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

一种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

潘剑峰[1]2010年在《构建新的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进入数字时代,货币适应时代的重大变革而出现了一种新兴的电子化货币。它是计算机介入货币流通领域后产生的,利用电子货币系统实现类似物理货币的价值存储和支付清算等功能。一个好的电子化货币应该至少包含货币价值性、匿名性、离线可鉴别性、唯一性、可存储性、可支付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复制性等功能,当然在实现电子货币各种功能的同时,实用性也是评价电子货币系统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对电子货币系统及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新的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在文章中首先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系统,介绍电子货币系统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问题进行分类并考虑解决方案。接着,对目前的电子货币系统依赖的公钥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种有效的修改方案——基于CPK的公钥基础设施,并分析其有效性。随后,通过介绍一个经典的电子货币方案引进并构建了若干新的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在文章的结尾,将提出电子货币下一步研究的着眼点,并对电子货币的未来进行展望。

王宏专[2]2002年在《一种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文中指出本论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出并分析一种离线的电子货币系统。 在讨论分析了PKI/CA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一个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电子货币体系。本论文提出了系统的初始化和开户协议、支付协议、存储协议;在协议中采用了几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使用了一种新的盲签名方案,在此盲签名方案下,实现了有效的可控制匿名性的电子货币数学模型。 本论文在介绍和论证完数学模型中的签名协议和其它协议之后,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论证实现了Okmato提出的电子货币所具有的六个特性:(1):独立性;电子现金不依赖于所用的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2):安全性;电子现金能够防止重用和伪造,能安全储存在计算机或SMART卡中。(3):匿名性;电子现金不能提供用于跟踪持有者的信息。(4):离线支付能力;在用户支付的过程中,商家无须和银行在线联系。(5):可转移性;用户可以将电子现金转让给其他人,电子现金不能提供用于跟踪的信息。(6):可分性;电子现金可以分成较小的面额,而且总值不变。并在论证本论文提出的电子货币系统性质的同时实现了几个新的功能:(7):微钞支付,关于极小交易额支付问题;(8)多重和安全支付功能,关于电子货币现金可以在使用中在多个用户中流通的问题。 在论文的最后,本论文介绍和分析了本电子货币的安全和系统特性。

贺桂英, 王常吉[3]2003年在《一个实用的在线电子货币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在线公正的电子货币系统 ,一方面 ,合法用户的所有支付是匿名的 ,另一方面 ,在必要的条件下 ,在认证中心的帮助下 ,用户的匿名性可以取消 ,从而可以防止勒索、洗钱等问题。另外 ,收款方在收到付款方的电子货币后 ,可以选择兑换成现金或者要求发币方给他发行新的电子货币。我们采用签名加密算法[1 ] 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

佚名[4]1997年在《金卡工程》文中指出金卡工程即电子货币工程,其建设目标是:大约用10年的时间,初步建成我国现代化的、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在400个城市、3亿城市人口中普及信用卡的应用,使总发卡量达2亿张;建立和完善以金融部门为主体的信

孟纯煜[5]2007年在《电子现金支付协议的设计》文中认为电子商务是信息化社会的商务模式,是商务的未来,它不仅使传统商业变得更加快速、便捷,还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商业结构和运作模式。现在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安全问题,特别是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使得许多客户在网上浏览,采用传统的方式在网下购物。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接受电子商务提供的服务,保证电子交易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提供安全、保密、高效的电子支付系统!当今电子支付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叁大类:基于信用卡类支付系统、基于电子支票(Electronic Check)类支付系统和基于电子现金(Electronic Cash)类支付系统。自1983年D.Chaum发表第一篇关于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以来,电子现金成了密码学的研究热点。这么多年来对电子现金支付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这些方案在安全性、效率和实用性上存在顾此失彼,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旨在分析前人协议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密码学知识,设计出安全、高效且实用的电子现金支付协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设计了一个入侵弹性的电子货币系统。因为现有的电子货币系统大多使用普通的签名算法,这使得一旦发币行的密钥被破坏,则所有以前发行的货币均失效。为了使密钥泄漏带来的危害达到最小,我们设计了一种采用入侵弹性签名算法的电子货币系统。入侵弹性是目前最强有力的密钥进化模型,该模型不但在每个时间段开端固定的更新密钥,而且在每个时间段内可多次随机地刷新密钥。分析表明,该方案在当前或已过期时间段的密钥被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前向安全,同时,由于货币有生存期,从而减小了存储量与查询代价。2.设计了一个基于双线性对和部分盲签名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我们利用双线性对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并将部分盲签名加入其中,其在完全盲签名的基础上加入了签名方的身份标识信息,既有效保护了消息发送方的隐私权,又使得存款时,只需要访问该签名方(即银行)的数据,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分析表明,该方案安全性能强、效率高。3.设计了一个基于可链接环签名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一般的电子现金支付是事后检测有无重复花费,这样重复花费已成事实,再去追踪,损失大,纠纷多。我们在可链接环签名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将可在商家消费电子现金的消费者组成一个用户团,便于管理和实现环签名,同时实现了事前检测有无试图重复花费,从而避免了重复花费造成的损失和纠纷。分析表明,该方案是一个安全实用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4.设计了两个基于身份有可信中心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其公钥可根据签名方的身份计算得出。方案设立了一个中央银行,其担当生成私钥的可信任机构,需发行电子现金的银行要向中央银行提出申请,公钥由发币行的身份计算得出,这样使得发币行的责任明确,不可推诿,私钥由中央银行统一生成。分析表明,这两种方案安全性能强、效率高。5.设计了一个基于身份无可信中心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现有的基于身份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都需要可信任的私钥生成中心(PKG),因为由PKG统一生成私钥,所以存在伪造合法电子现金的可能,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身份无可信中心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签发电子现金的私钥由PKG和发币行共同产生。分析表明,该方案更加安全实用。6.设计了一个基于盲聚合签名的电子现金支付方案。在一个电子现金支付系统中,假设用户在n个不同的银行都有账户,当他在任意n-1个银行账户内的余额累加起来都不足够一次支付时,他需要在这n个银行都取款,然后才有足够的电子现金支付给商家,随后商家要将这n笔电子现金拿到各个银行进行验证,无误后再将钱划到自己的账户上,这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和存储空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盲聚合签名方案应用到电子现金中,用户可将n个有效的电子现金进行聚合,形成一个聚合电子现金,将它支付给商家,这样商家可以只拿这个电子现金到一个银行进行验证即可。分析表明,该方案大大减少了存储空间,也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带宽要求,同时将n次验证减少到1次验证,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验证效率。

