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出版交流20年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只是一瞬间,20年前的事,还深怀记忆。
大家不免想起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向前迈进,人们思想解放,精神焕发,革除了旧的传统观念,社会面貌为之一新。经济连年上升,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被看做社会晴雨表的新闻出版事业,也迅速发展。此时人们最需要的就是要吸取清新的气息,大家都想走向海外,观察世界,学习先进,吸取经验,提高自己。
大陆的同胞非常关注海峡对岸台湾的发展动向,非常想念隔断近半个世纪骨肉亲情的兄弟。出版界很想了解台湾同业的现状,他们的发展状况和经验。有时我们到香港或国外访问,在书店或大学图书馆中,看到台湾出版的一些书籍很不错,有的成套书很整齐很美观。台湾出版的儿童图书,图文并茂,很是精致,很想了解他们的编辑构想。
1988上海书展冲破藩篱,开两岸出版交流之先河
海峡两岸出版界都想互相了解,交流,双方促成了1988年10月在上海举行两岸书展。这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是两岸最初的交流。茫茫的大海,隔绝了联系。现在大家能在一起切磋,是非常好的机会。事情的发端是,1987年5月,中央领导杨尚昆访问美国,他在有华人参加的一次宴会上,向台湾贸易方面的负责人发出信息,希望台湾和中国内地进行文化交流。信息传到台湾出版界,同业非常兴奋。此时台湾当局刚刚开放允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但仍维持所谓“三不”政策不变,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两岸交流难度很大。大陆出版界早就希望与台湾同业交流,这应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好事。为促成两岸举办书展,各方面都在接头。新成立不久的合作出版促进会,大力推动此事。当时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总经理娄明,积极联系台湾同胞联谊会与上海图书出版和发行方面,最后确定在上海中国科技图书公司举办两岸书展。
上海两岸书展,大陆展出图书5000种,台湾展出3000种。展览场地700平方米,两岸图书挤得满满的。台湾出版界组团来上海参展,带队的是台湾出版事业协会的秘书长陈恩泉先生,20年来陈先生为两岸出版交流奔走,从开始到现在始终如一,他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上海书展,台湾朋友们困难很多。首先参展的图书,不能从台湾运到上海。参展没有图书,如何办?此时陈恩泉先生想起台湾在香港开书店的朋友,请求他帮助。这位朋友知道是为两岸图书出版交流展览,非常积极,将他书店中门市和内库所存台湾出版的图书倾箱倒箧,运抵上海。这样有书展出,才解决了困难。
参与两岸书展,从台湾到上海,除陈恩泉先生外,有一批大出版社的董事长和著名人士,如光复书局林春辉先生、新学友书局的董事长和发行人廖俊荣、廖苏西姿夫妇,还有正大书局、维新书局总经理等人,著名文学家柏杨先生、对书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洛杉矶长青书局刘冰先生等。客人出入台湾是有风险的,人们担心出去回不来。一些人在大陆有亲属,以探亲的名义从香港进入大陆,但有些没有亲属在大陆,包括陈恩泉先生,只得以旅游名义到日本,在中国驻日大使馆取得签证,才进入上海。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大陆。
海峡两岸书展于1988年10月20日开幕,开幕式非常隆重。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和我以版协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的名义共同剪彩。开幕式由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外贸总公司总经理娄明主持。汪道涵与台湾朋友频频握手,互相问好。在书展其间,我认识了不少台湾朋友,陈恩泉先生也是这时认识的。光复书局董事长林春辉先生和我交谈较多,以后和我们交往密切。林先生自上海两岸书展以后,经常来大陆寻找商机,开展业务,以后光复书局又与外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建立了合作公司,在合作过程中,我也不时出席他们的会议。
洽谈会引线搭桥,促进海外交流与合作出版的发展
两岸出版交流,自1988年上海两岸书展以后,开始迅速向前展开。上海书展可以说是两岸出版交流的起点。接下来,较为重要的活动,就是促进会从1989年开始举办的洽谈会。为了促进中国内地出版的海外交流与合作,结交朋友,增长知识,吸取经验,促进会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举办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洽谈会。首届洽谈会在深圳举行,地址所以选在深圳,是因为深圳是新兴的开放城市,而且地连香港,出入较方便。洽谈会同时举办研讨会,对世界出版形势和华文市场进行探讨。
