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凯
身份证号码:37030519870310xxxx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机械加工过程是机械设备通过创新技术改造外形、改变大小以及性能的过程,其在方式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压力加工,另一种是切削加工。在机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或半成品均通过质检进行弥补不足或进行再一次完善,其包括零件加工、装配、调试以及热处理等内容,且工艺还包括冲压、铸造、机械加工以及焊接等。
关键词:安全管理;机械加工;作用
一、机械加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包含手段与目的两个基本内容:手段主要包含了技术与主观意识两个方面的内容,相关人员对于安全生产要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意识,还要具备技术能力;目的是指重安全、促生产、提效益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应当遵循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积极建设并完善内部的相关制度。
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技术设计、改造等手段,使机械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进而最大化释放机械设备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高效、稳定的发展。机械设备是加工业当中重要一环,但是其运行过程中还是需要人的操作和维护,所以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不仅只是控制设备运行风险,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设备管理不完善
机械设备是机械加工过程的“硬件”,是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的基础。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会出现如夹具磨损、机床卡盘、工件老化等“带病”工作的情况。若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修复或更换,极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工件夹紧不牢靠的情况,致使工件飞出伤人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工件的老化也极易导致设备出现短路、漏电等情况,对于操作员工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2、操作工不具备足够的技能
很多企业招聘的部分操作人员是刚从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了。对于操作人员,足够的经验和完善的技能是极为重要的,能够避免撞车、刀具断屑不利伤人、工件飞出伤人等事故的发生。对于老职工来讲,他们会认为自己工作时间长,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经验和技术,在操作到时候不能按照相关规范,进而会出现违规现象。
3、主观意识有待加强
安全生产应当是每个企业的首要目标,是一种主观上的能动意识,而从目前的机械加工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关于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与维修的主观意识普遍较低。制度的存在只能去约束人的行为,而自身的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制度的约束力,离开了主观意识的制度难免会流于形式,所以企业应当自高层管理者到基层普通工人从意识上形成统一的形态。
三、加强机械加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对人员进行统一管理
1.1 加大员工安全培训力度。机械加工有着多工种的特点,因而针对不同的工种,安全培训内容也要随之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培训教育可从讲、看、谈 3 个方面来进行:“讲”是指通过聘请经验丰富、安全知识全面的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授课;“看” 是指员工通过阅读相关安全知识书籍或者观看相关影视进行学习,对于典型案例事故要进行特别学习,并以观后感的方式加深影响;“谈”是指公司或者部门定期举办交谈会,以这种方式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事项以及一些细节进行交流,加深员工的安全意识。
1.2 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做好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可以通过操作理论培训、老员工带新员工等方式来提高新员工的操作技能。培训时,不仅要加强学员维护设备、刃磨刀具、安全防护、合理使用设备以及装夹工件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学员对各种加工材料知识方面的培训,如镁、锆以及合金加工时需注意的事项,升温的要求等,以防止发生燃烧,避免发生火灾。
2、完善制度建设
安全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体系的建设,我国机械设备加工企业中常用管理制度——“三定制度”,即“定时、定人、定岗”。定时指每天固定某一时段对加工机械进行检查与养护,清点加工中所使用的零件与机械配备,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定人指每一台加工机械都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操作,并记录每天机械的运行情况;定岗指在机械交工过程中采用轮班制度,对同一台机械的操作情况进行汇总,有利于日后对机械的安全问题进行查明与消除,另外能够避免工作人员操作劳累以及带病作业,导致机械设备加工出现不良事件。通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持证上岗操作人员能够按照上岗制度、安全交底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进行机械加工,不但降低维修成本,还保证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完善制度建设不但能够促进安全管理的实施,还可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3、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3.1 加强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管理。
在对机械加工设备进行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始终坚持“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做到责任到人,从根本上确保机械设备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必须要从根本上确保每一位操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操作规范,只有如此才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另外,操作人员还需要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相关特点、具体功能等做到充分了解,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每次使用完之后都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同时详细记录好每次的检查情况,进而为相关数据的分析提供有效保证。
3.2 强调对设备使用管理和维修的重视。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多数企业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使用管理和维修制度已经基本完善,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制度没有落实到此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重视而导致的。如此以来就需要对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意识方面的干预,使其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身在一线的管理人员还要充分负起应有的责任,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严禁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出现。在设备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必须要要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进行检修,在此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执行。
4、加强环境管理
在机械加工生产中,需要引进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并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相关设备而言,没有评审或评审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对于未达到标准的,需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优化,从而保障生产的安全性。
结束语
机械加工工艺繁杂、工种较多,需要员工谨慎操作,稍有不慎易发生事故。做好机械加工安全防范工作,首先要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如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进行安全培训、加大检查监管力度等;其次要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进行详细的记录,按照国家规定定时向员工发放防护用具,并对其佩戴情况进行监督;最后要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避免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晶,高刚毅.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21):56+61.
[2]罗华进.机械加工领域中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可行性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4):59-60.
[3]魏香林.机械加工制造过程能量传输模型分析与能耗优化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8,47(10):81-85.
论文作者:李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机械加工论文; 操作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员工论文; 制度论文; 机械论文; 工件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