艾华[6]2006年在《电子支付中电子货币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出电子货币的连续离线支付模型,并指出连续离线支付模型是理想的电子货币必须满足的交易模型。 利用连续离线支付模型证明了电子货币原子功能属性集合的充要条件。必要条件证明采用与现行纸币支付模型进行比对的方法;充分条件从连续离线支付模型对电子货币功能的要求角度进行证明。电子货币的8个原子功能属性是:货币价值性、匿名性、离线可鉴别性、唯一性、可存储性、可支付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复制性。 基于电子货币的原子功能属性和连续离线支付模型,对电子货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一些重要结论和启示。指出不可复制性的研究重点不是重用后检测或者概率检验,而是在于如何防止复制。指出引入TTP建立可跟踪性应该以安全性和效率为前提,因为可跟踪性只是一种威慑手段,而不是构成电子货币的必要功能。对采用水印和智能卡的防复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利用数字水印增强离线可鉴别性和防复制能力。指出卡基电子货币和软件基电子货币的结合才是电子货币的理想方案。针对可跟踪电子货币长度无限累加问题,提出采用支付次数度量电子货币生命期的解决方法。指出完善的多银行群签名技术是采用公钥体制实现电子货币理想功能模型的必要条件。提出多种面额与可分结合,多种面额为主,可分为辅是实现电子货币可支付性的理想方案。 利用连续离线支付模型和电子货币的原子功能属性,在探讨电子货币关键技术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电子货币的理想功能模型。 连续离线支付模型的提出、电子货币的原子功能属性的证明、对电子货币关键技术的研究结论,以及理想功能模型的提出,对于引导电子货币研究的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向军[7]2009年在《集成化电子货币支付协议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子支付模式作为传统支付方式的电子表示形式,具有纸币交易不具备的特点,它维护方便,便于携带,不易遗失,更能适应未来商务活动要求。目前进行的全球性EMV[1]迁移工作,是个人电子支付领域的一次全面技术升级,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对于改变我国在此领域的落后状况,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应用环境同EMV规范的定义有差异,因而具有一定实施障碍。对于国内在此领域出现的新应用、新需求,如对电子钱包、离线支付、小额支付、internet支付应用和P2P支付应用等,EMV规范的考虑不够充分,限制了它在国内的推广和作用发挥。本文针对个人消费电子支付技术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较系统地总结并分析了个人电子支付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作者在所参与的EMV和电子支付项目中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指出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个集成化电子支付系统作为改进方案。本文提出的集成化系统是基于EMV规范和PBOC2.0规范构建的,利用金融卡的CPU计算能力和COS中复合应用接口的支持,引入电子货币机制,取长补短,有机融合了两种电子支付技术的优点。此系统在保留金融卡技术原有优点的同时,能够方便的实现真正的离线交易,摆脱了硬件设施不足这一瓶颈的制约。也可以引入匿名机制加强隐私保护,更好的支持网络P2P交易,有力的推动个人电子消费应用的普及。在此集成化电子支付系统中,本文根据EMV规范的安全机制和设计理念,提出了可用安全的概念,从而为这一难以建模的综合系统提供了一个可用的安全性的判定准则。通过细致分析,为系统引入了包括小额支付、匿名支付、可撤销匿名性支付、提供公平性判断的支付方案等应用选择。结合在同领域项目中得到的设计成果,本文给出了实用的硬件和软件构架开发方案。通过引入独立读卡器模块,扩充PBOC2.0规范中电子钱包应用的接口指令,利用IC卡防篡改硬件和EMV规范的安全流程,在不影响原EMV支付模块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公平的支付协议族。此协议族较好地支持上面提到的各种应用,扩充了EMV金融卡的功能和性能。此协议族实现了电子货币系统在IC卡上的移植,扩充了PBOC卡应用。在保持离线支付能力的同时,提供了匿名性控制机制,实现了匿名电子货币的列表长度控制机制和找零功能,并通过微调原有规范规定的交易记录机制,巧妙地建立了一个公平性判别协议,保证此集成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丰富的功能。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本文对现有规范和支付技术进行了补充,弥补了原有EMV规范中的一些不足,提升了此类应用在我国的适用性。既能利用金融卡的普及性将电子货币应用引入用户视野,也能够利用EMV规范的严整性来规范电子货币技术的开发,为电子货币的实用化提供一个新的契机。本文对所提出的集成化电子支付模型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用户关心的一些诸如安全性、可靠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参考意见,最后对此模型研究的今后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林松[8]2005年在《电子支付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以其快捷、便利、通用等优点愈来愈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赖,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也在商业交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电子支付方式由于其对客户的分布式和开放性的特点,存在体系性的安全问题。本文就电子支付过程中的安全性展开系统研究,分析电子支付过程中自身存在的漏洞或脆弱性的安全威胁,给出了电子支付可以实施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的建议,建立了电子支付安全模型,构建了电子支付安全体系结构,并且在作者主持的一个电子支付项目中予以实现。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包括: 1.介绍国内外电子支付安全技术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电子支付的安全需求、特征、模型以及研究电子支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2.研究电子支付安全的关键技术,包括密码体制、数字签名、身份鉴别、公钥基础设施、访问控制、SSL协议、SET协议、病毒防治以及备份与恢复等技术,重点研究群签名以及身份认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子支付的具体应用环境,设计安全、高效的电子支付系统。 3.展望安全电子支付中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是: 1.借鉴群签名的现有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群签名方案。 通过对敖青云等学者群签名方案的详细分析,找出其存在伪造攻击等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方案,新方案是将原群签名方案中有限域GF(p)上的算法推广到环Z_n上,在环上找到更大或者最大阶的生成元g,同时通过修改签名证书中r_i的取值方法,对增强安全性能和提高处理效率等方面都有改善,另外可以进一步移植一些新的密码体制,例如环上椭圆曲线等,从而可以很容易地从该方案构造出功能更强的电子支付系统。 2.利用Petri网理论,探索建立了电子支付的安全模型。