洽谈会于1989年2月28日至3月2日举行,被邀请的客人,是世界各地部分出版社的社长,特别是东南亚的客人,包括香港和台湾的朋友。当时来的客人,海外有40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但台湾来者特别踊跃,有20家出版社社长,占了客人的一半。其中有光复书局、锦绣文化企业、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淑馨出版社等,大多为台湾有名望的出版社。自上海两岸书展以来,只隔4个月,许多朋友参加过上海书展后又在深圳见面,大家显得非常热情,非常欢乐。内地的出版社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辽宁、云南等省、市,有70多家。大家都想参加,想利用这个机会认识海外的许多新朋友,但是没有办法,地方容不下,只好劝住。首届洽谈会非常成功,共同签署合作出版协议90项,意向协议160项,这些协议大多是内地出版社与台湾出版社签订的,可见两岸出版交流同业开始就很热心。
当地政府很重视这次洽谈会,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李灏和副书记秦仁俊,来看望了与会代表。
洽谈会在深圳举行了三届,以后又分别在桂林、杭州、青岛、成都、昆明、长沙、西安等著名城市举行,这样客人可更多地接触和感受各地的人文历史和社会风情。
洽谈会举办开始时,有些西方和东南亚国家同业也有来参加,但到了后来,客人以台湾朋友为主,几乎成为台湾朋友的包场。这样的势态,使台湾同业与内地出版社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台湾朋友经常被邀到各地参观,内地同业也不时被邀赴台访问,更促进了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有一年在昆明参加洽谈会以后,我陪同许多台湾出版社的社长到桂林访问,他们到广西师大出版社做客,受到热情的接待,他们非常称赞这家出版社,特别喜欢该社出版的资料书籍和文史读物,在访问中,双方达成许多合作协议。
首次组团访台,沟通两岸友好往来与文化传播渠道
1993年5月,台湾出版协会和台北出版商同业公会邀请促进会组团赴台访问。这次赴台是很重要的活动,大陆出版界是首次集体赴台访问。促进会组团成员都是内地重要出版社的领导,如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林尔蔚、建工出版社社长周谊、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陈早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陈允鹤、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麻子英、中国出版外贸总公司代表现代出版社副社长常振国、浙江出版总社领导宗文龙、上海科技出版社总编辑龚刚、广东科技出版社社长欧阳莲以及相关单位的一些负责人,团长由我来担任,共12人。
代表团在台湾参观访问了10天,受到同业的热情接待。代表团成员访问了台北市许多有影响的出版单位,和社长、编辑进行座谈,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如组织稿件的过程,与作者的联系,版权的谈判和处理,图书的校订,装帧和设计,发行的方法特别是直销,回收与库存的处置,议论的方面很多,而且很具体,从中我们获得很多益处。
在台访问期间,召开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台湾出版协会理事长黄肇珩和我共同主持。我们全体团员出席了会议,台湾出版界的代表来的人很多,会场坐得满满的,大家发言很踊跃。经过议论和探讨,双方就两岸开展合作达成五点共识:一、两岸定期举办出版学术交流研讨会,每年一次,轮流在两岸分别举行;二、两岸定期举办图书展览;三、为促进出版学术交流,双方定期进行人员互访,分别由对方负责接待;四、为促进两岸出版资讯交流,双方将提供相关出版品,交换稿件;五、为增进两岸出版合作,双方提供印刷技术之协助,并加强印刷技术交流。这五点原则,是我在研讨会发言中先提出的。当时形成的共识,因时间仓促未能签署协议。当年又在北京召开两岸出版研讨会时,上述五点共识,双方签署在文件中。在事前,我向新闻出版署作了书面请示,并得到批准。
此后按年在两岸召开研讨会,两岸图书展览也按期举行。1993年我们访问台湾以后,1994年大陆出版图书在台北举行首次展览。书展规模宏大,大陆有21个省市181家出版社参加展出,当时到台参访的代表达99人,此次庞大的代表团团长为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陈为江,顾问为刘杲。大陆展出的图书达17000多种,26000多册。台湾知识界第一次接触到大陆出版的这样多的图书,其品种之多,内容之丰富,他们意想不到。当时在台湾举行的研讨会上,台湾出版协会理事长黄肇珩女士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上年5月在台北举行的研讨会上,双方取得的五点共识,以后双方都遵循这五点共识开展工作。
华文出版联谊会议构建互动平台,拓宽华文市场
两岸出版交流,不断向前发展,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充实。自1988年在上海举办两岸书展以后,台湾朋友年年来参加北京国际书展。1994年秋天,北京举办国际书展时,台湾出版界来京参展。在9月2日,促进会与台湾书展代表团及香港出版总会的人士,又在和平宾馆举行研讨会,会上台湾出版协会秘书长陈恩泉先生倡议建立“华文出版联谊会”。他认为从1988年两岸书展以来,两岸出版交流已经取得相当成果,为促进华文地区出版人及相关团体的沟通与合作,希望有关版权贸易、举办展览及研讨会有个互相对口单位可以承办这些事务,建议建立“华文出版联谊会”组织,予以推动。他的发言还就联谊会的宗旨和相关事项,作了说明。此事在8月5日,促进会已收到陈恩泉先生发来的电函。
