从1992~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连续三次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调查采取国际通用的测定科学素养的标准,即分为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3个部分。 将几年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数据与美国1990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可知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0.3%)仅为美国(6.9%)的1/23!与1989年欧共体12 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欧洲人(4.4%)的1/15!1996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对分子、 计算机软件、DNA三个最基本的科学术语很了解的中国公众分别只有3.7%、2.2%、3.6%,不了解及未做回答的比例分别高达84.5%、93.5%、90.6%!只有不到半数的中国公众(45.6%)知道肝不是制造尿的器官,答错和不知道的人超过一半(51.7%)!知道激光不是由汇聚声波而产生的人不到1/5(19.4%),回答错误和不知道的人高达77.5%!我国公众对科学研究过程及方法很了解的人仅有1%, 相当高比例的农村公众认为科学研究就是“选育优良粮食品种,增加粮食产量……”而具备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我国公众的比例分别只有美国及欧洲国家相应比例的1/14和1/22!……对此,中国科普研究所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评论道:“这种状况说明我国公众还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也就是说,我国公众还不具备分辩科学和伪科学的能力,还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思维方法,还不具备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社会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70多年前,梁启超就曾感叹中国人对科学的态度存在3 点根本的错误:其一,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多数人以为科学无论如何高深,总不过属于艺和器那部分,顶多拿来当作一种补助学问就够了;其二,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只知道科学研究结果的价值,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其三,把科学看得太势利太俗了,只把科学当作应用的工具,而不知道科学的真正本质。半个多世纪后,高士其又感慨地说道:“当人类的登月艇已经登上月球,宇航员们开辟了通向宇宙的进军之路,而我国农村的许多群众还依然沉沦在玉皇大帝统治天庭的荒唐谬说之中;当潜水艇已经在大海中行驶了将近一个世纪,而许多群众还在津津乐道于东海龙王的种种神威。”世纪之交的今天,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仅仅只占0.3%, 绝大多数公众对科学的认识依然只停留在很浅的层次,甚至存在着相当的误解,这种状况的确发人深思。目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切实提高国民的现代科学素质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在眉睫而又意义深远的现实要求。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罗伯特·巴罗等人运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作了调查,得出惊人的结论: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即教育不发达,人才和知识不足,而主要不是缺乏有形资本。1994年2月14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当年“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今天,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的转让,就无法获得持久的发展。”历史的车轮正在驶进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知识的生产、学习和创造将逐渐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在今天,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将更加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与效率,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间的竞争已明显地表现为各国人力资源的竞争,国民的科学素质将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中的核心素质。良好的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现代社会健康、高效运行的基本前提,这一点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认同。一些发达国家已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政府出面参与并给予高度重视。我国拥有举世无双的人力资源,这一巨大而潜在的资源宝库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当前,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的低下水平已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严重滞后因素,数以亿计的文盲、半文盲,正象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井上昌三所指出的: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来说,已构成严重的障碍。怀特海曾经说过,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不重视训练有素的智力资源的种族是注定要灭亡的。展望未来,国家的现代化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只有高度重视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并固化为一种永久的国民科技意识,升华为一种民族追求、民族精神,使之成为我们民族持续发展的最持久和最不可缺少的社会推动力,从而把我国沉重的人口包袱变成现代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真正地为我国21世纪的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打下深厚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