佚名[9]1995年在《国家确定金卡工程总体目标》文中研究说明日前,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在京召开了全国金卡工程试点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国家金卡工程的总体目标:在现有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基础上,争取用10年(1994年至200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400多个城市和经济发达县的3亿多人口中推广使用银行卡,总发卡量达到2亿张,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化的、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国发卡量已达500多万张,发卡城市达300

宋曦晗[10]2007年在《电子支付系统的可专利化》文中指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为电子商务核心的电子支付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强电子支付系统的专利保护,提高相关机构研发电子支付系统的积极性,推动我国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促进我国网上银行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在必行。笔者从电子支付系统的内涵、分类以及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成、功能入手,详细介绍了国外特别是美日欧叁国对于包括电子支付系统在内的商业方法软件保护态度的转变以及当前的保护状况,从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叁个审查标准出发,详细地阐述了叁国审查标准的不同以及其后的国家利益动机,论述了我国对电子支付系统进行专利保护的深刻必要性,文章重点选取美国的两例电子支付系统专利——一例是对网上银行业务影响深远的美国花旗银行的“电子货币系统”,另一例是由保罗、史蒂夫、戴维斯等人发明的“用以实现个人间资金交易的系统和方法”的权利要求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另外还详细地介绍了日本索尼公司在我国申请专利的专利申请号为02802520.2的“电子支付系统”。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具体界定了我国电子支付系统保护的具体范围,文章最后从国外包括电子支付系统在内的商业方法软件授权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2006年专利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针对电子支付系统的可专利性提出了对我国专利法的修改建议并分析阐述了在电子支付系统商业方法软件的专利申请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构建新的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D]. 潘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 一种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D]. 王宏专.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2

[3]. 一个实用的在线电子货币系统[J]. 贺桂英, 王常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3

[4]. 金卡工程[J]. 佚名. 金融信息参考. 1997

[5]. 电子现金支付协议的设计[D]. 孟纯煜. 扬州大学. 2007

[6]. 电子支付中电子货币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艾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06

[7]. 集成化电子货币支付协议的研究[D]. 张向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8]. 电子支付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现[D]. 林松. 四川大学. 2005

[9]. 国家确定金卡工程总体目标[J]. 佚名. 上海人大月刊. 1995

[10]. 电子支付系统的可专利化[D]. 宋曦晗. 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一种实用的电子货币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