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淑惠
广州市天邑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0897
摘要:笔者长期从事建筑工程行业的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文主要论述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问题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等内容,以下内容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许多的人开始涌入到城市之中,与此同时城市的住房压力也在不断攀升,各种公共服务部门的种类以及数量已经越来越不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而为了解决这些的问题,建筑房屋的层次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然而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节约、环保,再加上节约型社会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建筑行业要想与时俱进,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降低建筑成本,用更少的投资、成本来得到更多的收益。所以建筑工程领域必须要做好成本管理才可以实现用小的投资来得到大的收益这一目的。
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内涵
建筑工程的成本,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人工、设备等损耗投入,它是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企业施工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施工企业通过监督工程成本,来评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情况,从而及时掌握施工进度以及生产效率,保证企业的预期效益得以实现。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指把控制成本的观念引入建筑工程项目中,按照制订的成本标准,对工程项目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严格的监督、调整和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工程施工是一个周期长、工序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市场价格也在随时变动,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优化控制手段,才能确保工程成本控制在预期计划内,提高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所发生的问题
(1)工程成本核算阶段没有实效性
工程项目的预算、核算控制、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管理的两大部分,也就是若是想要使得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不仅要将预算控制工作做好,同时也需要落实好核算控制管理工作。但是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建筑工程或者是成本核算工作没有实效性,或者是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再者现在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已经使用了清单招标模式,如果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人员不仅不进行抽料工作,同时也不开展工程预算工作,尤其是现在很多的分包项目均属于包工不包料形式,承建企业为了使施工更加的方便、快捷,建筑材料一般是一次性备足,导致建筑材料不能一次性用完,剩余量过大,从而导致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提升。
(2)不重视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管理
很多的建筑企业只重视施工环节、成本控制管理、决算环节的造价,而工程前期工作,比如说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管理很少有建筑企业重视,这导致了投资成本超限问题出现的比例大为上升。除此之外,很多的建设工程项目在设计环节就存在投资控制失控这一危机,该问题的出现是由于部分工程项目在进行初步设计审查时。由于需要在冬季就将初设资料提交上去,或者是恰好遇到审查工作重、项目集中的阶段,导致外业审查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到施工现场进行数据核实以及察看,以及造价人员不够了解施工现场的事情,不了解工程概况与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导致造价人员不能够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导致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管理失控。
(3)成本控制体系全过程的缺失
施工企业应该建立施工成本评审组织以及合理的评审程序,评审组织严格按照评审程序检查成本控制人员的管理行为,以及确定控制人员要按照评审方法进行工作,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施工项目成本目标,搜集并整理成本信息,了解成本形成趋势,对分析偏差的原因要负责到底,并及时查清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并及时纠正,确保项目成本在预算范围之内。管理行为依照成本指标来进行有效的考核,并用其保证成本指标的实现。
(4)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
由于成本管理工作贯穿于各个建设环节之中,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而为了使成本管理工作更为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的建筑企业或者是尚未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或者是成本管理制度仍旧不够完善。而若是成本管理制度尚未制定或者是不完善,会导致成本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工作人员没有责任心等问题,进而导致管理水平、质量的低下。
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1)制定完善的定额管理工作
定额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上,人力和财力消耗的数量限额。在成本控制基础工作中,定额管理是基础工作,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大部分员工甚至对定额管理认识不足,对定额管理的制定没有足够的重视。日常工作中,项目管理者劳务定价不科学,对定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严重影响到成本控制的工作。因此,完善定额管理工作对于整个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强化工程后期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计划成本的变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会导致到施工方法的改变,也必然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变动。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要精确了解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广泛收集数据提出设计变更理由。项目设计人员要到施工现场勘察,以便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状况,并设计人员做出最终决定。施工单位要按合同编制设计变更资料,报送有关各方。并切实确保变更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3)控制制度的健全
成本管理体系是由成本预测、成本核算以及成本考评等组成。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成本出现偏差原因进行分析,把成本控制与项目技术和管理综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就能了解成本偏差的基本原因。同时,归纳成本控制的教训,掌握成本变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方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成本决策,并确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构建完善的建筑施工成本控制评价体系以及超预算审批程序,同时建立在实际工作量上的评价体系,强化企业员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意识。
(4)强化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
成本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施工成本的基础。根据施工项目的流程把成本费用分解到各个部门,建立成本费用责任制,是强化成本控制的程序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施工企业应重视人工费和机械费的控制,同时要明白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回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5)做好工程结算阶段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项目如漏算,那么之前的成本控制措施都将会失效,所以汇总尤为重要。通常,中标价加上设计变更便是结算额。在提出最终结算额前,造价编制管理人员必须与财务进行核算,如发现实际支付有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好合同管理以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时针对工程量清单报价,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严格审核,计算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经济效益角度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避免投资失控。对施工单位不履行约定义务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五、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在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众多因素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工程施工成本带来负担。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以及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才可以实现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承涛,安永芳.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吴英.施工企业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08,3:29-30
[3]侯志宇.浅析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8:92
论文作者:庄淑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成本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