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防病精养新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虾论文,新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虾防病应遵循的原则
培育和使用健康虾苗;尽可能切断病源的传播途径;改善和控制养殖池水环境质量;建立一个有利于养殖对虾的生物群落,包括培养有益微生物及其他有益生物;保证对虾营养要求,使用优质对虾饵料和可提高对虾免疫能力、抗应激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养殖用水排放到临近海域前,应经过处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
二、精养对虾技术要点
1、养殖池及蓄水池的要求。养虾池面积为5~10亩,池深25米,池底平整。蓄水池贮蓄经过沉淀净化后的海水,水体为总养殖水体的1/3,必须有出水口,以保证能完全排净水。
2、水质管理技术。清污整地,翻耕暴晒或反复冲洗。清除病原菌、病毒及其他有害微生物,把杂虾类、蟹类、鱼类杀灭。消毒方法通常可将池内注水10~20厘米,药物溶于水后,将药物向全池泼洒。生石灰的用量为每立方水体1~2公斤。
清池后放苗前30天,由蓄水池纳入养殖用水至15米深,施用化肥,氮磷比为5∶1,多次施用,放苗前池水透明度应达到30~40厘米。肥水期间应加入光合细菌,主要撒播在池底,以后每20天施用一次,以繁殖基础饵料。
养殖期要保持水位2米以上,严防漏水及大排大灌。换水量控制在每次5~10厘米高,并加入沸石粉,每亩用量5~10公斤。在用电方便的地区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及叶轮式增氧机。每千瓦负荷1~2亩水面。正常情况下,放苗以后的30天内,每天开机两次,在中午及黎明前开机1~2小时。养殖30~60天后可根据需要延长开机时间。养殖90天后,需全天开机。此外,在阴天、下雨天均应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
使水中的溶氧量始终维持在每升5毫克以上。
在养殖全过程中,培养以单胞藻为主的水色和保持适宜的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要求水色应以绿藻、硅藻、金黄藻为优势而形成的绿色、绿黄色或褐绿色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因连续阴天、暴雨造成藻类下沉时,应加强水的搅动(开起增氧机)。藻相不良时,或透明度过大,可及时向养殖池引入其他养殖池藻相较好的藻液。
暴雨后由于淡、咸水分层,易造成养虾池中藻类的下沉死亡。因此暴雨前要做好排除表层淡水的准备,并及时使用沸石粉及石灰石粉。雨停后,及时开动增氧机,并适量施肥。如雨量一般,可在降雨时开动增氧机预防分水层及盐度剧烈波动。
3、对虾养殖投喂技术。放苗后的第一个月,日投喂次数为4次,每日在6~7时、10~11时、15~16时、20~21时投喂。以后随对增长,投饲料量适量加大。可以增加投喂次数,每日投喂6次,从早上6时到晚22时,大约每3个小时投喂一次,下午的投喂量占全天量的60%。
对于一般较好的配合饲料,可以按照饲料系数15控制总投喂量。有经验的虾农,由于池内基础天然饵料利用较好,饵料系数可降至12~13。
有蓝蛤和卤虫的地区,可用其代替饲料投喂,但要注意其鲜度。不但投喂前要将其冲洗干净,而且要剔除其中的蟹类、虾类等甲壳类生物,一定要投喂活体,做到当天采捕当天投喂,还要注意不应一次过量投喂。严禁使用小杂鱼、虾直接做饲料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