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乐在进行美育和情感熏陶等方面效果显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作者感触颇深,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音乐生机活力课堂构建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音乐教育 生活气息 开放性课堂 情感体验 积极乐观 生机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1-0118-02
音乐教育的一大重任在于促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和情操陶冶。作者认为:音乐是一种汇集灵感、迸发感情和充分想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是进行美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一种优美的旋律之中,我们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陶冶情操和提高音乐素养。作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下调查得知: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热爱音乐的潜能被极大压制。长期以来,教师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主宰,音乐教师被人为性压制在一个封闭和单调的空间内,学生只能消极被动的接受,机械的记忆教师满堂灌的知识,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被严重桎梏,为此,作者深入研究新课改和精准把握新课改内涵,力所能及的释放学生音乐灵性,贴近学生客观需求,促使音乐课堂换发生机活力。
一、音乐教师应善于构建开放性音乐课堂,将生活气息融于其中
什么是开放性音乐课堂?作者认为:开放性音乐课堂是一种多层次的音乐教育,其在课堂教学中并非采取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提出是以对音乐本质特征的洞悉和音乐实践为基础和前提。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现象力丰富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往往会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来回应音乐教育。为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善于构建一个彰显学生个性、讴歌生活和激发智慧的一个舞台,为此,我们音乐教师要善于构建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自由发挥、为他们的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和展示自我优势。为此我们音乐教师要贴近学生独特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将音乐教师和游戏、舞蹈紧密相连,进而促使那些抽象单调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和单存的技能训练转为为一种形象、生动和趣味,促使音乐教师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促使学生全身心置身其中,激发他们的视觉、听觉和大脑等等感官和融于运动、相声、故事、竞赛、演讲和舞蹈,促使他们走出座椅,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智力水平。促使他们走进富有动感的音乐世界,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获取专业知识、养成技能、拓展思维水平和进行美感熏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讲解某项音乐内容时,作者贴近学生年龄特征,编排出一系列优美的舞姿,在歌词中融入学生熟悉的事物,促使教学内容富有生活化气息,此外,作者组织和引导学生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活体验,充分利用生活化氛围进行教学,并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识的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和其他学生和谐相处。此外,作者时常将学生带入操场或者大自然中,进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和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许多学生贴近自身客观实际编排了许多富有年龄特征的动作和表情,由此一来,这种自编、自导和自演的实践活动,促使音乐教育不再是那么的虚无缥缈和抽象复杂,而是一种彰显魅力、富有灵性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将生活体验融于音乐教育促使音乐知识生活化,进而充分连接音乐教育和生活体验,由此一来,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被极大激发,自信心也随之树立,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和谐发展,学生的天性也得到发挥,在这种开放和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亲身实践和积极创作,不仅深层次触及音乐知识的内涵,而且在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加强交流充分合作,学生知至知终沉浸在一种优美的旋律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和音乐的魅力,增强对学生美的熏陶。
二、音乐教师应善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作者认为:音乐是一种富有表现和情感流露的艺术形式,换言之,音乐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不仅是学生对音乐内涵的一种情感体验而是也是一种自身情感和作者情感共鸣的一种过程,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进行情感体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一般而言,音乐作为一种彰显情感的艺术形式,其独特魅力不仅在于丰富学习者的想象,无论哪种音乐作者都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情感,而这种独特情感需要借助于音乐独有的方式进行体现,进而促使学习者受到美的熏陶,情感得到陶冶,为此我们音乐教师要善于发掘音乐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意识和有步骤的引导学生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全身心体验音乐中的独特情感,促使学生带着自身情感进行实践和创造,为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作者时常以特定情感去触动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带着一种真情实感去体验音乐和享受音乐学习乐趣,在一种情感共鸣中善学和乐学。比如:在讲解某篇音乐内容时,作者结合学生熟悉的一些音乐作品,精准把握这些音乐作品彰显的情感,结合教学设施,作者将真情实感融于其中。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单一和乏味,但可以充分起到利用感情带动感情的目的,进而促使学生以全新视角和深层次触及这些音乐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某种特殊情感,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形式,借助于音乐教学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加深情感体验进而起到净化灵魂和升华情感的双重目的。
言而总之:以上两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新课改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促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还应增强学生音乐素养,进而起到加深情感体验和放飞个性的目的,最大限度促使音乐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刘乘鹭;刘乘麟;;从学生心理特征谈音乐教师教学语言[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年11期
2文琼;高校音乐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张艳;;通过美育谈音乐教学[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杨望舒;;学生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5何传琨;音乐教学的"动"与"静"[N];音乐周报;2003年
6张晓琳;试论音乐教学意义及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论文作者:江泉灵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作者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