为沟通思想,取得一致的认识,研讨会开过后,当天下午大家又举行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宋木文与我、台湾出版协会理事长武奎煜与秘书长陈恩泉、香港出版总会代表陈万雄等。会中三方的代表就“华文出版联谊会”之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陆、香港方面的领导都赞成扩大开拓世界华文市场,并认为大陆、台湾、香港应该密切联系,努力开展工作,但是否建立一个组织,还要仔细研究。最后大家议定,对“华文出版联谊会”,可称“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不建立组织,只定时开会。这样达成了共识,形成会议纪要。纪要称:“三地出版同仁在洽谈中,一致认为,今后可以以华文出版联谊会议的形式,更为有效地开展活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协调。”纪要还说:联谊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或二次联谊会议,围绕联谊的宗旨,沟通情况,交换意见。会议地点,可以分别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轮流举行。活动的主要内容:主办华文图书展览、研讨会;组织人员互访;促进统一各地区使用之相关印刷及出版专业名称,提供印刷技术咨询服务;协调有关著作权事宜。为便于日常联系,还指定三方事务性负责人。
为举行联谊会议,在北京先召开过筹备会,半年以后第一届联谊会议于1995年5月在香港举行。接着第二、第三届依次分别在台北、大陆举行,以后澳门又加入,成为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四地。出席会议的代表为四地出版组织的领导与出版界的相关人员。
轮流在所在地举行的联谊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涉及问题很多很广,例如谈到版权问题时,外国向三地出售版权,一鱼三吃,可否联合知会,互相通报,协调行动,减少损失。这是很好的主意,但做起来却很困难。联谊会议10多年以来,为促进两岸出版交流,起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主要是议论和协调的场所,要做更多有效的工作,还需要几方主管采取许多具体的措施。而具体的合作项目,还需由出版社双方商谈。
图书引进输出,共创版权贸易双赢新局面
1990年9月,中国颁布了著作权法,1992年10月又正式参加伯尔尼版权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在中国内地实施版权法的同时,宣布台湾也受大陆版权法的保护。这样中国更扩大了与世界各地知识界的联系,更有利于出版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
与台湾出版界合作,在台湾发行的图书很多,如人民美术出版社等与锦绣文化企业合作在台发行《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锦绣文化企业合作在台发行《中国大百科全书》,建工出版社与光复书局在台发行《中国古代建筑》,还有不少大型工具书与丛书的合作,这样使这些重要图书不但在大陆知识界发生影响,对台湾知识界也发生影响。大陆与台湾许多项目的合作协议,大多在促进会举办的洽谈会中签署。从台湾引进的图书也有不少,部头大者如外文出版社与光复书局合作,在大陆出版发行的《法国大百科全书》,这部书30卷,早已由光复书局在台翻译出版繁体字本,与大陆合作,经协商进行了修订,出版发行了简体字本;还有锦绣文化企业与大象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合作,在大陆出版发行法国拉鲁斯出版社的《现代万有百科》的简体字本,这些也使大陆知识界扩大了参阅的视野。现在与台湾出版界的合作,内容更加广泛,两岸图书交流与销售更加扩大,联系比以往更为密切。
在这里要特别说到《出版参考》。这是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公开刊物,内容特别着重介绍海外书刊编辑出版与发行的知识和动向,传播国内书刊对外交往和工作经验。刊物自创刊以来,取得很大的成绩,对外有相当影响,港台同业都重视这个刊物,台湾出版界代表曾经前来访问座谈,交流编辑工作经验。近几年来刊物又举办图书输出和引进评奖活动,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在出版界已有些声誉。刊物经常反映台湾出版界的信息,发表台湾出版同业撰写的文章,对两岸的交流起着推动作用。希望《出版参考》杂志要加强大陆与台湾出版同业的密切联系,也希望台湾同业经常提供信息。
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20年,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在双方的努力下,已经开辟了一些途径。现在形势很好,台湾商家在大陆投资与日俱增,大陆企业家访台与企业到台开展业务也不断增多,文化、教育的联系也愈来愈扩大,学者们的交流逐渐频繁,出版方面的交往比以前更加密切。在新的征途中,充满阳光和雨露,相信两岸出版交流会开出更鲜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