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环境严峻_生态防护论文

西部生态环境严峻_生态防护论文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环境论文,西部地区论文,形势严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致关重要。从2000年4月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有关科研部门,利用遥感解译和现有数据收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西部地区生态调查,对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科学评价。本次调查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灾害等多个领域,共9类193项,主要数据来源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现有资料;国家认可的统计数据;遥感解译数据;国家测绘局、有关高等科研院所等权威部门的研究成果。根据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近日完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为在开发中正确处理经济开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调查报告》表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态破坏依然严重;环境生态形势严峻。表现在生态结构趋于单一,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不断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呈现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

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截止1999年,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水土流失面积为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蔓延的趋势有所缓减,但水土流失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加。西部地区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土地沙化依然严重。截止1999年,西部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6255.6万公顷(内蒙、甘肃、青海、宁夏、陕西、西藏和新疆七省、区统计数据),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沙化耕地和沙化草地的面积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西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大。

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增长势头仍在加重。截止1999年,西部地区盐渍化土地总面积较1986年减少了160.3万公顷,降幅为13.1%。但与此同时,局部地区盐渍化问题仍很严重,由大水漫灌、新开荒地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仍非常普遍。

石漠化问题突出。截止1999年,西南地区五省(区、市)(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729.5万公顷,占西南五省(区、市)土地总面积的53%。虽然石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分布集中,危害严重,是西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耕地总面积持续扩大,主要来自于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1986年到1999年,西部地区因草地开垦而增加的耕地面积占到了新增耕地面积的69.5%,因开垦林地或果园而增加的耕地占到了新增耕地面积的22.4%。与此同时,每年各地又有大量的耕地因产量低、成本高等原因而弃耕,加剧了土地的水蚀、风蚀。在西北绿洲地区,耕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对水资源的消耗非常大,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毁林毁草开荒、陡坡地开垦、耕地弃耕、粗放型的耕作方式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森林类型比例演化趋向不合理。近10多年来(1986-1999),西部地区(不含西藏、云南、重庆和新疆建设兵团)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达8.27%和12.75%;而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降幅分别达18.96%和25.14%。西部地区(不含西藏、重庆和新疆建设兵团)经济林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幅为62.96%,而天然林、防护林面积分别下降14.49%和51.07%。西部地区以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布面积最多,各占全部林地面积的33.5%和32.2%;过熟林面积最少,仅占全部林地面积的7.9%。西部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局面,森林类型比例继续向不合理化方向发展,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病虫害加剧。

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鼠害严重。截止1999年,西部地区退化草地和草地鼠害面积分别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9.5%和47.1%。根据遥感调查,90年代后五年,退化草地中有55%转化为耕地,29.80%沦为未利用土地;在过去的20多年中,退化草地与鼠害草地面积持续增长。西部地区草地质量也在不断下降,表现在草地等级下降,优良牧草种类减少,毒草种类和数量增加等。

水资源开发引起水资源时空分布改变,导致河流断流,湖泊绿洲萎缩,地下水位下降。西北地区生态用水比例大,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西南地区区域性和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西部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比重大,农业节水工作滞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水利工程建设引起水资源时空分布改变,泥沙淤积、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西部地区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出现水质性短缺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冰川退缩,雪线上升现象明显;天然湿地萎缩,湖泊盐碱化、甚至干枯,湿地自然调控能力降低。

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大,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截止1999年,西部地区(不含贵州、西藏)因矿产资源开发破坏的土地面积累计达181万公顷,其中林地破坏占16.3%,草地破坏占8.6%,耕地破坏占8.0%。据有可比资料的青海、陕西、宁夏和内蒙古统计,1999年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比1986年增加了1.2倍,其中对林地、草地和耕地的破坏面积分别增加22%、24%和15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阻碍了一些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自50年代以来,沙尘暴呈波动减少之势,90年代初开始回升。西部地区90年代旱灾的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长了7.5%;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90年代比80年代增长了49%。西部地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根据有可比资料的9省、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计算表明,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同期GDP的13%。而实际上,间接和潜在的经济损失更大。

《调查报告》的分析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呈现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土地沙化严重;局部地区土壤盐碱化增长势头仍在加剧;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影响大、危害深;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型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森林类型比例向不合理化方向演化;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鼠害严重;水资源开发引起水资源时空分布改变,导致河流断流,湖泊绿萎缩,地下水下降;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冰川退缩、雪线上升现象明显;天然湿地萎缩,湖泊盐碱化甚至干枯,湿地自然调控能力降低。

西部地区的生态破坏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随着经济开发强度的增加,生态退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持续削弱,国家整体生态安全也将为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为此,《调查报告》强调:

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应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具体应坚持:(1)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标本兼治,从解决生态破坏的根源入手,重点解决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不足导致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生态破坏;(2)以调整人的经济行为为主,以生态工程措施为辅。重点解决草原开荒、超载放牧、天然林砍伐、围垦湿地、乱采滥挖、大水漫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为生态破坏问题;(3)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对重点生态破坏地区实行顺应自然规律的封育、围栏、退耕还草还林还水等措施,积极发展农村能源,对现有的天然林地、天然草场、天然湿地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

与此同时,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建设;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增加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强化监督,理顺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标签:;  ;  ;  ;  ;  ;  ;  

西部生态环境严峻_生态防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