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八庙镇小学校 628400
摘 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创新,要发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初中语文教学,依旧沿袭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味地依赖于教师,自己的创新思维很难得到开发,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很不利。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兴趣的驱使下,自觉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策略
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正好是高效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教学境界。笔者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感悟,谈一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
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笔者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笔者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教学中笔者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1.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2.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之后笔者再请同学进行比赛读;3.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七年级的《安塞腰鼓》《山中访友》《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
二、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
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笔者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其一,笔者在班中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其二,笔者充分利用每天晚读报的时间,把每周星期天的读报时间设定为听读欣赏课,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了诗情画意。另外,笔者还让同学们做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了广读诗文的热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笔者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笔者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笔者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积极性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吕跃娟 基于中学生语文语感培养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0,(05)。
[2]张洁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1)。
论文作者:陈维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笔者论文; 都是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方式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